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小麦 » 正文

2007年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回顾及展望

  作者: 来源: 日期:2008-01-15  
     一、国内小麦市场行情回顾

    第一阶段:箱体振荡(2006年11月至2007年2月底)

    由于“天时、地利、人和”,2006年我国小麦生产继续获得丰收,同时国家支农政策力度加大,国家实施最低价小麦收购政策,受此政策因素影响,国内流通市场小麦数量骤减,现货市场价格政策出现阶段性上扬。但是进入2006年11月份以后,随着最低收购价小麦定期抛售,国内小麦市场供需紧张局面得到缓解,其价格受此影响涨势得到遏制,并展开了长达4个月左右的宽幅振荡整理行情。

    第二阶段:小麦市场进入消费淡季,国储粮轮换出库力度加大以及最低收购价小麦大量抛售令其价格大幅下滑(2007年3月至年4月中旬)

    春节过后的3—4月份历年来均是我国小麦市场的消费淡季,加上最低收购价小麦大量抛售和国储小麦定期轮库,今年3—4月份小麦价格展开了长达两个月的下跌行情。

    第三阶段:是否继续托市收购的争论中止跌(2007年4月下旬至7月上旬)

    进入今年4月份以后,由于国内小麦产区天气较好,国内小麦整体长势喜人,丰收在望。连续的丰收使得国内小麦市场供需紧张局面初步得到缓解,但是农民丰收是否能够增收的争论在市场上此起彼伏,而焦点集中在政府是否继续实行最低价小麦收购政策,鉴于我国政府构建“和谐社会、保护农民利益”的基调,强麦期市盘面上虽然多空争夺较为激烈,但观望的气氛也逐渐开始蔓延,期现货小麦价格的下跌得到遏制并展开了振荡走势。

    第四阶段:大幅拉升(2007年7月中旬至9月下旬)

    由于今年新麦上市后,我国政府决定继续执行小麦最低价收购政策,这令其价格开始走强。今年7—9月份我国小麦主产区粮食部门按照政府的计划安排,收购了大量的最低收购价小麦,这使得新麦上市的冲击逐步减弱,同时国际市场农产品及工业品价格的大幅上涨也支撑了国内小麦价格。

    第五阶段:在政策性压力下触顶回落并展开了高位振荡走势(2007年9月底至今)

    从2006年开始的农产品价格大幅上扬,一直刺激着国内市场各方的神经,CPI数值连创新高,国家连续加息、增加存贷款准备金率等宏观措施不断出台,而农产品价格的大幅上扬成为CPI上扬的主要推动因素,为了缓解粮价上扬所带来的压力,国家实施了增加最低收购价小麦抛售数量、调低部分拍卖地区拍卖底价、增加进口小麦拍卖等一系列调控措施。在国内小麦市场供应大幅增加的情况下,小麦现货价格的上扬势头得到缓解展开了高位振荡整理行情。

    二、2008年影响国内小麦市场走势的因素分析

    第一、2007/2008年度全球小麦市场供需情况

    从小麦市场情况来看,美国农业部预测美国2007/2008年度小麦年终库存减少3200万蒲式耳,反映出国内需求及出口量的增加。预测美麦年终库存量为2.8亿蒲式耳,这是60年来最低水平。由于国外进口增加及主要竞争国供应量和出口量减少,预测美麦出口量增加2500万蒲式耳。预测小麦农场季节平均价格范围上下限各上调30美分,达到每蒲式耳6.20—6.60美元,反映出现货和期价大幅飚升的状况,此预测价格范围大大高于1995/1996年度的历史高点4.55美元。

    由于阿根廷、加拿大及欧盟27国产量预测下调,预测全球2007/2008年度小麦产量减少100万吨。全球2007/2008年度小麦进口预测量上调80万吨,其中孟加拉国和埃及进口量各上调20万吨。全球小麦出口预测量下调100万吨,缩小了因全球主要出口国产量下调造成供应紧张而形成的年度进出口量缺口。预测全球2007/2008年度小麦年终库存量增加30万吨,澳大利亚库存增加90万吨被美国库存减少相同数量所抵消。不过,因欧盟27国和前苏联12国库存小幅增加,全球小麦库存仍略上调。

