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论生物燃料行业发展对粮食市场的影响(中)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3-27  
     三、生物燃料对粮食市场的影响

    1.生物柴油产业对油脂市场行情的影响

    由于石油的不可再生性质,生物柴油的扩大生产将成为近年来不可逆的趋势。目前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主要是油脂,因此生物柴油产业的扩张,将进一步加剧世界植物油供需紧张局面。2006年,在欧盟地区用菜籽油制作生物柴油消费量已占总消费量的63.7%,就连食用植物油资源匮乏的我国也投产了生物柴油加工厂。我国是一个油脂生产大国,每年动物油和植物油的总产量在2000万吨以上,其中菜籽油、棉籽油和动物油脂的产量居世界第一。但不能忽略的是,我国人口众多,油脂食用消费数量巨大,每年还需要进口约1000万吨的植物油来满足国内消费需要。食用消费的刚性增加,加上生物柴油对植物油的加速消耗,将使今后油脂市场供应面临紧张局势。

    (1)原油供应紧张使油脂转向工业用量不断增加

    随着全球经济的迅猛发展,能源需求日趋旺盛,各国都加剧了资源争夺。由于OPEC组织各成员国一向比较侧重于自身利益,近年来,多数减产协议都难以达成,原油价格飚升往往仅仅依靠国际动荡局势、油井事故以及自然灾害等突发事件来支撑。但今年来有所不同的是,以伊朗、委内瑞拉为首的诸产油国强化了对欧美等消费国的抵制行动,使得OPEC自去年11月份启动的减产计划得以实施,两次累计已经减产170万桶/天,国际原油价格因供应紧张而出现持续的高涨行情。以前美欧等国家曾经以政治、军事、经济等实力成功地迫使OPEC组织增加原油产量,但现在不同的是,CDP增速高达10%左右的中国,正在崛起的俄罗斯,亦步亦趋的印度以及巴西等新兴经济体能源消费均保持持续地大幅增长,与欧美等发达国家形成激烈的资源竞争。国际原油产量和价格已经摆脱了发达国家的意志,原油供应紧张已经成为不可调和的因素,发展生物燃料等可替代能源已经是各消费国必由之路,而生物燃料产业的迅猛发展必然导致油脂的工业需求迅速提高,影响世界油脂市场供需平衡。

    从国内市场来看,目前国内企业正在大力研发和投资建设生物柴油项目。一些以菜籽油为主要原料的生物柴油项目陆续落户在长江沿岸:荣利(苏州)新能源有限公司投资举办年产生物柴油20万吨项目,项目采用德国鲁奇公司成熟的工艺和技术,菜籽油生物柴油产油率100%;奥地利碧路公司投资兴建的“中国南通碧路公司”总投资12亿元,预计在今年完成后,将建成年加工油菜籽70万吨、提炼柴油26.5万吨的流水线。目前国内已经有数十家国资、民资、外资加速进入生物柴油制造行业。包括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中粮集团等传统的石油企业和粮油企业都纷纷加入了争夺生物能源的争夺战。由此来看,生物柴油项目将成为2007年菜籽油需求增长的新亮点。

    2005年,我国燃料市场中柴油的实际消费量为10900万吨。如果按这个数量为依据,我国的生物柴油的年需求量预测为,如果调合比例为B2,就需要218万吨;B5,需要545万吨;Bi0,需要1090万吨;B20,需要2180万吨。市场需求强劲。目前,中石化已建成年产2000吨生物柴油中试装置,今年将建成年产5万吨的工业示范装置。预计到2010年,我国生物柴油的生产能力可达到每年300万吨,占我国柴油需求量的2%。据了解,去年我国的生物柴油的加工能力和总量达到280万吨。如果这些加工厂在价格合适的时候收购油脂用于生产,必然造成国内需求的增加和供应的紧张。

    虽然生物柴油的原料也包括废弃油脂(如餐饮废油、地沟油等),但是这类油脂来源分散,且数量不多,因此今后如果大规模生产生物柴油只能依靠农作物油脂以及林木原料油。由于我国植物油供给本身就存在缺口,对国际市场依赖性强,生物柴油对油脂市场的需求已经引起市场各方的关注。但无论我国生物柴油产业未来如何发展,全球生物柴油产业对植物油需求的快速增加已对我国粮油市场形成一定的影响。

