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的说法是,三次产业分类法是新西兰经济学家费歇尔首先创立的。很显然,费歇尔的观点基本是沿着生产和制造业进步的路径来进行的,它并非涉及到产业的评估和产业的“厚度”。说白了,就是资本和劳动力流向非物质生产部门,并不意味着第一产业就不行了。
所以,陈功指出,看轻农业,刻意贬低第一产业,那是不懂经济的表现,对中陈功指出,我们的错误在于,我们希望更好更快地发展第三产业,搞好工业和制造业,但我们习惯性地用批判农业和第一产业的方式去实现。
这在日常生活方面,无所谓大问题,但同样的发展模式用于经济增长就是大问题了,谁说第一产业不能搞?陈功指出,资本是需要投资标的的,资本是要有回报的,所有任何产业都可能吸引资本,关键就看回报如何了。从长远来看,中国资本的流向在很大程度上会集中到第一产业,会集中到农业领域。
陈功与投行的经济学家不同,他认为与其他产业相比,作为有13亿吃饭人口的中国,农业等第一产业部门明显将是资本回报率最高的经济部门。所以,中国的第一产业吸引到大量的资本并不奇怪。
陈功指出,大蒜的炒作之后还有绿豆的炒作,而这一切都不是偶然的。表面看,虽然有这样那样的客观原因,但这其实仅仅是个开始,究其实质,这是资本向农业、向第一产业转进流动,追求资本回报的必然结果。
陈功说,现在很多城市在做“十二五”规划的时候,总是力争将第一产业做小,将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比例放大,他们是否知道,黎巴嫩就是用矿泉水换阿联酋的石油?实际上,安邦的研究员们认为,那些搞好了第一产业的地方应该庆幸,自己拥有的是未来的生存血液,最终一定会有这样的情况出现,他们开多少价,北京、上海和深圳这些地方就得付多少钱!粮食终归是要比石油更赚钱的,道理很简单,毕竟人类只有吃饱了肚子才能做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