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国家粮食安全与种粮农民增收的财政金融公共政策支持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7-06  
     国家粮食安全包括战略安全和常规安全。粮食生产安全即为战略粮食安全(基础安全);粮食流通和消费安全统称为常规粮食安全(次级安全)。

     只有国家战略粮食安全目标才与农民增收目标之间存在关联性,而且二者具有对立统一关系。当前,粮食安全目标与粮农增收目标的冲突多于统一。

     保障粮食安全目标,农民增收目标不可避免受到制约;就种粮农民收入而言,其收入最大化的粮食产量就是维持国内粮食紧张平衡格局的生产量。

     反过来,如果要擎起种粮农民的收入目标,使他们获得社会平均工资水平,则必须在粮食安全目标及其政策以外,单独研究其收入支持措施。这就决定了在研究达成这两个目标的公共产品时,既要促进两个目标协调统一,实行综合支持的公共政策,又要单独瞄准粮食安全目标和农民增收目标的单一支持措施。

    笔者吸取我国和世界其他国家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经验教训,提出保障粮食安全和促进粮农增收的三种主要公共品组合:(1)瞄准粮食安全这个单一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方式;(2)瞄准粮农增收这个单一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方式;(3)同时兼顾粮食安全和粮农增收这两个目标的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方式。

    作者进一步提出了公共财政支持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的优先序排列的三个层次:(1)关于公共财政与农业政策性金融这两种独立支持的优先序;(2)关于公共财政具体支持方式的优先序;(3)关于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具体方式的优先序。

    笔者最后认为,在制定保障国家粮食安全与种粮农民增收的财政金融公共支持政策时,必须把握好各方面诉求,科学设定支持的优先序,并从纵向、横向和过程三个方面进行政策建构。一是纵向建构,即建立从公共品供给决策到农民需求表达的顺畅机制,包括纵向的正反馈和负反馈机制。二是横向建构,就是要对影响粮食安全目标和种粮农民增收目标的各单元政策因素进行横向整合。三是过程建构,即公共政策制定和执行过程的公开化、民主化、科学化和程序化。实质就是要对公共财政和农业政策性金融支持影响各方利益诉求实行调控和整合,使之通过对话、理解、妥协和互动,实现政治参与和政治表达,从而使公共支持政策促进粮食安全和种粮农民增收目标之间,以及这两种目标和其他社会经济目标之间的动态和谐。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