    (2)生物柴油产能迅速扩大提振油脂市场价格

    受最近两年原油价格大幅上涨的影响,在欧盟生物柴油产能不断扩张的带动下,全球植物油主要生产国(如美国、巴西、阿根廷以及马来西亚和印度尼西亚)都加大了对生物柴油生产企业的扶持力度,导致生物柴油产能快速扩张。2005年底全球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已经超过600万吨,较前一年增加了一倍多。保守估计2006年底全球生物柴油产能达到900—1000万吨,生物柴油产量超过600万吨。从目前情况来看,今后几年全球生物柴油产能快速扩张的势头仍然不会减弱,预计到2007年底全球生物柴油生产能力将会超过1500万吨,生物柴油产量超过1000万吨。2008年底全球生物柴油产能有望超过2000万吨。

      全球植物油主产国大力发展生物柴油产业,将会造成植物油出口量大幅减少,而全球植物油需求仍将保持增加的态势。今后几年全球植物油出口量的减少和需求量的增加将使植物油供应呈现偏紧的局面,对国际市场植物油价格形成有力支撑。预计未来几年国际市场食用植物油价格将保持高位运行。由于欧盟生物柴油生产主要以菜籽油为原料,生产能力的迅速扩大意味着对菜籽油的需求将大幅增加,过去一年菜籽油市场供需结构已经受到明显影响,菜籽油价格居高不下。为缓解菜籽油供给紧张的局面,欧盟目前正在考虑放松生物柴油原料方面的限制标准,用豆油、棕榈油等其他油品做为替代原料。如果生物柴油原料标准放宽,国际市场豆油及棕榈油价格很可能会在需求增加的推动下出现进一步上涨。

    (3)油脂价格过高反过来将抑制生物柴油产业发展

    虽然生物柴油产业在全球范围内扩张很快,但发展并非一帆风顺。由于植物油价格的快速上涨,生物柴油加工利润已经出现明显的下降。以美国生物柴油生产为例,即使考虑到政府给予的1美元/加仑的减税补贴,2007年以来以豆油为原料生产生物柴油基本处于亏损状态,与此前2006年较高的利润形成鲜明对比。如果扣除减税补贴,美国生物柴油亏损程度将会更大,基本不具备经济上的可行性。在欧盟地区,2007年1月份受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下跌影响,生物柴油加工利润明显降低,生产商普遍压缩了这段时期的产量。在亚洲地区,由于棕榈油价格的大幅上涨,以棕榈油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加工利润受到明显影响。《油世界》近期甚至认为,除非政府给予较高的补贴,否则在目前情况下生产生物柴油并不可行。

    自今年3月份以来,受玉米、稻谷、小麦等作物大减产,库存消费比降至历史新低影响,国际农产品市场供需矛盾不断激化,导致美国出现因玉米与大豆激烈“争地”的现象,从而将外盘引入全新的炒作阶段,促使国内外油脂行情全面走“牛”。国内油脂市场行情更是红红火火。油脂市场行情的整体走高将会蚕食生物柴油厂的生产利润。

    从豆油市场来看,由于美国主要使用豆油生产生物柴油,许多工厂豆油占到生产总成本的80%左右,因此全球豆油价格上涨将严重影响美国生物柴油行业的利润。据相关资料显示,目前在美国商业性生物柴油厂中约有63%的工厂用豆油作原料,这些生物柴油厂遍布全国41个州,总产能约为13.9亿加仑。按照生产每亿加仑生物柴油需要消耗33万吨豆油计算,2006/2007年度美国生物柴油产业将会消耗超过117万吨豆油,这些豆油需要用2.29亿蒲式耳大豆来榨取,相当于美国2006年大豆产量的8%。生物柴油对豆油需求的快速增长,推动了豆油价格的上涨,但是豆油价格持续上涨,将会遏制生物柴油行业在美国的快速发展势头。从棕榈油市场来看,当前持续高位运行的价格将会延缓生物柴油发展的步伐。今年4月份以来,国内外棕榈油价格出现连续暴涨。据中华粮网监测,截至6月初,国内棕榈油价格曾经提高到8350元/吨高点,每吨涨幅达2300元,双双创历史新高。由于需求持续增长,荷兰银行亚洲证券公司分析师预计,2007公历年马来西亚棕榈油期货价格可能平均达到每吨650美元。按此价格计算,用棕榈油生产生物柴油的成本约在760美元/吨,这相当于104美元/桶,而6月18日纽约商业期货交易所(NYMEX)7月交割的原油期货收于每桶63.81美元,就目前来看,用棕榈油生产生物柴油仍没有吸引力。

