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李成贵:食品权重持续降低粮价不构成通胀压力

  作者: 来源: 日期:2010-05-07  
     西南大旱一度使大米期货价格猛涨,不少人因此担忧粮价上涨引发通胀。中国社科院农村发展研究所李成贵研究员认为,目前通胀压力主要来自于宽松的货币信贷政策,以及金属、原油等大宗商品的价格过快上涨,粮价并不构成通胀压力。

    

    李成贵分析,在CPI构成中,上个世纪80年代,食品占了60%左右的权重,目前已下降到30%左右,预计不久的将来还会继续降低,与此同时居住消费以及其他消费的支出越来越多,居住类的权重已经达到15%。相比于食品类价格,居住类价格如建材、房租等上涨得更快,后者对CPI构成较大压力。另外,粮食市场是政策市,价格不可能上涨太多,这种涨幅在CPI上表现得微乎其微,不会对通胀产生明显压力。

     对于今年的粮价走势,李成贵认为,中国连续六年粮食增收,如果按供求算,应该是下跌的。但中国粮食市场有政府最低收购价托底,价格很难跌破保护价,波动很小。而且国家对农资进行动态补贴,只增不减。所以中国粮价由于处于政策市,总体上会以最低收购价为支撑,窄幅震荡。但不排除个别品种的震荡偏强,比如粳稻在国内的需求越来越旺盛,相对于其他谷物品种,粳稻储备处于低位。今年3月份粳稻与中晚籼稻的价差已达541元/吨,达到历史最高水平,而且农民惜售心理强,预计在5月份后可能上涨。

     除政策和供求影响外,货币供应也可能影响粮价。流动性过强甚至泛滥会造成粮价的上涨。当货币政策过于宽松时,有些投机成分会进入农产品市场。

    再者就是和居民收入有关。比较明显的是,当居民收入增加得很快或调高工资时,受心理因素影响和劳动力成本增加影响,农产品价格也会得到拉动。

    此外,人民币升值压力加大也对部分农产品价格产生影响。如果年内人民币升值,将有利于大豆进口,对豆类产品价格造成压力。

     最近西南已经降雨,干旱得到了部分缓解。西南大旱以后,国家已经运了180万吨储备粮,西南粮价没有明显增长,价格很快趋于稳定。

    李成贵认为,西南干旱对全国粮价不构成特别大的影响,从全国市场看,中国连续六年粮食增收,有大量粮源。稻谷、玉米、小麦国储拍卖货源充足,轮换出库将大规模进行,会限制粮价上升。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