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能源主导:粮价高低还要看油价涨落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1-22  
     作为世界500强排名第18 的“粮食大亨”,美国嘉吉对中国的年贸易额已经达到50亿美元,是中国最大的粮油进口商。

    有媒体报道,ADM、邦吉、嘉吉和路易·达孚等四大国际粮商控制了中国大豆90%的贸易,从而控制中国大豆绝对的定价权,继而形成“巴西种大豆、中国买大豆、美国决定大豆价格”的畸形格局,对此观点,美国嘉吉公司董事长、首席执行官兼总裁彭国瑞说,大豆价格并不是外资粮企在做主导,而是市场来决定的。

    彭国瑞在接受中国经营报采访时说:90%的数字我是有质疑的,实际份额比90%要低。当供求基本平衡时,价格的决定有很大一部分取决于国际原油价格能否进一步地上涨和农户的种植意向。1月2日,国际原油期价首次突破100美元大关,但我保证一旦原油价格下降,大豆价格也会随之下降。另一方面,2007年年底大豆价格已经涨至每吨440美元水平,创下了上世纪70年代初以来的最高点,而上年同期为每吨247美元左右,这样的价格涨幅带来的回报很难被抗拒。当然,也不能说玉米就没任何优势,近来玉米的价格涨到每吨160美元以上。市场波动如此剧烈,只有等到春播开始的时候再做决定。因此,这并不是外资粮企在做主导,而是市场来决定的。

    当被问到未来玉米价格是否会因中国进口而高企的问题时,彭国瑞表示,这与大豆价格形成的道理相同。作为生物燃料的主要来源,当国际原油价格达到每桶100美元时,玉米单价肯定会达到每吨160美元,这是根据它所能够替代的燃料来计算的,并非中国需求决定的。近期阿根廷玉米出口报价为每吨168美元,已经高于1周前的每吨160美元。而2月~3月船期玉米报价为每吨191美元。

    站在2008年初的高点往前看,可以用一句话来总结影响油脂油料价格的诸多因素,即:一个基础,两个背景。

    “一个基础”就是供求基本面。国际和国内油脂油料市场均以供应趋紧为主基调,也奠定了油脂油料价格高涨的基础。

    “两个背景”就是生物能源背景和全球农产品长期牛市的背景。

    生物能源概念开始于2006年,根本性地改变了油脂油料的需求结构,由“人吃油”发展到“汽车与人争油”。油脂油料具有了能源属性,这种新变化开始挑战人们的传统思维,并将油脂油料价格底部托高。2007年末,美国总统布什签署了新能源法案,意在将鼓励生物能源发展、降低对石油的依赖制定为法律,其影响包括为玉米潜在需求的上升创造可能,同时使得大豆播种面积的上升更加困难。

    需求的刚性增长和供给增长潜力的有限性共同决定了全球农产品的长期牛市。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