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各方分析,主要原因不外乎三条。其一,国家收储价格虽然相比往年有所提高,如玉米收储价格就由1400~1440元/吨提高到了1500元/吨,但相对于现在东北内蒙古地区的平均收购价格1490元/吨来说,这一价格并不高。其二,国家临时收储资金还没有到位,收储企业还没有入市。其三,市场对国家公布的收储数量比较失望。以大豆为例,国家临时收储的大豆数量是150万吨,相对于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的今年中国大豆产量1750万吨来说,显然是杯水车薪。这就意味着绝大部分大豆的收购需要加工企业去完成。然而对使用国产大豆的压榨企业来说,只有比进口大豆成本价低400元/吨时,利用国产大豆榨油才有利可图。而受国际金融危机影响,今年下半年国际市场主要粮食的价格下降幅度超过50%,进口大豆价格连续创下新低。目前,11月船期的进口大豆成本仅为3200元/吨左右,远远低于3700元/吨的国家临时收储价格。因此,市场普遍认为,大豆加工企业不会冒着亏损的风险入市收购。
虽然现在东北粮食市场尚未“火”起来,甚至现货贸易企业多数做空,但随着收储资金的到位和收储企业的入市,特别是加强“北粮南运”的运输协调以及入关运费补贴等配套政策效应的显现,国家收储和竞拍对东北乃至全国粮食市场产生的影响不容忽视,甚至有市场人士预计,玉米将继小麦之后进入政策市。因为去年国家临时收储东北玉米后,国内玉米市场的价格上涨和下跌都不再剧烈。今年上半年,美国玉米价格上涨幅度超过60%,国内玉米涨幅只有12%左右;进入7月以来,国内市场玉米价格平均下跌幅度在15%左右,而国际市场下跌幅度超过45%。其实不管进入政策市与否,对生产者来说,最害怕的还是市场的大起大落,因此国家收储政策也就使得生产者有了更多期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