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陈林:一个农业市长的粮食观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7-01  
     湖广熟,天下足。但如今南方粮食市场需要紧急从东北三省调运,这个现象的背后是什么问题?《小康》记者走访了瑞安市陈林副市长。他谈了很多,但他留给我印象最深的是这样一句话:粮价要顺其涨势,更要让农民受益。

    《小康》:作为一位南方城市的政府官员,您是怎么看待这次北粮南调的问题?您认为这是中国出现粮荒了吗?

    陈林: “北粮南运”的格局,已经形成多年了,以前不太引起注意罢了。至于你说的“这次”,在全球性粮食价格上涨的背景下,本来的正常安排也会有意无意地被渲染。也不排除有关方面放大这个信息,是为了安定人心,或者凸显自己的努力。

    至于中国粮荒的说法,是不成立的。粮食的供给是充足的,经过几十年努力,我国的粮食产能和产量都有了极大提高。粮食的需求也是正常的,粮食并没有、也不易于象房地产、贵金属或者股票那样招致太多的投机需求。但粮食价格的形成机制一直有些问题,市场发挥的作用还不够。虽然粮食够吃,可从资源配置的效率上来说还是有很大的改进余地。

    很多国家对于农业都有补贴,例如日本的农业补贴政策使其国内生产的大米比进口大米贵许多倍。在全球化的条件下,如果国际粮价继续上涨,而国内粮价被抑制,则我国农业可能形成实质上“负补贴”的局面。我们国内的粮价如果长期显著低于国际市场,那么很难说支农惠农的政策落到了实处,而且各种粮食走私或变相走私行为将防不胜防。从这个意义上,如果处置不当,是可能出现“粮慌”的,慌乱的“慌”,而不是荒芜的“荒”。

    其实从全世界的角度来看,现有的耕地资源和技术条件,是足以养活目前地球上所有人口的。当然这需要一个合理的市场环境和价格形成机制,以便吸引足够的生产要素进入农产品行业。可如果某些国家和地区出现粮食危机,主要还是一个经济体制甚至政治体制问题。

    发展经济学大师舒尔茨有句名言:只要有正确的价格信号,农民能把沙土变成黄金。

    《小康》:这次北粮南调,难免让人产生一个疑惑。因为以前都说“湖广熟,天下足”,也就是南方应该是产粮区,现在为什么需要从北方调粮呢?我们该如何来看待这个现象?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