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年改革开放,中国粮食产业成就辉煌,以占世界9%的耕地养活了占世界22%的人口,而且向轻工业源源不断提供了丰富的原料。日前,记者就中国粮食生产的巨大变化,专访了国家粮食局科学研究院研究员丁声俊。
粮食生产发生六大转变
记者:怎样看待中国粮食生产30年的变化?
丁声俊:粮食短缺是困扰中国几代人的难题,改革开放提供了解决这一难题的钥匙。而今,中国粮食总产量实现历史性跨越。水稻、小麦总产量跃居世界第一位,玉米居世界第二位,大豆居世界第四位,许多杂粮总产量在世界上独占鳌头。今昔对比,整个粮食生产发生了六大转变:全国粮食总供给由长期供不应求转变为供求基本平衡甚至丰年有余;人均粮食占有量由长期很低转变为较高;国家粮食储备由几乎空白转变为建立起储备体系,且储量充裕;粮食自给率由低水平转变为高水平;广大居民食物结构由长期单一转变为多样化与合理化,营养健康状况显著改善;农村温饱线以下人口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已由改革开放初期的30%下降到目前的1.6%左右。
有效保障和改善了民生
记者:请再谈谈粮食对改善民生的作用。
丁声俊:粮食生产发展,流通改观,有效保障和改善了民生。主要表现在:(1)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改革开始的1978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仅178元,到2007年增长到4140元,增加3962元。(2)谷物自给率保持高水平。除大豆之外,中国谷物自给率都保持在95%以上。近两年中国还是谷物净出口国。(3)全国人均粮食占有量逐年上升。虽然人口逐年增加,但是人均粮食占有量逐年增长:2000年为732.2斤;2005年为742.6斤;2006年为759斤;2007年达到768斤以上;2008年预计将超过780斤。(4)人均动物蛋白食品占有量明显增加。(5)贫困人口大幅度下降。全国农村生活贫困人口由1978年的2.5亿下降到现在的1900万,即相当于占农村总人口的比例由31%降低到目前的1.6%上下。这一成就被国际公认,并被赞为人类历史上的奇迹,是对世界“反贫困”建立的丰功伟绩。(6)城乡居民营养状况明显改善。目前全国城市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降低到35.8%,农村居民家庭恩格尔系数已降低到43.0%。全国城乡居民食物消费结构转变,趋向多样化,直接消费口粮趋降,动物蛋白食品趋增。
经历5个曲折发展阶段
记者:从1978年到2008年,中国以农村改革发轫的改革开放已经历了30年的风雨历程。请您谈谈中国粮食生产跨越式发展经过了哪几个阶段?
丁声俊:30年来,全国粮食生产大体经历了5个曲折前行的发展阶段。
第一阶段,实行突破改革,粮食快速发展(1978—1984年)。这期间,中国实行了一系列开创性、根本性改革,亿万农民迸发出空前的生产积极性和主动性,多年蕴藏的潜力转化为巨大的物质成果。这一成果基本解决了长期困扰中国的粮食等农产品严重短缺的问题。
第二阶段,多种原因所致,粮食徘徊不前(1985—1989年)。究其原因:一是农业生产要素大量向二、三产业转移,富余劳动力外出打工,粮食播种面积大量缩减;二是粮食价格体系不合理,合同粮食收购价偏低,导致农民种粮收益下降;三是粮食流通不畅,仓储设施落后,导致普遍出现“卖粮难”、“储粮难”和“打白条”等现象;四是思想上放松了粮食生产,各方面减少了投入。
第三阶段,确定市场趋向,粮食再上台阶(1990—1998年)。国家有针对性地采取了多项重大举措。从1990年到1993年的4年间,粮食总产量由8150亿斤提高到9129亿斤;从1994年到1998年的5年间,粮食总产量由9129亿斤提高到10246亿斤,中国粮食总产量首次突破10000亿斤大关,又迈上一个新台阶。
第四阶段,农业结构调整,粮食产量下滑(1999—2003年)。在此5年间,由于种种原因,全国耕地面积、粮食播种面积缩减,加之遭遇到严重自然灾害,导致同期粮食平均亩产和总产均下滑。但这一时期,农业粮食生产结构得到优化调整;西部地区脆弱的生态得到改善;国有粮食企业沉重的仓储压力得到一定程度缓解。
第五阶段,积极扶持粮农,粮食恢复增长(2004年至今)。从2004年开始,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更直接、更有力、更有效的支农惠农政策,全国粮食在总产量提高的同时,优质率也大大提高,四大农作物的综合优质率达到61.3%,比2003年提高19.8个百分点。从2003年以来,中国粮食产量持续增长,质量逐年优化,为确保国家粮食安全、应对世界粮食危机奠定了雄厚基础。
粮食流通改革功不可没
记者:请您再谈谈中国在粮食流通领域都采取了哪些重大改革举措?
丁声俊:中国粮食产业30年沧桑巨变,不断深化的粮食流通改革功不可没。伴随整个农村经济改革的进程,政府差不多每年都出台粮改新举措。其中,最重要、最根本的改革举措主要包括:以行政改革为前提,彻底转变粮食行政管理部门的职能,实现了政企分开;以市场化为取向,逐步稳健突破传统计划经济体制下形成的统购统销体制,建立了粮食批发市场体系,全面实现了粮食购销市场化;以价格改革为关键,变行政定价为以市场供求为主形成价格的机制,逐步建立了粮食价格体系;以企业产权改革为核心,通过改革、改造和改制等“三改”措施,大力再造粮食微观主体,破除平均主义“大锅饭”的分配制度,实现了粮食企业多成分、多形式和多元化;以转变企业经营机制为动力,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发展连锁制、代理制、配送制和超市等多种业态形式,增强了企业经营的活力与竞争力;以宏观调控为保障,建立起完备的国家粮食储备体系和粮食供应体系,从2005年以来实行粮食最低收购价政策,并建立了充足的国家粮食储备和粮食“临时库存”。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