在我国连年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格的形势下,水稻种植收益相对稳定,促使了我国稻谷种植面积仍将在2013年延续增加势头。
国内稻谷种植面积继续增加,增幅将下降
根据相关部门5月份报告预计,2013 年中国稻谷播种面积预计为3048 万公顷,较上年增加18.3 万公顷,增幅0.6%。其中早稻播种面积为584 万公顷,增加7.5 万公顷,增幅1.3%。单产预计为6.781 吨/公顷,同比增38 公斤/公顷,增幅0.6%。产量预计为20670 万吨,较上年增加242 万吨,增幅1.2%。
中稻播种面积为1837 万公顷,增加8.8 万公顷,增幅0.5%;晚稻播种面积为627 万公顷,增加2 万公顷,增幅0.3%。东北地区粳稻种植效益总体仍好于其他作物,播种面积仍有增长空间。
按照相关部门评估,2011年中国稻谷种植面积维持在3005.7万公顷,2012年稻谷种植种面积在3029.7万公顷,较上年增长0.7%。2013年预估总体种植面积小幅下降。
东北粳稻种植面积顺势增加,以黑龙江为主
根据黑龙江省农业部门预估,2013年全省水稻种植面积预计达到5950万亩(约397万公顷),较2012年预计增长5.5%水平。其中以哈尔滨、大庆、黑河等地面积增加比例较大。据悉,近年来,黑龙江发展寒地水稻栽培技术,对黑河等北部地区的水稻种植面积增加提供了重要基础。
吉林省农业部门5月预估,2013年吉林省水稻种植面积预计达到1220万亩左右(约81.3万公顷),较2012年预计增幅不到2%,增幅比例缩小。
辽宁省农委公布数据显示,2013年辽宁省水稻种植面积预计达到965万亩水平(约64.3万公顷),较2012年预计增幅3%水平(约35万亩)。目前全省各地正抢抓农时,加快水稻插秧进度。截止5月27日统计,全省水稻插秧面积已完成467.69万亩,占全省水稻种植计划的48.5%。沈阳、鞍山、锦州、营口、辽阳和铁岭等地的水稻插秧进度较快,均完成计划面积的60%以上。
南方稻谷播种面积小幅增加,压单扩双
截止5月下旬,根据调查获悉,湖南省稻谷计划播种6194 万亩,同比增加52 万亩,增幅0.8%。稻谷面积增加主要是“压单扩双”,中稻面积1719 万亩,调减57 万亩;早稻面积2189万亩,增加52 万亩,晚稻面积2286 万亩,增加56 万亩。2013 年湖南省优质稻比例提高。优质稻和杂交稻主导品种率达54%,同比提高6 个百分点。
江西省2012 年早籼稻种植面积达到2084.25 万亩,同比增加28.65 万亩;早籼稻产量800.2 万吨,同比增加28.59万吨。截至2013年5 月2 日,江西省早稻栽插已全部结束,总体进度比去年提前3 天左右,呈现出面积增、播种早、秧苗壮、栽插快、长势好的良好局面。据农情调度显示,今年江西省已落实早稻种植面积2271.5万亩,同比增加14.5 万亩。
稻谷最低保护价政策,撑起丰收形势下的稻米价格
2013 年国家继续在稻谷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并适当提高最低收购价水平。2013 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粳稻最低收购价分别提高到每百斤132 元、135 元、150 元。国家继续提高稻谷最低收购价,尤其是早籼稻最低收购价上调幅度为12 元/百斤,封杀了早籼稻市场的下跌空间,由此总体抬高了2013年稻谷的底部价格,因此后期早籼稻价格下跌的可能性偏小。
虽然保护价政策挽救了农民种粮收益,但是在丰收形势供大于求的背景下,国内稻米价格的波动率倒显得如“一潭死水”。价格上冲乏力、下跌空间受限。流通粮源的高成本,使得行业交易机会丧失,加工企业也是运营难度加剧。
综合以上数据分析,东北稻米未来的供应能力仍会显得强势,与南方籼稻价格战仍是未来的主要问题。我们也只能从未来的价差背离、区域供需角度挖掘一些贸易加工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