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稳定粮价:2008年粮食工作的首要选择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1-24  
     2008年,政府明确指出要将稳定粮价作为一项重要的工作摆在突出的地位。如何稳定粮价既关系普通居民的切身利益,更关系广大种粮农民的切身利益。稳定粮价的关键在于稳定粮食生产成本,如果粮食生产价格上涨难以避免,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减缓粮价向下游传导的压力,从而稳定粮食消费价格。

    稳定粮价不应以降低粮食生产价格为着力点

    在种子、化肥、农药不断上涨的情况下,强行压制粮价的上涨最终损害的还是农民的利益,也与增加农民收入的宗旨背道而驰,并且也是有违市场规律的。

    实际上,农资价格的上涨在2008年很可能是一个不可避免的趋势,这从农业板块农药、饲料、化肥等行业上市公司新年以来在股市上的强劲表现即可窥见一斑,显然公众看好的是2008年行业相关产品的继续涨价能力。

    如果2008年农业生产资料的持续上涨“不幸”成为事实,希望政府稳定粮价应不以粮食生产价格为着力点,粮食生产价格体现为农民的收入,其理应随着生产成本的上升而上升。

    宏观调控的重点应放在降低粮食流通成本上

    真正影响普通居民生活的是粮食消费价格,政府所谓的“稳定粮价”显然是指稳定粮食消费价格。如果粮食生产价格上涨,消费价格也必然面临上涨的压力,但是政府可以采取一定的措施来减轻这种压力。比如大力降低粮食物流成本(目前我国粮食产区到销区的物流成本占粮食销售价格的20%~30%,比发达国家高出1

    倍左右),给流通企业予以贷款上的优惠,必要时由财政对流通企业予以价格补贴,以消化减少流通加工环节的成本,这样就可以在不降低粮食生产价格的基础上,起到稳定粮食消费价格的作用。

    应该更多地运用市场的手段而不是行政的手段

    2007年底至今的中央储备粮、托市粮在国家粮食交易中心的公开销售,向我们展示了运用市场手段调控市场的力量。2007年10月前后,粮价上涨速度突然加快,国家审时度势,果断通过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抛售中央储备玉米、临时存储进口小麦、中央储备植物油等,通过这种粮食“公开市场操作”,有效增加了市场供给,稳定了市场预期,粮价在短期内迅速回落,渐趋平稳。这其中储备粮的公开竞价销售功不可没。

    如果没有国家大规模的“公开市场操作”行为,而是仍由储备库点自行销售,那么一方面国家抛售粮食的意图难以落实,一些中间商可能会存在囤积居奇行为,更重要的是这种分散行为难以形成合力,难以真正起到引导市场的作用,这样国家的宏观调控目的就存在落空的危险。

    因此,在2008 年,应继续加大粮食“公开市场操作”的力度,让更多的粮食通过规范的国家粮食交易中心交易,让国家粮食交易中心成为“稳定粮价”的重要平台。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