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两天,华北、黄淮及东北地区等地出现大范围雨雪天气,并有明显积雪。就此次降雪可能给北方冬小麦和设施农业带来的影响等问题,从中国气象局国家气象中心农业气象中心主任毛留喜口中得知,得知此次降雪对北方冬小麦是场“及时雪”。
此次降雪有利于冬小麦越冬
12月13-14日,我国中东部出现较大范围雨雪、局地暴雪天气。北京、天津、河北大部、山西东南部、河南北部、山东西部出现中到大雪或雨夹雪,河北南部、河南北部和山东西部局地降暴雪;上述大部地区降水量有3~9毫米,局地10~15毫米,山东泰山35毫米。截止14日8时,上述大部地区积雪深度有3~9厘米,局地10~11厘米。另外,黄淮东部和南部、江淮北部和江汉等地降雨15~40毫米。
目前,新疆、西北地区东部、华北大部、黄淮东部冬小麦停止生长,陆续进入越冬期;北方其余麦区处于分蘖期。今年小麦播种基本正常,腾茬状况也很好,大部分冬小麦都在正常时间内进入了壮苗期,北方冬麦区小麦长势总体良好。河北、山东、河南大部地区小麦长势明显好于去年同期;陕西、山西、江苏、安徽、湖北等地小麦长势接近去年同期,仅局部地区长势略差。同时,11月下旬农业气象观测站苗情监测显示,北方冬麦区大部均以一、二类苗为主,未出现旺长苗。
“此次降雪对北方冬小麦是有利的。”毛留喜表示。他介绍,冬小麦越冬前,需要温度在±5℃之间波动,并逐渐降低,使抗寒能力增加,达到壮苗进入越冬期后迎来的降雪对冬小麦成长十分有利。前几次温度的变化和降雪让今年冬小麦第一阶段的抗寒锻炼非常充分。但是进入第二阶段的抗寒锻炼后,虽然温度波动符合冬小麦生长要求,但缺少降雪降雨的锻炼,个别地区小麦叶片出现枯黄;此次降雪的特点恰恰是降雪不降温,非常的适合冬小麦第二阶段的抗寒锻炼,因此对冬小麦来说是场“及时雪”。
古代农谚有“麦盖三床被,头枕蒸馍睡”和“瑞雪兆丰年”之说。对于今年的北方冬小麦,这场雪就是“瑞雪”。除了增加冬小麦的抗寒能力,此时降雪还可以冻死部分过冬的病虫卵,增加土壤水分,同时也带来了肥料,为冬小麦越冬后的健康生长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此次降雪对北方设施农业的影响
降雪对设施农业将会带来不利,降温、连阴天等都导致作物缺少阳光、大棚温度过低,会影响设施作物的生长,甚至会对设施造成破坏。但是这次降雪量较少,除个别不坚固的大棚有损伤外,它对设施农业的影响有限。
北方地区将迎新一轮降雪
据中央气象台预计,15日夜间到16日上午,河北、北京、天津等地还将有小雪;19-23日,受冷空气影响,西北、华北、东北、黄淮将先后迎来新一轮降雪天气,部分地区有大到暴雪。
各地要根据冬小麦苗情进行分类管理,已进入越冬期的冬小麦,要在积雪融化后适当采取划锄、镇压等增温保墒措施,以防冬小麦受冻。未进入越冬期的晚弱苗冬小麦,要趁墒增施有机肥,促进冬前形成壮苗。
对于设施农业,要全面检查棚架,加固压膜线,压牢裙膜,防止大风掀揭棚膜。大棚内要加小拱棚,晚上多层覆盖保温,白天揭去覆盖物,增加光照;控制浇水,降低棚室内湿度,减少通风,提高地温。要及时清扫大棚积雪,防止大棚倒塌;雨雪天气过后,要缓慢提升棚温,防止植株脱水闪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