    从菜籽油市场来看,由于菜籽油是制造生物柴油转化率最高、最理想的植物油品种,因而菜籽油是最容易被生物柴油产业影响的油脂品种之一。近年来,欧盟国家对菜籽油生产生物柴油的热情持续高涨,不仅使欧盟地区菜籽油价格持续上涨,也带动了国际市场菜籽油价格的大幅上涨。可以毫不夸张地说,是欧盟国家对生物柴油需求持续强劲和产能的快速扩张,导致了国际市场菜籽油价格的持续上涨。随着今后几年欧盟国家生物柴油产能的继续增长,对菜籽油的需求将会继续增加,预计国际市场菜油价格仍将会继续维持高位运行,甚至再创新高。受减产影响,今年我国油菜籽收购价格高开高走,从开秤价1.5元/斤一路上扬至2元/斤。近几个月以来,菜籽油价格也水涨船高,近期部分地区油厂报价一度达到8800—9800元/吨,为历史高位。国际国内菜籽油价格上涨迅猛,使生物柴油生产成本已经高出了柴油本身价值,抑制了生物柴油产业对菜籽油的需求,不过今后生物柴油项目对菜籽油需求量仍然会呈现刚性增长态势,有助于减缓后期菜籽油价格回落压力,巩固其高位行情。

    2.燃料乙醇产业对玉米市场的影响

    我国是世界玉米生产大国,口粮消费占玉米总消费的比重大约在5%左右,饲料玉米约占75%,工业用玉米约占20%。值得注意的是,除了口粮玉米稳中趋降以外,饲料玉米伴随着中国肉类工业发展以平均超过5%的速度在增长;以燃料乙醇、淀粉糖为代表的玉米精深加工行业近两年也在不断增长,等于带动整个玉米消耗快速增加。

    (1)燃料乙醇行业对玉米需求量不断扩大

    我国的玉米需求在近十几年中,一直是以饲料为主。但是,这种状况自2005年开始起了变化。进入2006年,这种变化已十分明显:玉米深加工对玉米的需求量猛增,其增长速度超出了人们的想象。目前,国内燃料乙醇大部分由玉米制成,玉米工业用量的规模性增长已经成为趋势。

    2006年国家定点生产燃料乙醇的企业产能已增加到159万吨。其中吉林燃料酒精公司产能为40万吨,黑龙江省华润公司产能为25万吨,河南天冠集团产能为50万吨,安徽丰原集团产能为44万吨。在这159万吨的燃料酒精产能中,其中有112万吨产能为国家在2002年至2005年国家投资新增的产量,另外48万吨产量是其中的三家企业在原有生产酒精产能基础上改建的。2005年这四家生产了82万吨燃料乙醇,供应安徽、河南、辽宁、吉林、黑龙江五个省的乙醇汽油需求。2006年国家又新增了河北、山东、江苏、湖北四个省50%左右的地区推广乙醇汽油。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的最新统计显示,2007年1—5月,国产乘用车同比增长依然在20%以上,销售达到257.27万辆,其中轿车销售190.25万辆,同比增长25.66%。由此可以看出,上述这9个省在2007年的民用汽车,尤其是轿车的增长量也将会以较高的速度递增,2006年的数据已经在验证这一点:据国家统计局最新公布的2006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截至2006年底,全国民用轿车保有量为1545万辆,增长27.2%。国内汽油三分之二左右是轿车消费的,轿车数量的高速增长必将增加2007年国内汽油的消费量,由于推广乙醇汽油的9个省(市)经济相对发达,汽油需要量较大,预计今后乙醇燃料对玉米需求量可能会继续提高。

