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罗斯7月1日起恢复小麦出口,预计2011/2012年度出口量增长1000万吨以上,澳大利亚也计划增加出口,对美国市场份额构成威胁。6月底,美国农业部报告预计2011/2012年度美国春小麦播种面积为1362.7万英亩,高于市场预测的1334.9万英亩;截至6月1日,美国小麦库存为8.61亿蒲式耳,高出市场预期4.6%。
此前部分机构认为2011年中国小麦可能减产3%—5%。但我国小麦越冬前底墒充足,且灌溉次数较常年增加1—2次。2月下旬和5月上、中旬,冬小麦处于返青、抽穗杨花与籽粒灌浆的关键时期,主产区适时出现大范围降雨,冬前分蘖有效成穗,“干热风”灾害受到遏制。春季低温有利于形成大穗多粒,且小麦株高降低,基本未发生往年出现的大面积旺长和倒伏。空气湿度低,病虫害发生程度偏轻,晴雨相间,昼夜温差增大,有利于小麦光合产物制造与积累。收获期天气晴好,适合小麦收晒。各地亩穗数、穗粒数和千粒重均处高位,品质普遍好于2010年,赤霉粒、虫噬粒、芽麦等不完善粒比例明显下降。
5年来,小麦最低收购价年均上调6%左右,推动现货价格稳步走高。2010年夏收之际,小麦价格过快上涨,国储托市收购被迫提前中止。2010年7月份物价水平处于低点,预计2011年7月份物价同比涨幅偏大。国储再次大举入市收购顾虑重重,不利于收购期内价格走高。
2011年新麦开秤较2010年提前4—6天,但较往年偏晚3—5天。截至6月20日,9个主产省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麦620.1万吨。2007—2009年同期收购量已分别高达1165万吨、1755.3万吨和1421.2万吨。成熟期偏晚,最低收购价预案难以启动,导致新麦收购迟缓。收购期内小麦现货市场季节性供给压力将明显超过往年。截至6月下旬,政策性小麦可售量近1670万吨,远低于上年同期3000万吨的水平。库存难获补足,今年下半年和明年政策性小麦投放料将捉襟见肘,对价格的压制作用势必减弱。
优麦比重下降,价格涨势持续。托市收购的小麦为普通品种,优质小麦种植收益缺乏优势,种植面积呈下滑态势。2010年干旱和低温冷害对优质小麦影响较大,农户种植积极性受到挫伤,导致2011/2012年度优质小麦播种面积减少,达到强筋麦期货交割等级的数量明显下滑。近几年来优质小麦价格涨幅显著,企业收购积极性高涨,部分在田优质小麦被提前抢购,开秤后收购价格上涨势头强劲。
前期炒作热点集中于冬小麦产区持续干旱和作物春播受阻上。伴随天气好转,天气升水快速消减,期货价格对此已有反映。尽管美国农业部对于2011/2012年度的产量预估高于市场预期,但春小麦生产仍不乐观。北美多种作物春播推迟,若后期天气欠佳,可能形成叠加共振,推动农产品价格触底回升。三季度我国通胀预期抬头,政策托升力度趋减,小麦短期内季节性供给压力明显。三季度为玉米关键生长期,东北和华北黄淮地区的天气变化将通过玉米市场向小麦传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