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振声在会上表示,现代食品工业和传统的手工制作呈现出极为不同的特点,小麦的生产最终要服务于食品加工企业,满足消费者的需求,所以“优质”必须首先建立在满足现代化食品加工标准的需要之上。
尽管我国小麦连年丰收,但我国优质小麦产量不足已是不争的事实,其中既有历史的因素,也有现实的问题。一方面我国的优质小麦育种工作起步较晚,一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在经历了连续几年的大丰收、粮食有了剩余后,国家才将小麦品质育种项目正式列入课题;另一方面,小麦育种和企业加工之间的供需倒置,又从根本上打破了小麦生产链的平衡。
“长期计划经济积淀的思维定式,认为农业生产出优质小麦,制粉行业自然可以加工出优质面粉,食品工业自然会有适宜的原料。最终的结果是"小麦—制粉—食品"这个产业链条,从需求的顺序上形成了倒置的局面。”论及此处,魏益民不无感慨。
据有关专家介绍,由于优质原粮供应难以保证,很多食品加工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在生产上一直饱受质量波动等问题的困扰。
除了供需失衡的因素,现有的粮食混收混贮模式和定级标准,使得粮库小麦样品的质量低于田间小麦样品的质量,也是导致食品生产无优质小麦可用的原因之一。
此次魏益民等人的研究通过对黄淮小麦主产区为期三年的实地抽样调查,获得了小麦主产区的品种布局和质量信息,建立起一个庞大的小麦质量数据库,从而可以帮助相关企业实现优质小麦品种的选择,建设起原粮基地,稳定优质原粮的采购途径,大幅提升产品的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