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25日,是第18个全国“土地日”,今年“土地日”的宣传主题是“坚守耕地红线,节约集约用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国土资源部部长徐绍史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深刻理解和贯彻落实这一主题,对于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节约集约用地,保障粮食安全,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一些地方人均耕地已低于0.8亩警戒线
人多地少,耕地资源十分稀缺,这是我国的基本国情。当前我国又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由于长期形成的深层次结构性矛盾和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尚未根本改变,土地管理体制、机制和法制障碍依然存在,土地作为紧缺战略资源对经济发展的制约已越来越明显。
徐绍史说,用一句话来概括我国土地资源的状况,就是当前矛盾突出,今后压力很大。一方面,我国人口众多,人均耕地少、优质耕地少、后备耕地资源少。我国人均耕地只有1.38亩,不到世界平均水平的40%,一些省(市)人均耕地已低于联合国粮农组织确定的0.8亩警戒线;另一方面,我国土地利用粗放浪费严重,土地供需矛盾突出,违规违法用地屡禁不止。建设用地盲目扩张,土地利用效率低下,节约集约用地潜力巨大。目前,我国建设用地中闲置土地、空闲土地、批而未供土地大约有400万亩,各种人为因素造成的废弃地两亿亩,未利用地39亿亩,大有潜力可挖。这种特殊的土地资源国情,决定了我们必须切实保护耕地,大力促进节约集约用地,坚持走一条建设占地少、利用效率高的符合我国国情的土地利用新路子。这是关系民族生存根基和国家长远利益的大计,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具体要求,是我国必须长期坚持的一条根本方针。
变“一家管、大家用”为“大家管、大家用”
近年来,各地建设用地供需矛盾日益加剧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如何破解这个难题?徐绍史表示,在土地管理方式上,要变以往的国土资源部门“一家管、大家用”为“大家管、大家用”,构建共同责任机制,在全社会更好地构建保障和促进科学发展的新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