毫无疑问,一系列政策出台的主要目的是为了积极支持粮食和农业生产,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近段时期,在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下,国际投机资金逐渐撤出农产品期货市场,导致国际粮价出现大幅下跌。国际粮价的快速下跌对下一年全球粮食生产带来极大影响,会使全球粮食危机进一步恶化。
国内当前正值秋收、秋种的关键时刻,秋粮的集中上市一定程度上使供应出现季节性过剩的状况,此外国际市场粮食价格又出现大幅下调,国内秋粮价格存在明显的下行压力。如果国内粮价继续下跌,势必会影响农民秋种的积极性,不利于后期粮食安全。扶持政策的及时出台,对于稳定粮价,稳定农民收益预期有着重要作用。
在国家强农惠农政策出台之后,国内粮食期货市场曾一度应声大幅上涨,但随后便回落;现货市场也有所反应。据了解,在政策利好的支撑下,国内稻谷价格已经暂时结束近一个月以来的跌势,价格略有回暖;处于弱势之中的玉米也正迎来转机。
对于未来,尽管在全球金融危机的影响下,我国经济增速有所放缓,一定程度上减缓了国内对于粮食等主要农产品(000061,股吧)的需求,短期之内对于提振粮食价格造成一定压力,但是业内普遍认为,长期来看,我国粮价的合理走强是大势所趋。
首先,国家对于粮食的“政策底”压缩了粮食价格的下方空间。有关人士指出,最低收购价格的大幅提高等措施明显有提高国内粮食价格之意,而且提升力度较大,国内粮食市场从中线来看,仍会受国内政策调控的影响,并不宜过分看淡。目前可以比较明确判断,国家明年的粮食抛储价格也会相应提高。以白小麦为例,目前白小麦最低收购价为0.77元/斤(约合1540元/吨),10月29日挂牌交易成交价格为1620元/吨;而明年白小麦的最低收购价为0.87元/斤(约合1740元/吨),较之今年大约提高200元/吨,抛储价格自然也会相应提高,相关的粮食市场零售价格也会相应提高。
其次,从供需来看,国内粮食市场长期依然处于紧平衡状态。信达证券康敬东的一份研究报告指出,整体上看,全球粮食形势有所缓解,但全球粮食真实价格仍在低位,在全球战略框架下粮价上涨基础未变。国内随着养殖以及加工等行业的大规模展开,对于饲料粮的需求也在逐渐加大。
再次,粮价的合理上涨是提高农民收入、扩大内需的需要。粮食问题背后的核心是农民收入问题,当前我国正面临出口衰退、经济增长放缓的风险,有效扩大内需是下一步主要任务,而粮食价格的提高有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拉动农村内需。
此外,国内粮价相对于国家粮价来说价格仍然偏低,过低的粮价会严重挫伤农民种粮积极性,影响粮食安全。
当然,国家政策的出台不是为了抬高粮价,而是引导粮价合理回归,并将粮价稳定在相对合理的水平上;同时完善粮食价格形成机制,理顺比价关系,进一步保障粮食安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