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白美清:新时期掌握大米安全主动权与企业发展的探讨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7-17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在2008夏季稻米市场形势分析会上的发言

    当前我国粮食形势很好,2007年是连续四年的丰收年。粮食总产达到50148万吨,突破了5亿吨的大关。从稻谷看,当年达到18549万吨,比上年增长377万吨。这是跨入21世纪后的最好收成。从大米加工业来看,不论产量、质量和效益都是全面发展的好年辰。据中国粮食行业协会的统计,2007年度入统的大米加工企业7698个,增加150个,年生产能力达到14666万吨。当年加工大米4381万吨,工业总产值达到1257亿元,产品销售收入1264亿元,利润24.5亿元,分别比上年增加15%以上,其中利润增加58.9%,是近几年来最好的一年。全行业出现了又好又快发展的好势头,成为当地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新亮点。大米加工量居全国前五位的省为江西(654.3万吨)、湖北(565.3万吨)、江苏(555.3万吨),安徽(454.9万吨)、黑龙江(360.93万吨)。大米加工利润居于全国前五位的是:湖北(3.5亿元)、安徽(2.9亿元)、江西(2.7亿元)、湖南(2.4亿元)、广东(2.3亿元)。现在大米行业出现了讲效益、上水平、谋发展的新气象,标志着大米加工业正迎头赶上,进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

    大米是三大主粮之首,以大米为主食的人口占了全国的60%。大米,可以说是粮食安全的重中之重。今年以来,当世界粮食危机袭来之际,中国之所以能岿然不动,稳坐钓鱼台,大米的生产、加工应当是功不可没,起了极其重要的作用。事实证明,大米稳则整个粮食市场稳,大米动则整个粮食市场动。粮食安全的晴雨表,很大程度表现在大米的供需上。这次波及全球几十个国家的粮食危机并没有完结。我国的粮食安全尤其是大米的安全,虽然当前是有保障的,不会发生危机,但远忧甚多,隐患不少。我们不要陶醉于连年的丰收喜讯,满足于那些增长的数据,必须居安思危,处丰虑欠,摒弃那些不合时宜的幻想,克服“有钱就有粮”等错误观点,时刻不忘加强粮食工作,把全国、把各省的粮食安全置于重要的地位,优先予以考虑,才能立于不败之地。这是各级政府的职责,也是全国粮食企业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

    从粮食安全的全局看,我们认为大米有两个突出的问题,即:生产上稻米没有恢复到历史的最高水平;在加工上没有赶上和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

     ---从生产上看,水稻产量是三大主粮当中唯一没有恢复到历史最高水平的一大品种。1997年全国水稻产量最高,达到20073万吨。而十年之后的2007年,水稻产量为18549万吨,与最高年相比尚差1424万吨,即285亿斤。要恢复到2亿吨以上,难度相当大,更不用说有新的提高了。主要制约因素是:

    1、水田面积减少5000万亩左右;

    2、水资源严重不足,地下水过量开采;

    3、国内价格低于国际市场价格,出现倒挂,影响了种粮农民的积极性;

    4、在水稻科技开发上尚无重大突破。

     ——从加工上,从企业层面上看,我们没有赶上和达到世界的先进水平。我们要看到大米加工行业至今“小、散、低”的状况还相当突出,缺乏核心竞争能力和经济实力。在企业的组织规模、技术装备、深度加工、综合利用、人力开发、自主创新等诸多方面,比起面粉加工、玉米加工、油脂加工业还差不小;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差距更大,许多米厂事实上刚从小作坊脱胎而出。整合提升、扩大联合刚刚起步,骨干企业带动能力不强,核心竞争力弱,更不用说与跨国公司展开竞争了。

    以上两个问题的解决,需要广大农民和农业部门的共同努力,需要广大粮食企业的共同努力,需要全社会的支持和各部门的配合,形成强大的合力。从粮食部门、粮食企业来讲,更应该利用当前这个难得的机遇来发展壮大经济实力,以确保为大米的安全服务,为三农服务。这是我们大米加工业光荣而艰巨的任务。

    当前,这场席卷全球的粮食危机并未结束。上个月,联合国粮农组织召开了世界粮食安全的高级会议,研讨对策。发展中国家的77国集团也专门开会讨论如何应对粮食危机。在这种形势下,党中央国务院专门召开省区市和中央部门主要负责同志会议。在会上,把解决粮食问题作为一个重点,党中央领导同志专门阐述了我国把握粮食问题主动权的重大决策,着重指出:“要始终坚持立足国内,实现粮食基本自给的方针,牢牢把握解决粮食问题的主动权。”这是在新时期我国粮食安全的重要指导方针,是应对国际国内出现的粮食风波而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指导我们粮食工作、保证粮食安全的行动指南,具有战略性、全局性、长期性的重大意义。

