受近期我国小麦主产区出现干旱消息以及外盘小麦连续上涨影响,本周一以来,郑州强麦期货放量增仓,大幅上扬,大有取代前期非常活跃的早籼稻,成为粮油期货领头羊的势头。但笔者认为,国内短期干旱以及外盘小麦行情对我国小麦的生产、供应以及价格走势影响有限,在目前国内小麦供应充裕、需求平稳以及政府有着超强调控能力的情况下,在周边商品偏空的氛围中,强麦期货独自走牛,创出新高的潜力不大。
一、短期干旱对国内小麦生产和供需影响不大
国内小麦供应充裕,近期价格稳中有落,短期干旱对小麦生产和供需影响不大。由于我国政府连年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格,以及小麦种植更为省时省力,近几年我国小麦播种面积、产量、单产稳步增加。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小麦等原粮的需求保持平稳。这使得国内小麦的年节余量连续保持正数,国内小麦库存逐年增加。此外,由于从2006年起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政策,每年有3000万—4000万吨小麦被政府收购,成为稳定国内小麦市场最有力的保证。近期由于国内CPI持续攀升,政府加大了对商品市场的调控力度,连续出台控制物价上涨的措施,国内蔬菜等食品价格开始出现明显回落。由于政府加大了对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出库环节的查处,小麦出库日益顺畅,现货市场抢购囤货势头减弱。另外,除正常进行每周450万吨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外,按照顺价销售的原则,选择部分大型面粉加工企业进行小麦定向销售,加工面粉及时投放市场,增加市场供给。11月中旬以来,国内小麦现货价格走低,目前已经跌至10月底水平。
10月份以来,我国黄淮、江淮等地降雨偏少,气温偏高,北方部分冬麦区旱情迅猛发展。据报道,目前我国北方小麦主产区17%的冬小麦作物生长因干旱而受到影响,从而引发市场对小麦生产的担心。但笔者认为,小麦短期干旱,不论是对小麦供需还是期货盘面影响都极为有限。目前我国小麦主产区的灌溉条件都较为齐备,而且地下水资源较为丰富,抗旱能力较强,这和今春西南地区干旱有着根本的区别。在2009年春天,北方小麦主产区曾出现50年一遇干旱,但由于灌溉及时,当年小麦仍然取得了丰收。而目前干旱程度显然小于上次,因此对小麦生产和供应不必过于担忧。另外,此类消息炒作对盘面是否会影响很大呢?不妨看看历史上干旱对国内粮食期货的影响。2009年年初国内出现冬春连旱,强麦期货在春节后仅上涨了6个交易日,最高上涨了137点。2010年春西南地区出现百年一遇大旱,早籼稻期货也仅仅上涨了1天,此后一路走低。较好的灌溉条件、充足的粮食储备都使得我国出现的局部干旱与美国和南美大豆产区、俄罗斯的小麦产区、澳大利亚的小麦产区等地的干旱对市场的影响不可以等量齐观。
二、外盘小麦上涨对国内小麦影响有限
12月份以来,受欧洲多雨、澳大利亚东涝西旱、美国小麦主产区干旱等多国出现不利天气影响,CBOT小麦强劲上行,短短5个交易日上涨了100多美分。在此消息刺激下,郑州强麦期货也出现暴涨行情。但应该清醒地认识到,我国小麦市场的供需、小麦期现货走势同国际市场相关度是较低的。我国1—10月份小麦进口数量仅有120万吨,占国内小麦总需求的1%左右,而出口都是以面粉形式,年出口仅仅几十万吨。因此我们看到在2007、2008年一度出现国际粮食危机,而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中国却安然无恙,当时外盘小麦价格上涨到接近1300美分,翻了近3番,而国内小麦价格上涨不到50%。就郑州强麦期货和CBOT小麦盘面上看,据计算其相关度仅0.25左右,处于弱相关。
三、周边农产品期货弱势振荡,强麦期货难以独自走强
作为国内供需面最为宽裕的小麦,近几年其现货价格的上涨主要是由于国家政策的扶持,期货价格上涨除了小麦现货不断走高支撑外,周边粮油等农产品价格的走势对强麦期货影响较大。同是粮油板块,小麦同玉米、早籼稻、豆类等在生产上和消费上存在替代性,使其价格相关性较大。目前由于政府通过加息等手段收缩流动性,降低通胀预期,通过严格的市场调控稳定食品价格,同时加强期货市场管理,打击过度交易、恶意炒作。各商品期货持仓已经明显下降,反弹力度偏弱,笔者认为今年下半年以来的农产品牛市可能已经终结。强麦期货在商品转熊的大环境下,独自走强的概率不大。
四、仓单压力相对较大
随着强麦期价的持续上涨,强麦仓单注册潜在利润增加,仓单注册热情高涨。截止到12月6日,在库强麦仓单数量已达5516张,有效预报达5980张,大大高于去年同期的4597张和398张,而目前强麦的持仓量却大大低于往年同期水平,套保压力沉重,也成为阻碍强麦期货上涨的一个重要因素。
当然,如果外盘小麦继续暴涨,走出2007、2008年那样的大牛市,从而带动外盘豆类以及玉米大涨,再起一波牛市,和外盘相关性很强的内盘豆类必定会同样大涨,最终会波及到郑州强麦。但就目前的国内外经济环境以及世界农产品供需状况看,这种情形出现的可能性不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