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保护价提前兑现 早稻倚重基本面

  作者: 来源: 日期:2013-02-01  

  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兑现有利于提振市场信心,但这只是构筑了今年的价格底部,随着提价效应的逐渐被消化,早籼稻期货价格的运行还要倚重供需基本面。

  为了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促进粮食生产发展,2013年国家继续在粮食主产区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2013年生产的早籼稻(三等,下同)、中晚籼稻和粳稻最低收购价为每50公斤132元、135元和150元,比2012年分别提高12元、10元和10元。此次提价幅度在我们的预期范围之内,只是“时点”有所提前。

  2013年早籼稻最低收购价大幅上调

  2013年早籼稻的最低收购价较2012年提升10%,达到1.32元/斤,中晚籼稻、粳稻的提价幅度分别为8%和7.14%。虽然今年早籼稻的提价幅度小于去年的17.65%,但对市场的提振作用却不容忽视,原因在于此次公布的最低保护价普遍超出了主产区当前的现货价格。截至1月30日,湖南长沙、常德早籼稻市场价格在1.32元/斤左右,江西在1.28—1.32元/斤,其他地区大多低于1.32元/斤。

  早籼稻提价幅度领跑稻谷类,表明虽然2012年早籼稻的生产实现了恢复性增长,但农民种植积极性下降、种植面积减少等问题仍然严重威胁早籼稻的生产。此次选在春节前公布稻谷最低保护价,有助于提振农户的种粮积极性,稳定今年早籼稻的产量。

  “稻强米弱”格局进一步加剧

  虽然我国粮食实现“九连增”,然而劳动力、土地、农药化肥等成本也在快速增长。国家提高最低收购价和农资补贴,一定程度上稳定了生产,但也增强了农户的惜售心理。近年来早籼稻的市场收购价均高于当年的最低收购价,部分地区还出现抬价“抢粮”的现象,使得稻谷价格不断攀升。

  相比之下,由于受到东南亚廉价进口大米的冲击,下游米价受到压制。“稻强米弱”格局持续,中小稻米加工企业处境艰难。海关数据显示,2012年我国累计进口粮食8025万吨,其中稻谷和大米累计进口236.86万吨,同比增长296.23%,创历史新高。廉价大米不但充斥销区市场,甚至回流至产区。2013年大米的进口配额为532万吨,与2012年持平。内外价差持续存在,预计今年廉价进口大米仍将大量流入国内。

  在稻谷价格不断攀升,下游米价持续承压的情况下,2013年“稻强米弱”的格局将进一步加剧,大米加工企业的生存更为艰难。

  市场供应相对充裕

  美国农业部数据显示,2012年全球大米产量继续创新高,达到46555万吨,期末库存在10248万吨,处于较高的水平。2012年国内稻谷也实现增产,市场供应较为充裕,其中,早籼稻产量为3329万吨,实现恢复性增长。

  中晚籼稻和粳稻主要用于口粮消费,而早稻的下游需求主要是工业用粮,即用于生产米粉、糖浆、啤酒等。早籼稻市场的收购主体是有储备任务的仓储贸易型企业,他们因为享有国家补贴,所以在收购时对价格上涨的容忍度相对较高。由于早籼稻的下游需求相对刚性,影响价格的主要市场因素在于供给。

  连年抬升的最低收购价支撑早籼稻现货价格不断攀高,而期货价格受制于相对充裕的供需和进口大米的廉价,跟涨乏力,2013年“现强期弱”格局将持续。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