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各类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股市上的“买涨不买跌”的属性在生活用品上进一步显现,各地出现了大量抢购食用油等生活必需品的“海囤族”,市场一出现一个传闻,说某商品要涨价,老百姓就会蜂拥而至,争抢物品,这样做反而催生更多的紧俏品,导致物价进一步被抬升,民众的通胀焦虑和生活压力便是《通知》出台的主要背景。
可以说,国家短时间内控制物价的频繁动作,缓解了公众的通胀焦虑,也让公众意识到,物价一定会下降,公众购物渐渐趋于理性,而其带来的更积极的意义便是,使恶意投机炒作者预期到无利可图,渐渐退出市场,央视前不久报道了山东金乡大蒜游资“一夜消失”,更是印证了这一点。
市场预期决定了商品的价格走向,昨日,长春的菜价便开始了回落,据悉,平抑菜价效果需5~7天显现(见本报今日2版报道),在这里我们不能忽略政府干预措施的积极意义,引导了市场的预期,但是,民众似乎想得更加久远,短暂的调控过后,已经“低头”的物价会不会突破理性,再次膨胀?其实,民众的这些担忧并不是没有道理,2007年末与2008年初的物价飞涨离现在毕竟并没有多久。民众的这种预期,在货币政策宽松以及流通性过剩的大环境下,正是投机者所深谙的,政府调控紧,就暂且离开避一避,等过了这一阵,他们预期政府调控放松后有利可图,就会再度进入市场。于是,稳定预期和保持物价理性如何长效相结合,便摆在我们面前。
如何稳定预期呢?参照国际经验,首先,我们要做的就是收紧银根,控制流通于市场上的游资,解决流动性过剩的问题。另一方面,就是要建立健全的价格披露机制,澄清市场谣言,稳定市场预期。而如何真正做到这两点,并长期保持下去,就需要我们重拾过去的经验——“米袋子”省长责任制、“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本次“国十六条”再次提出),而且应当做到不仅管住当前,更要确保长远,甚至列入官员的政绩考核。之所以这样提,是基于上世纪80年代末期和90年代初期,经济腾飞,但是却并没有出现物价飞涨的现象,在一定程度上说就是“两长负责制”给市场一个价格预期,任何人都不可能在关系人民生活的基础品上“套利”。
可以说,本次国内物价上涨的原因极其复杂,要想使物价保持长久的稳定,那就必须保证市场有一个稳定的预期,这正应了金融危机以来,温家宝总理时常所提的那句话“应对危机最重要的还是信心”,物价会稳定的“信心”不就是一个良好的市场预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