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空因素或悄然向利多转化
从强麦运行的季节性规律来看,随着新年度小麦上市日期的日益临近,市场主体对新年度小麦产量的预期将成为期价运行的主导因素,本年度亦不例外。在本年度小麦拔节期间,我国北方麦区大部分麦田土壤墒情条件较好,光照条件适宜,对小麦生长较为有利。农业部3月底的农情调度显示,全国冬小麦一、二类苗面积比例达86%,比上年同期提高3.1%,比近5年同期平均提高2%,由此导致市场对新年度小麦产量充满乐观。而进入5月之后,大范围的降雨更是锦上添花,为本年度小麦的丰产再添一份保险,市场丰产预期再次占据上风,从而导致强麦创出阶段性低点。
然而,我们必须注意到在分析行情成因的时候,主导市场的利空利多因素是可以相互转化的。就当前来看,笔者认为丰收预期在近期主导小麦下跌过后,其已然被市场逐步消化,后期若小麦生长态势受到不利条件的影响,期价则有望拉开上涨序幕。
从当下小麦的生长态势来看,笔者认为后市影响小麦生长的不利因素可能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天气因素,随着小麦进入产量形成的关键期,天气因素若稍有不利,则有可能导致丰收预期的市场情绪急剧转变。二是病虫害。近日,农业部办公厅在下发的《关于加强小麦穗期病虫害防控工作的紧急通知》中指出,黄淮海南部麦区条锈病扩展流行较快,部分地区蚜虫虫口密度高于常年和上年。与此同时,近期北方冬麦区及长江流域出现大范围降水过程,利于赤霉病、条锈病、白粉病、小麦吸浆虫等病虫害的发生。因此,关注病虫害对小麦生长态势的影响也应进入我们的视野。
国家调控持续,现货市场购销清淡
从当前现货小麦市场的运行情况来看,在强麦弱势运行的同时,国内小麦现货价格在国家调控、市场主体看跌心理加重等多重因素的影响下也难有上好表现,购销较为清淡。对于面粉企业而言,当下面粉本已进入销售淡季,国家的定向销售以及约谈更使得面粉企业难以上调面粉销售价格,面粉价格呈现滞涨态势,这从笔者跟踪的国家统计局公布的全国50个城市主要食品平均价格变动情况中富强粉、标准粉价格的运行态势可以得到印证。由此造成面粉企业成本逐步加大,开工普遍不足,进而导致其采购小麦的积极性也不高。
与此同时,随着新麦即将上市,各收购主体都在腾出库存备战新麦收购,这为国内麦价上行再添一份压力。就市场表现来看,国家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在经历前期的回暖之后,4月份成交量则低位运行,市场销售陷入低迷。据笔者统计,今年4月份河南、安徽两省共举行了4次最低收购价小麦竞价销售,周度平均投放量依然保持在450万吨左右,月总成交量在228.08万吨,较上月大幅减少268.5万吨,减幅超过50%。
新麦即将上市,开秤价令人期待
当前距离新麦上市还有不足一个月的时间,新麦开秤价也成为市场各方主体关注的焦点,其将成为继小麦生长态势后,国内麦价运行的又一风向标。分析本年度新麦上市价格,令我们不得不想起2010年新麦上市之后,收购价高潮迭起不断创出新高的情景,在其引领下强麦亦强势运行。综合各方面情况笔者认为本年度新麦收购政策将更加严厉,抢粮收购现象或将得到遏制,但新麦开秤价依然令市场乐观。
从本年的国家的调控措施来看,笔者认为在控通胀成为当下重要任务的背景下,以国企为主的收购主体需在符合当下调控政策的前提下进行收购。为防止出现去年的抢粮收购现象,本年度国家对各收购主体执行小麦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要求将更为严格,将杜绝 “人为”抬高麦价的市场情况再次发生。就此而言,收购主体对本年度小麦开秤价的抬升将会被遏制,但在CPI指数不断创出新高的情况下,小麦开秤价依然值得市场各方期待。
就农业生产成本而言,根据笔者在河北、山东、河南等地进行的实地调研来判断,本年度小麦生成成本高于去年已成定论。其成本的上升主要体现于两个方面,一是人工成本,二是浇地成本。伴随着成本的上升,农户对本年度小麦开秤价的期望也高于往年。另外,玉米价格的高企,尤其是近期玉米价格高于小麦价格的市场现象的出现,也在无形中提升着小麦的价值,比价效应也正在改变着农户对小麦的价格预期。
货币因素冲击,麦价受益远未结束
在经历过度宽松的货币政策后,当前国内货币政策已转向稳健,提高准备金率、加息在市场上也司空见惯,但一个不容否认的事实就是——负利率局面依然如斯。
货币政策由宽松转为稳健并非一日之功,货币增速依然令人担忧,大量的货币投放过后,必然会造成过多的货币去追逐商品,而农产品(000061)因硬性成本的增加,其必将成为通胀的最后推手。就此而言,麦价必将受益。但麦价的收益并非仅限于此。
我们应该注意到,受货币因素的冲击,在此之前的商品定价体系,必然因为货币的过量注入而被打破,重新寻找新的定价机制,当前的国内商品市场就是如此。国内麦价的供给方——农民,也只是在被动的执行这个市场规律而已,从而就形成了市场上经常提到的农民期望值在不断上升的现象。另外,外资的局部介入无疑也敲响了一个新的警钟,作为政府不管是为了国家粮食安全还是提高农民收入,均需构建一个均等的商品定价体系,必须主动提高收购价格,而不是现在让市场处在“有托无市”的状态。
综上所述,随着市场对利空因素——新年度小麦丰收预期的消化,在新麦开秤价、货币因素等多重潜在利好因素的影响下,强麦有望止跌企稳,并进入做多阶段。
(作者单位:冠通期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