    全球小麦市场期末库存消费比达到了近年的新低,未来的小麦生长年度内,如果再遭遇到自然灾害的话,全球小麦期价有望继续上扬。而从全球小麦库存消费与美麦期价对比图中我们可以看到,两者呈现明显的负相关性,在库存消费比达到低点的同时,美麦期价最高也突破了9美元/蒲式耳关口。较低的库存和不断增加的消费量仍将有力地支撑着国际麦价。

    第二、2007/2008年度我国小麦市场供需情况

    1、国内普通小麦市场供需情况

    从我国小麦产量,消费量和进出口量近年来的变化可以看出,我国普通小麦产量总体上围绕着1亿吨上下浮动,从2000/2001年度开始我国小麦出现了连续4年的减产,国内小麦价格逐步上扬,但从2004/2005年度开始,我国小麦已经连续出现了4年丰收,而2007/2008年度我国小麦有望迎来第5个丰收年。由于小麦连年增产,我国小麦市场供应量充足,这导致期末库存一直呈现回升趋势,我国也由小麦净进口国变为了净出口国。整体分析,我国普通小麦市场供需基本平衡,当前还略有节余。

    2、国内优质小麦市场供需情况

    从我国近年来优质小麦的种植、产量等变化情况来看,我国优质小麦产量和播种面积从2000/2001年度开始一直呈现稳步的上扬趋势。近3年来,我国优质小麦库存消费比处于下降趋势,但依然保持在安全线以上,我国优质小麦产量和消费量增长速度比较均衡。

    第三、国内外小麦市场联动性较差,国内小麦价格动向值得关注

    从国内外小麦价格的联动性来看,虽然长期走势趋于一致,但整体联动性并不强。由于2006/2007年度我国小麦进口量大幅下降,加上事实上我国已经成为小麦净出口国、进口小麦所占国内小麦供给总量和消费量的比例极小和进口小麦在国内的消费量处于下降阶段,因此,国际小麦价格的变动对国内小麦市场的影响微乎其微。

    国内外小麦价格虽然同处于明显的上涨周期内,但是走势的差异化也相当明显,2007/2008年度,国内外小麦价格走势关联性仍将在趋势上保持一致,但是在节奏上的紧密性却会相应削弱。整体来看,国际小麦市场价格变化将决定国内小麦市场价格走势的大方向,而国内小麦市场价格的高度则主要受内在因素的影响。

    第三、我国小麦生产情况分析

    1、单产提高

    近年来,由于国家政策扶持,种粮收益越来越好,2007年多数主产区小麦的播种面积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9个主产省小麦平均亩产371.7公斤,比上年亩均增加19.9公斤,增幅为5.7%,为历史最好水平。河北、河南、安徽、湖北4省单产增加,其中河北、河南、安徽亩产均达390公斤以上,均创3省历史新高;山东、江苏、四川、陕西、山西5省单产下降,其中四川、陕西、山西下降幅度超过了10%。