    (2)盲目扩大燃料乙醇项目将对粮食安全构成威胁

    在我国燃料乙醇加工业刚刚起步时,国家是支持与鼓励的,决策部门也出台了一些相关鼓励政策,这些政策在一定程度上对我国燃料乙醇加工业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燃料乙醇从无市场变为有市场,生产企业从当初的加工无利润变为有利润,国家还包销产品,燃料乙醇项目从以前的“包袱”变成了人人争抢的“财富”。尤其是近两年来,在“向玉米要能源”、“向加工要效益”口号的推动下,以玉米为原料的生化制品,燃料乙醇、麦芽糖、柠檬酸、赖氨酸等生产不断扩大,上马的项目规模大、投资大,部分地区存在燃料乙醇产业过热倾向和盲目发展势头。以吉林为例,作为玉米大省,吉林近来新建扩建加工厂10多个,其加工能力将达1200—1500万吨,而吉林全省的玉米总产量大约是1800万吨。据吉林省粮食部门估计,再过两三年,吉林将无玉米可以调出。长此以往,势必加重玉米供应的负担。

    当年国家启动并鼓励加工燃料乙醇,主要目的一是化解陈化粮,卸掉贮粮的巨额财政负担;二是化解日渐趋紧的原油供应紧张这个矛盾;三是有益于环保,利国利民。由于我国主要粮食作物是大米、小麦、玉米,而只有小麦和玉米可作为乙醇生产的原料。我国原先是以国内库存的近1亿吨陈化粮作为生产乙醇的原料,目前已经用完,乙醇生产开始转向采用新粮作为原料。

    按照我国颁布的《可再生能源中长期发展规划》,燃料乙醇的年生产能力将在2020年达到1000万吨,但发改委在2006年12月表示,国内公司申请建设的乙醇年产能已经超过1000万吨。2001年,我国玉米工业加工转化消耗玉米仅为1250万吨,2005年增加到2300万吨以上,增长84%,而同期玉米产量仅增长21.9%,远低于工业加工产能扩张的速度。2001年,国内酒精原料中,玉米原料占总量的比重为59%,到2005年,这一比重已经上升到76%。玉米用量在燃料乙醇生产中大幅度上升,玉米使用比重的提高,对玉米供给形势带来沉重的压力,从而影响到整个国家粮食供给平衡。

    (3)国家叫停粮食乙醇燃料项目对后期玉米需求形势产生压力

    各地积极要求发展生物燃料乙醇产业、建设燃料乙醇项目,使玉米等粮食作物的工业性消耗剧增,最终触动了国家有关粮食安全的敏感神经。2006年5月,财政部制定实施《可再生能源发展专项资金管理暂行办法》,将生物乙醇燃料定位为用甘蔗、木薯、甜高梁等制取的燃料乙醇,而没有包括用玉米、小麦、水稻及其陈化粮制取的燃料乙醇。这表明,从那时起,国家有关部门对新上粮食燃料乙醇项目不再鼓励,并进行严格控制。

    与此同时,国家的“政策杠杆”调控功能不断渗透到地方和企业。2006年12月,国家发改委与财政部联合发布《关于加强生物燃料乙醇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发展的通知》,对我国的燃料乙醇产业布局做了进一步统筹与规划,严格了市场准人标准与政策,提出了“因地制宜,非粮为主”的方针,重点支持薯类、甜高粱等非粮原料加工产业发展,同时暂停核准玉米深加工项目。就算作为国家“十五”期间批准建设的4个生物燃料乙醇生产试点企业,也被纳入调控范围之内——“4家以消化陈化粮为主的燃料乙醇生产企业,未经国家核准不得增加产能,要进一步改进现有工艺,实现原料多元化的柔性生产。”

    从国务院6月7日召开关于可再生能源的会议了解到,我国将停止在建的煤化工项目和粮食乙醇燃料项目,在不得占用耕地,不得消耗粮食,不得破坏生态环境的原则下,坚持发展非粮燃料乙醇。国务院这一新政策一旦出台,意味着这些国家首批燃料乙醇定点生产企业的在建项目将成为政府限制类,而其他新建项目将均被叫停。从短期来看,在非粮乙醇汽油技术攻克前,各省已经批准的试点仍会正常运行,因此短期之内对于玉米市场的影响很小。但从长期来看,大力压制粮食乙醇燃料的发展,深加工企业面临行业禁令,后期玉米需求形势并不乐观,玉米需求的大量降低对于玉米市场将产生一定利空压力。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