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应对国际粮价上涨、避免出现类似2007至2008年的粮食危机,粮农组织和来自亚洲20个国家的官员,以及有关农业组织和国际机构代表于3月9日至10日召开紧急会议,就应对粮价上涨的政策措施进行对话。
粮农组织跟踪的粮食价格指数在2月份已达到236点,创下自1990年有统计以来的新高。人口众多的亚太地区并没有对国际粮价上涨形成免疫力。粮农组织提供的报告显示,尽管不同国家粮价上涨幅度不尽相同,但是,总体来看,亚太地区的粮价涨势令人不安。比如,孟加拉国1月份粮食价格同比上涨了33%,印尼也上涨了23%。
为什么粮价上涨来势汹汹?小沼解释说,这其中的因素很复杂。人口增长、一些国家居民饮食结构的改变、气候变化导致的极端天气增多,以及国际能源价格上涨和生物燃料的开发等,都是粮价上涨的幕后推手。此外,粮价飙升还与发达国家的宽松货币政策息息相关。由于国际市场流动资金充裕,农产品越来越成为国际投资者炒作的对象,国际粮食市场对外部冲击非常敏感,价格极易波动。小沼强调,世界上没有哪个国家能单凭一己之力解决高粮价问题。他呼吁说,各国在粮价上涨时不要试图限制粮食出口或者进行恐慌性采购,因为这样做只会加剧市场紧张局面。他还呼吁加强对国际粮食市场和资本市场的有效监管,以减少粮食价格波动。
小沼还强调,维护粮价稳定的根本解决办法,是各国要重视粮食生产,增加对农业的投入。他在接受本报记者采访时表示:“中国采取了正确的政策措施,在自力更生保障国内粮食供应的情况下,通过多边和双边渠道为许多发展中国家的粮食生产提供了大量援助和支持,粮农组织对此表示高度赞赏。”
在这次研讨会上,中国农业部国际司负责人向与会各方介绍了中国的粮食市场形势和促进粮食生产和农业发展的最新政策。去年中国连续第七年实现粮食增产,粮食进口量只占全部消费量的1%,仅有个别粮食品种需要进口以调剂余缺,而且目前粮食库存达到了年消费量的40%,远高于国际通行标准。在一系列数字面前,与会代表纷纷表示,中国粮食供应充足,不会给国际粮食市场带来负面冲击,这对不断上涨的世界粮食市场来说是莫大的福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