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经历一系列“蒜你狠”、“豆你玩”、“糖高宗”、“姜你军”等农产品炒作后,作为“百价之基”的粮食伴随着北方持续干旱以及南方的冰雪而进入公众的视野,在国际粮价飞涨及国内通胀预期下,我国粮食价格补涨之势已现。
2011年2月15日,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新鲜出炉,1月份CPI同比上涨4.9%。1月份CPI中,食品价格上涨10.3%,其中粮食价格上涨15.1%!此次发布的统计数据是启用新的CPI统计方案,具体是食品权重降低了2.21个百分点,而居住权重提高了4.22个百分点。该消息甫一发布,并有人质疑国家统计局调整权重构成便降低了其比例,有美化数据之嫌。
姑且不论其数据是否真实反映当前实际水平,但有一点是很公认的,粮食价格大幅上涨是不争的事实。
极端天气造成全球粮食减产
去年夏天俄罗斯遭受了130年来最严重的干旱及引发的大火,直接导致了俄罗斯农作物同比减产幅度在37%;乌克兰也同样遭遇罕见高温天气后调低了粮食出口配额;今年在澳大利亚和巴西,肆虐的洪水和飓风严重影响了农作物的产量;美国大平原和中西部等地区的严寒天气也将不利于冬小麦的生长;欧盟也一直被暴雪过度地冷却着……自然灾害和恶劣气候影响着农物作的生长,最终将影响支粮食的产量,也将进一步推高世界粮食价格。有关机构分析,去年11月中旬至今,国际粮价已经上涨了约35%。
而自去年10月中下旬以来,我国北方冬麦区多达百余日无有效降水,南方大部呈现冻灾,形成南北夹击之势。
据国家防总统计,截至2月8日统计,全国作物受旱面积1.12亿亩,比2月1日增加了3400多万亩,其中重旱1570万亩;有272万人、284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受旱农田主要集中在河南、山东、安徽、河北、山西、江苏、陕西、甘肃8省冬麦区,小麦受旱面积约占播种总面积的40%。
有关专家根据历年产量分析,冬小麦约占中国小麦总产量的95%左右,2010年冬麦产量为1.151亿吨,今年想要突破去年产量希望比较渺茫。
减产预期推国内粮价上涨
2月10日,北方几省虽迎来了久违的一场雪,对旱情有所缓解,但从农作物的成长需求来看,还远远不足。国家防总副总指挥、水利部部长陈雷在2月12日的抗旱会商专题会议上强调,由于雨雪范围和强度有限,加之气温回升,作物返青需水量增大,受旱面积仍呈扩大态势,抗旱形势依然严峻。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李国祥对《中国联合商报》记者表示,我国是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同时也是个传统的农业国家。自然灾害的频发必将影响农作物的产量,这是历来就存在的现象。自去年下半年以来,我国北方多个粮食主产区发生持续百日的干旱,这对我国今年的夏粮生长是有影响的,但这种影响有限,因为国家对此事给予了非常重视,抗旱工作正在各地打响。但是这种气候的出现,还是给灾区的农民一个粮食减产的预期,在这种预期下,农民从自身的视线内又对粮食价格作了上涨预期,所以农民开始惜售;而对于粮食加工企业来说,能以较合适的价格抢购到更多的粮食,也为将来获取更多的利润而做好原料储备;另外,在期货市场,电子交易市场上,粮食贸易商看到价格有上涨趋势,也会加入囤粮大军。
粮食减产、农民惜售、加工企业与贸易商囤粮等因素反应在市场上就是供需关系失衡,粮食供给偏紧,就必然导致价格上涨;特别对游资来说,夸大气候对粮食产量的影响程度,进一步强化粮食涨价预期,跟风炒作才有利可图。所以,对粮食减产的预期是对推高粮价的重要内因之一。但事实上,粮价走势是与总产量有关的,一旦某个粮食主产区出现自然灾害或不可抗的因素,粮食减产是肯定的,当地老百姓就会从单产来看,而不是从全国总产来看,这样的粮价上涨预期就较易形成。而从全国范围来看,某品种农作物分布于不同区域,有的区域减产了,而其他区域还有可能增产,所以要从全国总体产量来做出判断,不能盲目跟风。
跨国粮商的中国布局
在近年来全球粮食上涨的大潮中,跨国粮商一直被指责为“幕后黑手”。
