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粮食种植结构的基本特征是夏粮占两成左右,秋粮占八成左右,因而每年春夏之交,就成为中国粮食安全的关键时期。在这一时期,“抗旱保春耕”成为北方一些干旱缺水地区的重要议题,而春季的南方,则容易成为粮食抢购风潮的策源地。
有媒体报道,铁道部从5月1日起至6月30日,集中60天时间为东北地区集中抢运1000万吨粮食,以最大限度地解决东北粮食外运难问题。专家表示,此举将有助于稳定南方稻米价格。
我基本同意这种乐观判断,然立足于过去十数年来的粮食政策历史及实践,我认为还需要注意防范“好心办坏事”。应当清醒地认识到,保障粮食安全,不仅需要总量平衡的调节,在库存结构、地区布局和加工、物流体系等任何一个配套环节出现梗阻,都可能会导致粮食安全出现问题。
据笔者计算,2006年前十名省份的粮食产量占国内总产量的60.94%。粮食主产区多为一些经济欠发达的省、自治区,而缺粮省多为经济发达地区。这种粮食生产格局的变化,一方面反映出南方经济转型快于北方,工业化、城市化也快于北方,另一方面也是地区间比较优势的自然演化,从而粮食产销格局由早年的南粮北上转为北粮南运、北出南进。与这一格局相伴生的,则是粮食流通过程中的交易成本问题。它不仅表现在从分散的粮农到初级收购者、二级收购者、零售商直至最终消费者中间的多层供销关系带来的制度摩擦费用上,即粮农的生产出售价格到批发市场的批发价格再到最终销售价格的层级传导过程中的差异,而且运输成本也非常巨大。由于油价高涨,公路运输成本增加,粮食运输利润空间缩减,一些车辆纷纷退出粮食运输市场,加之铁路运力紧张,造成粮食产销脱节,销区粮食持续涨价(部分地区则出现囤积、抢购风潮),产区则又出现“卖粮难”。
具体而言,一方面,根据规定,中央政府向各省拨付基金时,要求省里配套相应比例的财政资金。由于产区粮食多,所需资金规模极大,而产区又往往经济不发达,结果导致产区财政不堪重负。从产区角度看,这是在为销区免费存粮,是通过政策和体制继续实行贫困地区向发达地区的逆向转移支付,心中自然有怨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