    2、成本普遍上升

    2007年主产区小麦每亩总成本为424.53元,比上年上升4.9%,每亩现金成本248.6元,比上年上升5.1%。2007年主产区小麦的种植成本除湖北省与上年基本持平外,其余省份的亩均成本均有不同程度上升。其中亩均物质与服务费用,9个省均呈上升态势,是造成现金成本上升的主要原因。究其原因,一是近年来化肥、农药等农资价格居高不下,而农民种粮积极性高,投入也在逐年增加。据调查,2007年小麦亩均化肥折纯用量23.45公斤,比上年增加5.6%,同时各地农民也注重科学施肥,施肥结构有了明显变化,过去使用碳氨、磷肥的一些用户,近年也逐步使用了肥效高且质优价高的复合肥,造成化肥等费用持续上涨。二是作为原材料的石油、天燃气价格上涨,直接导致农用柴油价格上升,带动机械作业费用增加。据2007年农资购买情况的调查,一季度农用柴油价格比上年同期上涨10.9%(部分地区柴油价格涨幅达27%)。三是各地小麦生产机械化程度提高,机械费用也相应增加。在一些小麦倒伏严重的地区,机收价格明显上涨,倒伏严重的地块收割费用高达90多元/亩。四是干旱天气促使农民增加排灌次数,使得排灌费用增加。五是暖冬气候引起部分麦田病菌、虫害多发,农药施用量有所增加,同时价位相对较高的高效、低毒、低残留合成农药及生物农药的施用也增加了农药支出。

    综上所述,由于小麦单产提高,价格上升,亩均总产值达549.8元,比上年增加27.34元,增幅5.2%。扣除成本,亩均净利润125.27元,比上年增长6.4%,亩均现金收益301.2元,增加15.33元,增幅5.4%。另外,由于2007年各级政府继续加大了种粮补贴力度、农机补贴范围,使农民种粮得到了更多实惠。从笔者了解的情况看,当前各小麦主产区已落实到户的粮食补贴金额平均每亩为21.27元,比上年增加36%。2007年农民种植一亩小麦现金收益和补贴收入合计322.47元,比上年增加20.96元。

    从农产品市场综合情况分析,农产品生产成本的普涨无形中对小麦价格的强势形成支撑,而由于国家的惠农政策使得种粮农民的积极性受到保护,农民的收益也同步处于增长趋势,随着国家惠农政策的不断深入,2008年农民的收益仍有望增加,小麦价格稳中有升将是这一变化的重要体现。

    第四、政策性取向决定小麦价格的走势

    1、小麦最低价收购情况简析

    从2006年开始,国内小麦市场最为引人注目的事情莫过于最低价小麦托市收购政策,这一政策促使“谷贱伤农”的市场格局暂告一段落。

    我国在小麦市场实行最低价收购政策是自2006年开始的,2007年在新麦上市后,为了保护农民利益,增强农民种粮积极性,国家在主产区继续实行了小麦最低价收购政策,具体是当年的6月1日至9月30日在主产区,由中储粮总公司及其所属企业在6个主产省按照白麦1440元/吨、红麦和混合麦1380元/吨的价格实行托市收购。这一政策实施以后,有效避免了新麦上市对市场价格的冲击,令小麦价格在一定的高位保持平稳运行,有利于我国小麦生产的稳定发展。

    2、小麦最低价收购政策

    我国的粮食收购政策经历了“保护价收购”和“托市收购”两个阶段,两个政策本质上没有区别,都是为了保护农民利益,维护国家粮食安全,但是从实施的结果来看也略有差异,“保护价收购”政策重在保护农民收益,而“托市收购”政策则是把较低的小麦价格托起来,托到一定的合理水平,从而保护农民收益。2007年我国小麦连续第4年取得丰收,丰收与国家的各项惠农政策分不开,但是增产之后的价格运行则在很大程度上依靠“托市收购”政策的实施。从2006年开始的“托市收购”政策体现了双重作用,新粮上市,短期供给增大,政府托市收购,减缓粮价下跌的压力,并形成调控粮价的资源,如果粮价上涨,政府通过抛售最低价收购的粮食,可以平抑粮价的上涨,既保护了农民收益,又可以自由的调控国内粮食价格,使得政府的农业宏观调控政策得以充分体现。

    笔者认为,2008年托市收购政策在小麦市场有望继续实行,其对小麦现货市场的积极影响将继续被保持,因此,我们在分析其运行趋势时应关注政策的变动。

    第五、强麦的季节性运行规律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期价走势

    在国内现货普通小麦和优质小麦的长期价格走势图来看,时间上每年的1-3月份小麦价格稳步攀升,一般在3月下旬出现自然年内的第一个高点。4-6月份市场价格逐渐走低,直到冬小麦收割后出现年内第一个低点。7月份后市场价格再次出现上涨走势,并形成年内的第二个高点。11月份市场价格再次出现回落。