有分析人士指出,在全球农产品贸易体系中,从表面上看,国际粮食价格是完全由市场供求关系决定的。但是,一些跨国公司事实上主导了国际农产品市场的定价权。世界粮食交易量近80%被拥有百年历史的四大跨国粮商“ABCD”所控制,即美国ADM、美国邦吉(Bunge)、美国嘉吉(Cargill)和法国路易达孚(LouisDreyfus)。
目前,国际四大粮食早已在中国低调布局,分别涉足到粮油加工、大豆和玉米加工、棉花进口、食品配料、饲料、化肥、种子等产业。
2004年我国颁布的《粮食流通管理条例》第八条规定,从事粮食收购活动的经营者,只要具备资金、仓储以及检验和保管能力,就可以取得收购资格。
在国际粮价狂飙、国内全面放开粮食收购市场,实现粮食购销市场化和市场主体多元化之后,跨国粮商迎来了“利好”时代。
有专家表示,目前跨国粮商具体的产业分布与市场份额还没有准确的统计数字,但是从产业链的角度看,上下游都出现了他们的身影。上游的化肥农药以及下游的粮食加工都是外资可以发力的环节,因为市场都是开放的,就是种子的生产流通也已市场化,粮食产业的经营主体逐渐多元化。
有关人士向《中国联合商报》表示,农民生产粮食成本现在加大,化肥、种子、农药、薄膜等生产资料价格不断走高,虽然国家给予农民很多惠农政策,但农民却没有直接享受到,大都被生产资料中间商攫取。因此,要提高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提高农民种粮收入,就必须严格控制生产资料中间商的价格。
李国祥研究员表示,从产业发展需要来看,适度引进外资对我国粮食加工产业来说是利大于弊的。目前我国粮食产业发展总体水平还是比较落后,国内的粮食加工企业自身资金实力有限,管理与技术水平不高。特别对有些粮食主产区的地方政府来说,由于自身加工业发展不起来,农民卖粮难,农民丰产但不增收,而外资通过其技术,管理,资金把原粮的增值部分扩大,一方面解决农民卖粮难的问题,另一方面也为粮食交易市场引入竞争,对粮食价格也有促进作用。引入有技术的,有实力的外资粮食加工企业对地方经济发展是有促进的。从企业发展来看,外资粮商选择到中国来投资,不仅是因为原材料有保证,同时也有巨大的市场,粮产品增值空间较大。
目前我国民营中小粮企生存艰难,而有些国有粮企还仅靠国家政策过日子,工作效率低下,官僚化严重。对此,我国政府应积极引导国内粮企改革创新,从资金、技术及管理等方面给予中小民企扶持,充分利用外资的技术及管理经验,做强做大民族品牌。最终形成国企、民企、外资共存的产业局面。我国对外开放的政策是好的,但是不能在某个行业让外资垄断,粮食产业一旦全盘落入外资手上,失去定价权与话语权,那么,对国内粮企自身发展不利,也对我国粮食安全也带来隐患。
国际影响有限,警惕粮食金融化
粮食本来是生活必需品,但随着全球化的大潮,在全球资本大鳄的眼中却成了资本逐利的投资品和资本品。
有专家分析,特别是本世纪初,随着国际金融市场的迅猛发展,粮食市场与货币市场、外汇市场、期货市场、衍生品市场的联动成为复合的金融体系,扩大了传统金融市场的外延和内涵,形成了粮食“金融化”趋势。粮食从某种程度上已经实现了从商品属性向商品属性和金融属性双重并重的转换,粮食安全本质上已转变为“贸易—金融”型的“价格安全”模式。特别是在全球量化宽松时代,粮食等的金融属性表现得更加突出,粮食作为“白金”已经成为继主权货币、黑金(石油)等新的泛货币化的价值符号,粮价基本不是由供求所决定而是由资本和货币所决定,这也是全球粮食供求与往年没有发生太大变化,而价格不断飙升的根本原因。
李国祥研究员表示,国际粮价从总的来说,对我国未来粮价的影响有限,但是不能掉以轻心。这是因为粮食品种不同,所以影响也不同,差异很大。某种农产品对外依存度越高,那么受国际粮价走势的影响就越大。比如我国大豆去年虽略有减产,但减产幅度不大,且国际供需平衡,价格波动就小。这就需要我们政府部门一方面把农业生产搞好,提高应对能力;另一方面完善粮食产业链。对于受国际粮价影响比较的粮食品种,要未雨绸缪,对有些农产品要有策略,比如绕开国际市场,直接是生产国对接以避免国际市场的影响。我国有十三亿人口,吃饭是头等大事;金融危机的经验告诉我们,其风险是巨大的,因此,我国应慎重让粮食品种进入金融市场,过多的让粮食品种进入金融市场,一旦国内供需偏紧,那种风险就会不期而至。
著名经济学家、投资银行家孙飞对《中国联合商报》表示,由于期货等衍生金融工具使粮食金融化成为一种态势。因此我国也需要从金融角度设立专门的机构应对粮食金融化问题,以化解粮食及金融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