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专家称气候变化成中国粮食生产不确定因素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11-08  
     中国日报消息:英文《中国日报》11月5日报道:农业专家表示气候变化将使中国粮食生产在未来几十年内面临更多不确定因素甚至减产的威胁。

    中国农业科学院副院长唐华俊接受中国日报记者采访时表示,有关研究表明,如果不采取任何措施,到2030年我国种植业生产能力在总体上可能会下降5%-10%。到21世纪后半期,中国主要农作物,如小麦,水稻和玉米的产量最多可下降37%。

    而据绿色和平早些时候的报告预测,到2050年,温度升高、农业用水减少和耕地面积下降等因素更会使中国的粮食总生产水平下降最高达23%。

    根据《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中国计划到2020年粮食生产能力将达到11,000亿斤以上,较现有水平新增1,000亿斤。

    然而,气候变化带来的影响,比如气温上升、水资源短缺和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将使粮食生产系统面临更多的不确定性和挑战。

    经科技部批准,中国农业科学院联合中国农业大学、南京大学和中国科学院等国内优势单位,于今年九月启动了为期5年的气候变化对我国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及适应机制研究项目。

    作为19个由科技部立项的全球变化研究国家重大科学研究计划项目之一,该项目将紧紧围绕气候变化与我国粮食生产系统之间的关系,针对我国应对气候变化、稳定粮食生产、确保粮食安全、促进粮食主产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和农民增收的国家重大需求,重点解决气候变化背景下资源要素(水分、热量、土壤肥力和作物品种)时空变化对粮食生产系统的影响机理及适应机制以及生物(主要病虫害)和非生物灾害(旱灾)灾变过程、致灾成灾机理及适应机制等关键科学问题。

    项目研究组将在东北、黄淮海、长江中下游、华南和西北粮食主产区依托现有的11个农业长期定位观测站,深入研究气候变化对当地粮食生产的影响。

    作为项目首席科学家,唐华俊表示:“我国农业尤其是粮食生产对气候变化非常敏感,是受气候变化影响最大的行业。气温上升和水资源短缺等带来的负面影响已在近几年开始显现。”

    目前,旱灾是影响中国粮食生产最大的灾害,而且旱灾的影响是全国性的。1995-2005年我国因旱灾造成的粮食减产损失约为每年1500-2500万吨,约为全国粮食总产量的4-8%,占因灾总损失的55%以上。此外,极端天气事件,如暴雨、冰冻等也在一些地区给农业生产造成巨大的危害。

    同时,因气候变化直接导致我国粮食生产的热、水、光等气候资源条件变化,直接影响作物布局和农业生产结构的调整。近年来,我国玉米种植面积急剧上升,成为第二大作物,而小麦从1995年开始下降为我国第三大作物。

    “随着近些年气温升高,我国华北地区很多农民普遍将种植的小麦品种换成春性品种。这是个好消息,因为冬小麦和春小麦相比在产量上有优势。有关研究表明,冬小麦的安全种植北界已由长城沿线向北扩展了约100-200公里。”唐院长说。

    以河北省为例,根据1981-2007年产量数据,冬小麦种植北界的北移使该区域小麦单产平均增加25%。

     “未来的研究将侧重系统研究气候变化和粮食生产之间关系,重点关注如何调整播种时间,改良作物品种,加大作物结构布局与调整,防御农业气象灾害,以应对气候变化,确保我国粮食安全,”唐院长表示。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