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储粮拥有的政策红利和央企身份,让其成为粮食加工企业的“众矢之的”。
而国家的政策性粮食收购任务转到了中储粮之后,也让其与粮食系统有了罅隙。
最近,中国储备粮管理总公司(以下简称中储粮)一直处于舆论的风头浪尖之上。
10月上旬,一份《国务院办公厅关于做好秋粮收购和当前粮食市场调控工作的通知》将中储粮部分购销经营活动暂停,此后,国家粮食局又发文通知,要求整改、制止中储粮仍存在的一些问题。
11月16日,中储粮和河南省人民政府在郑州签署了《支持中原经济区建设 加快粮食核心区发展》的战略合作协议。国务院和粮食局的通知声犹在耳,中储粮此次布局河南意欲何为?
下伸的“触角”
“中储粮的任务是承担国家储备粮油的收购、储存、调运、拍买销售业务,这也是国家当时成立中储粮的初衷。”中储粮河南分公司综合处处长朱永士说。
2009年,国家粮食收购政策有所调整,允许中粮、华粮及地方上规模的粮食企业参与国家补贴收粮,以往中储粮一家托市的局面正在消失。
也是在这一年,中储粮明确提出向“粮食经营企业”转型。
一位中储粮知情人士表示,当时,中储粮总经理包克辛在2009年年度工作会上,要求各级中储粮系统加快延伸产业链,扩大购销。
这也意味着中储粮将突破其“国家粮仓”的角色,转变为大粮商,全面进入粮食经营、销售、加工市场。而这一目标的提出,也恰逢中粮酝酿全产业链概念。
“中储粮延伸产业链后,经营性业务难免跟中粮集团有所重叠,竞争在所难免。”中国粮食行业协会小麦分会副秘书长李东森指出,从中储粮在河南的布局上,我们可以看出端倪。
2010年初,中储粮在新郑建立了中储粮油脂油料仓储物流加工基地,这个基地是全国六大油脂油料仓储物流基地之一。除此之外,“中央储备粮河南公司直属库三农服务社”更是遍地开花。
中储粮延伸产业链,转型经营的做法已是公开的秘密。而中粮集团早在2009年8月,就已经跟新乡签订了相关协议,意欲将河南作为节点纳入全国粮食物流网络,构建覆盖全省、辐射中部地区、连通国际的粮食贸易、收储转运进出口基地。
中储粮的产业链“触角”不断延伸,而它的每次布局都好像跟中粮集团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10月上旬的一纸通知,让中储粮回归到了粮食储存管理的“角色”,它与中粮的竞争也可以暂时告一段落。
动了谁的“蛋糕”
“我们全力支持国家政策。”当问到被暂停经营性活动时,朱永士说。
目前,观点普遍认为国家暂停中储粮经营性业务的的这个决定,跟国家发改委和国家粮食局等部委在河南、山东等地的调研有关。之前有传言称,曾出现中储粮与中粮集团争抢粮源的现象,涉嫌抬高粮价。
“现在把经营性业务这块停下来,是中储粮的角色回归。”李东森说。
一位业内人士指出,国家粮食局并不认可中储粮的管理模式,并且认为他们有越位之嫌。“针对目前粮食价格上涨的局面,很多人都认为是由于中储粮造成的。”
“粮食收储、拍卖是代表政府的,不是价格越高越好。平抑粮价时,拍卖价格不应该太高,现在粮价已经很高,竞拍粮食则是火上浇油。”一位市场人士告诉记者。
然而,中储粮由于拥有财政补贴的政策红利、容易的银行贷款、庞大的仓储网络和巨大的粮源,其经营性活动领域的扩展使其成为粮食加工企业的“众矢之的”。
“把近期粮价异动的责任推到哪个企业或利益集团的头上都是很冤枉的。因为粮食价格的形成机理非常复杂。”有专家指出,从今年粮食等农产品价格轮番上涨的成因看,粮价异动的原因越来越复杂,既包括极端天气、自然灾害、物流运输等因素,也与不同主体的购销行为、投机炒作、媒体舆论等推波助澜密切相关,还包括政府干预市场政策的溢出效应等。
在他看来,粮食系统、各类加工企业与中储粮的矛盾归根结底是为了各自利益。在实行最低价收购之前,国家的政策性粮食收购任务是地方粮食系统承担。现在转到了中储粮的垂直体系内,地方粮食系统无事可做。
“目前,我们已经停止了经营业务,但是粮价还是没有下来。”朱永士说。
引入竞争机制
11月11日,国家粮食局发文表示,计划引进中粮集团、华粮集团、中国中纺集团、黑龙江省农垦总局等企业进入中央储备粮代储领域。此外,粮食类、油脂类中央储备粮代储资格均需单独申请。
今年夏粮收购,国家确定中粮、华粮两大集团都已经参与粮食托市政策收购。对新入局者的再度放开表明,收储领域的多元竞争格局正在逐渐形成。
“作为国家调控粮食市场的重要载体,中储粮并没有真正发挥好该项作用。”李东森说。不仅如此,在粮价的上涨过程中,中储粮反而被认为涉嫌参与“助推”。
一边是中储粮的“失职”,一边是通胀压力高企,为了整治粮食流通市场的乱象,抑制过快上涨的物价,监管部门的大棒不仅挥向一般的投机违规企业,还指向了中储粮等具有政策调控作用的主体。
11月12日,国家粮油交易中心发布“关于修改《国家临时存储粮食(移库玉米)竞价销售交易细则》的通知”,强调“超过合同规定时间货物仍未运出的,中央财政将停止拨付利息费用补贴”。
从国家的一些列举措看,虽然目前中储粮仍是国内政策性粮食收购和粮食市场调控的主体,但一家独大的格局正逐渐被打破。
“未来更多央企将加入到粮食收储的过程中。”李东森指出,随着粮食收储多元竞争格局的加速形成,中国现行粮食托市收购体系的完善也将成为必然。
不过,粮食托市收购主体的增加并不意味着托市收购政策一定要改变。随着竞争的激烈,粮食收购市场的“争抢”也许还会发生,但竞争却给了农民更多的选择机会,这对保护农民的种粮积极性有好处。
有专家提醒,竞争者的引入虽有必要性,但大豆产业的“前车之鉴”不能忘,粮食托市收购必须由国企主导,而决不能旁落到外企或者私企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