    分析上述现象,我们认为如果按照经济学原理,国内小麦价格的这种季节性波动是不正常的,我们都知道我国冬小麦每年9—10月份播种,次年5—6月份开始收获,按照正常的经济学关系,当年6—7月份供应量大幅增加的前提下,市场价格应该呈现下跌趋势,最后随着消费的增加价格开始逐渐上涨。

    国内小麦市场呈现这种特殊的季节性价格波动主要是受制于我国国情,在现阶段我国小麦商品化程度不高的背景下,农业政策的取向和国家集中轮库政策导致了目前价格波动的特点,之所以在每年7—9月份3个月价格基本呈现上涨走势,主要是由于国有粮食系统展开大规模收购,同时在相关政策的作用下市场价格随收购量的逐渐加大而趋于上涨,当收购工作结束后,市场价格因为没有了收购价格支撑而逐渐向下回落。2006年、2007年小麦购销市场又出现了新情况,在以前国家收购的基础上,国家实行了最低价收购小麦政策,即我们俗称的托市收购,连续两年的大量收购使得流通市场上的小麦流通量较以往大幅减少。同时收购结束后,国家又由中储粮一家进行拍卖,所以拍卖底价的高低和数量的多少又直接影响着现货购销领域内小麦的市场价格。进入来年的第一季度价格出现短暂上涨主要是由于现货市场消费支撑,面粉加工企业大量采购所致,进入3月份以后中储粮的拍卖和正常的国库轮换又无形中对现货市场的小麦价格进行打压,使得小麦现货价格走低。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可以发现,我国小麦价格基本遵循农产品季节性波动的一般规律,同时由于受国内农业政策和轮出、托市收购政策的影响而具有其特殊性,所以2008年在天气和资金面不出现大的变动的情况下,国内小麦现货价格仍将在一定程度上受自身内在的季节性规律影响。

    三、2008年小麦价格走势展望

    2007年第四季度由于国内外农产品期价普遍处于涨势,同时玉米价格大幅拉高给麦价以强有力的支撑,大部分时间内保持强势,但随着国家宏观调控政策越来越严厉,加上元旦来临后制粉企业的采购高峰结束,以及强麦仓单的大量增加,2007年第四季度末期国内小麦期现货价格呈现出了冲高回落格局,估计进入2008年以后,小麦价格整体仍将进一步走弱,其走势可能出现以下几个阶段。

    第一阶段:热点纷乱,市场炒作热情较高

    在不考虑其他因素影响的情况下,通常每年1-3月份小麦价格处于上升期。这一期间冬小麦正处于生长期,市场主要消耗前期的库存小麦,小麦市场供应一般是全年较少的时期,且市场对正处于生长期的小麦产区天气和出现灾害的炒作经常会使价格波动加剧,这一阶段小麦价格会相对较高。另外,由于当前玉米价格的高企令小麦的替代作用较为明显,估计2008年第一季度生猪存栏率的再度提高将会从饲料小麦消费方面对小麦价格的走强起到积极的支撑作用。

    第二阶段:粮食企业腾库备购,小麦市场供应量趋于增加,小麦价格将向下寻求支撑

    4月到6月份小麦价格会走低。进入4月份以后,粮食企业开始为新小麦收储作准备,这时一般会抛售陈小麦,腾出库容准备新小麦收购,这一时间小麦价格一般情况下会走低,随后在新小麦收购期,小麦价格将跌至年内低点。

    第三阶段:收购和消费旺季来临,小麦价格将触底反弹

    6月至10月份,国家开始收购,小麦季节性供应压力基本被市场消化,随着中秋节、国庆节临近,市场消费将有所增加,且至春节前一个月消费将达到年内高峰,小麦价格将达到年内较高价位。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