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流通必须有一个主渠道。主渠道在社会粮食流通量中不仅所占数量比重较大,而且具有促进生产、引导流通、稳定市场的能力和导向作用。因此,在多渠道流通中必须确立一个由国家控制的粮食流通主渠道。
其一,粮食是关系国计民生的重要战略物资,粮食安全既要有充足的粮食生产总量为基础,又要有以现代的市场供应和与之相适应的物流设施、储备体系为条件。没有后者,即使拥有充足的粮食也难以保障人人有饭吃。我国是一个粮食生产大国,但同时也是一个消费大国,粮食流通任务非常繁重,保持粮食供求平衡就必须有一个与之适应的主渠道。
其二,市场经济条件下,粮食市场的正常运营主要是靠供求、价格、竞争等“看不见的手”来引导资源配置和主体行为,但市场也并非万能的。国家对市场进行有效调控就是靠主渠道这一载体。今年以来,国际市场粮价风起云涌,而国内市场却从容稳定,国有粮食企业的主渠道作用可以说起到了决定性的作用。
其三,粮食是受自然条件制约的风险性、低效益性、公益性的弱质产业,粮食购销市场化,粮价主要是由市场供求形成,它受供求关系等诸多因素的影响,随时都可能升降变化。当粮食市场严重供过于求、粮价严重低迷时,没有主渠道以保护价收购农民余粮,就会发生农民“卖粮难”的现象;相反当粮食严重供不应求、粮价暴涨时,没有主渠道落实国家宏观调控措施,就会发生市场动荡的问题。多年来我国粮食市场基本没有发生农民“卖粮难”的现象,没有重蹈粮食生产“大起大落”的怪圈,国有粮企主渠道作用功不可没。
外资进入我国农业和粮食的一些领域,带来了先进的生产技术、管理经验和资金,对促进行业竞争和技术进步有一定作用。但同时我们也必须看到,外资进入粮食产业是一把双刃剑,对我国的粮食流通亦带来很大风险。
客观讲,在商言商的跨国巨头并非是扶持中国农业的“慈善家”。
之所以青睐中国市场,看中的正是国内庞大的粮食生产和消费能力。
中央党校“三农”问题专家徐祥临表示,我国的国有粮食流通体制确实存在很多问题,但我们需要的是改革机制,不是非得要外国资金进入,因为粮食流通涉及到国家的命脉问题。
(作者单位:河北省沧州市粮食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