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五,美国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软红冬小麦期货比一周前涨了20.76美元/吨,堪萨斯城期货交易所(KCBT)的硬红冬小麦期货比一周前涨了19.38美元/吨,明尼阿波利斯谷物交易所(MGE)的硬红春小麦期货涨了7.90美元/吨,美湾软红冬小麦出口报价涨了17.73美元/吨。法国小麦价格涨了2.40美元/吨。我国郑州的强筋小麦期货价格比一周前涨了0.51美元/吨。
分析师称,本周国际原油期货市场继续走软,压制了农产品市场人气。不过近来农产品市场已经开始试图摆脱原油市场的左右,市场更多的注意力开始缓慢转移到本身基本面上来。
分析师指出,美元走软已经吸引一些海外买家积极采购。本周,台湾招标购进了56,030吨美国小麦,日本也在周四结束的招标会上购进了6.2万吨小麦,沙特阿拉伯也有兴趣采购大量美国制粉小麦,招标数量为50万吨,蛋白含量为12.5%。
伊拉克粮食局本周落实了30万吨小麦采购合同。蛋白含量至少在12.5%。
今年黑海地区小麦丰产,但是收割期间天气恶劣致使小麦质量严重受损。而澳大利亚小麦收割期间降雨过量,也致使多达100万吨小麦降为饲料等级,这意味着优质小麦供应吃紧。
分析师称,目前美国冬小麦已经进入越冬期,整体状况良好。不过天气依然对处于越冬期的冬小麦构成威胁。周末,美国大平原地区的气温急剧下降,堪萨斯州和科罗拉多州的硬红冬小麦作物可能受到威胁。届时气温可能降到0华氏度以下,而当地小麦作物并没有积雪覆盖。
在阿根廷,由于天气干旱,小麦作物受损,阿根廷农业部将 2008/09年度小麦产量数据下调了110万吨,为900万吨。国内小麦用量预计为700万吨,这意味着小麦出口供应只有200万吨。迄今为止,阿根廷小麦收割工作完成了53%,小麦单产偏低。
美国农业部在12月份供需报告中预计今年阿根廷小麦产量为1050万吨。
分析师称,作为阿根廷小麦的最大买家,巴西明年可能不得不再从北美寻购小麦,填补国内供应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