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面重回投资者视线
去年强麦期货大部分时间是以下跌为主,从去年春节后的高点至年底低点,从强麦期货指数上看,下跌了678点,下跌幅度接近22%。而这波大跌,是一次挤泡沫的过程,挤去的是2010年国内外粮油价格上涨带动强麦期货大涨的泡沫,挤去的是对2011年年初我国小麦主产区冬春连旱炒作的泡沫,同时也是对国内优质小麦供需改善、周边金融环境恶化的正常反映。目前看,在经历前期的非理性超涨和受金融环境拖累恐慌性下跌之后,强麦期货到了应该由自身供需面左右的时期了。而在目前国内小麦市场以稳为主的大环境中,超跌的强麦期货已经没有更多的下跌空间,能在去年年底两次见底后走高也就自然而然了。
从2011年9月底起至今,国内小麦现货市场在进入传统消费旺季后,还一度走出稳中趋涨的趋势。据监测,在9月底,国内3等白小麦主要粮食批发市场均价在2080元/吨,豫麦34主要粮油批发市场均价在2570元/吨,郑州特一粉出厂价在2590元/吨,而10月底则分别上涨到2120元/吨、2570元/吨以及2660元/吨,并保持到现在。
而政府在2011年9月底公布的提高2012年小麦收购价格的利好也因为当时周边市场利空消息云集而被市场无视。2011年9月28日,在冬麦播种之际,国家发改委等五部委联合下发通知,提高2012年小麦收购价,每50公斤白小麦(三等,下同)、红小麦、混合麦最低收购价格均提高到102元,比2011年分别提高7元、9元、9元。虽然这一价格和当时主产区小麦收购价基本持平,甚至偏低,但是它将成为阻止国内小麦价格下跌的最有力的因素。而且,收购价的提高,也为政府抬高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底价提供理由。
从需求上看,由于小麦和玉米比价偏低,小麦替代玉米进入饲料消费渠道将成为小麦消费新的增长点,而且还有很大的空间。据预计,在2012年,我国小麦的饲料消费量将超过1000万吨。
周边市场回暖是强麦期货稳中走高的外部原因。在对欧债危机的恐慌性情绪过度宣泄后,有潜在利多支撑的豆类、玉米率先走出了反弹,而同强麦期货相关性最强的早籼稻期货也触底反弹,顽强走高,已经超跌的强麦期货自然也不甘人后。
谨慎看待小麦反弹行情
当然,我们还不能忽视欧债危机存在反复的可能,还应看到目前国内小麦市场供应充裕、需求平稳的现实,看到冬小麦长势良好,粮食生产可能获得9连增的预期,以及近2万张的强麦在库仓单最终如何消化的问题。因此,强麦涨势不会一蹴而就,目前上涨暂以反弹视之。
(作者单位:金鹏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