    要牢牢掌握粮食问题的主动权,确保国家的粮食安全,不能受制于人,我们认为,要着重抓二个方面:一是要全面提高粮食的综合生产能力,其主要载体是广大种粮农民和各种类型的农业企业;二是要全面提高粮食的供给保障能力,其主要载体是从事购、销、调、存、加的各类粮食企业。这二个方面的工作抓好,才能在复杂多变的国际市场中,在应对多种突发事件中,保证粮食安全和粮食市场稳定,才不会受制于人,丧失主动权。这是关系国家安危的大事,切不可有丝毫的松懈。

    大米是三大主粮之首,在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中具有特殊的地位和重要的作用。作为从事大米加工、流通的广大企业,理所应当地担负起为国家粮食安全和掌握大米主动权的重任,围绕这个重点把各项工作抓好,壮大发展企业的经济实力和竞争能力。当前要根据“紧平衡、稳物价、保安全、促发展”的精神,在科学发展观的统领下,做好以下几项工作:

    第一、要抓好基本功。现在不少大米加工企业把主要精力放在扩张上,放在更新设备等硬件上,而对企业的内部管理等基础工作却放松了。这是一个很值得注意的倾向。把企业内部管理包括班组管理、财务管理、劳动管理等方面的工作搞好,是企业发展的基石,应当重视,目前大米加工企业正处在粗放管理的阶段,企业的领导要下功夫把基础工作抓好,向精细化管理、智能化管理发展,才能在竞争中处于有利的地位。

    第二、要延伸产业链。经验证明,产业链是企业发展壮大的必经之路。大米企业要向上下游延伸,构筑自己的“二网一链”(收购网、销售网与大米产业链)。鉴于粮食形势的变化,掌握收购网、销售网十分重要。现在不少骨干企业都采取与农民结成灵活多样的联合体形式,从良种推广、大田管理、收割交售等方面与粮农合作。通过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增加附加值,并采取办农村便民连锁店、“粮食银行”、农家店等形式,产、供、销相结合,集农、工、贸于一体,这是很有生命力的。

     第三、要创新铸品牌。现在世界已进入知识经济、品牌经济的新时代。要掌握大米行业的主动权,就要掌握创新驱动的能力,就要有自主的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否则就是空话。我们一定要有自己的“名牌产品”,在世界市场有话语权、主动权。这需要长期的、坚持不懈的努力才能达到。从目前来说,要下大力增加科研经费,增加各种投入,组织重点攻关,以取得成效。要加大企业与科研单位、大专院校联合攻关的力度,尽快使科研成果转化为生产力。要在产品的深度加工、综合利用、品牌开发等方面争取有所突破。

    第四、要加快整合提升、扩大联合的步伐。大米加工发展到现在,已经有不小的摊子,加工能力目前已接近饱和。今后的发展,要着重在整合提升上做文章,要通过整合提升,优化产业结构,调整战略布局,转变发展方式,探索新的增长模式和发展新路。避免各自为政、重复建设,真正按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办事。

    整合提升的过程,也必然是扩大联合的过程。要通过企业之间的互利合作,达到共赢。联合的形式多种多样,要努力创造适合双方利益的新形式。大米加工企业在联合上稍慢一步,应奋起直追,形成好的联合势头。关键在于企业领导者的远见卓识与气魄风范,有了带头羊,有了好规矩,就会形成大联合的气候,我们要为此创造条件。

    第五、要增强软实力,搞好企业文化建设。协会经过对企业的调查,认为应抓三个方面:

    ——外部以“诚信为本”,树立企业的公信力。从今年开始要进行企业信用标准的评价。企业一定要树立诚信的新气象,千万不要做以次充好、以陈充新、缺斤短两、哄抬价格等有损企业形象行为。这是企业自律的重点。企业的公信力,是企业的无形资产,应当万分珍惜。

    ——内部“以人为本”,树立企业的亲和力。要使所有员工,亲如一家人,达到“和谐创业”的新境界。为此,对职工一定要尊重之、信任之、重用之、厚待之,使企业上上下下心往一处使,大家具有责任感、创业感。只要企业有了这种文化素养,形成自身特有的软实力,就会形成强大的战斗力、竞争力,是任何力量都摧不垮的。这就是经久不衰的“百年老店”发展的秘诀,我们一定要发扬光大。

    ——个人以“修身为本”,增强抗腐力。要从我做起,从企业领导者做起,讲究修养,树立榜样,抗腐蚀,永不沾。

    第六、要建设好班子,保持领导班子的稳定性、进取性、创造性。只有优秀的德才兼备、团结拼博的班子,才能带领职工取得新进步,使企业做强、做优、做大,长盛不衰。

    以上概括起来就是六句话:“抓好基本功,延伸产业链,创新铸名牌,整合好资源,增强软实力,建设好班子”。希望大米加工企业抓住机遇,奋起直追,创造大米行业的新局面。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