跨行政区划改革
14日,国家发改委正式下发《关于批准武汉城市圈和长株潭城市群为全国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的通知,提出希望两大试验区在全国范围内率先走出一条有别于传统模式的工业化、城市化发展新路。
湖北省代省长李鸿忠在昨日的新闻发布会上表示,湖北将尽快制定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区的实施方案,努力在七个方面实现率先突破。
其中包括探索建立统筹区域产业发展的体制机制,实现区域经济一体化;探索建立基础设施共建共享和公共资源合理配置的体制机制,完善区域公共服务功能;完善城市圈土地资源管理的体制,探索节约和集约用地的新型城市化发展模式等内容。
武汉市政府副秘书长唐惠虎认为,与以往的改革试验区大都在同一个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不同,武汉城市圈“两型社会”综改试验将在9个平等的行政区划范围内进行。
据悉,长株潭城市群也是由三个独立的城市所构成。
对此,武汉大学区域经济专家伍新木在接受《第一财经日报》采访时表示,在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进程中,由于地方政府的本位主义思想,生产要素在跨行政区划流动时往往会受到阻隔。
他认为,如何建立起有效的区域经济合作模式,是新型城市化的探索方向之一。
“两型产业”是核心
近期落户湖北的两大项目,其规划思路可看作当地发展新型工业化的注脚之一。
近日,湖北省相关部门正式宣布:总投资约147亿元的中石化80万吨乙烯项目在武汉的建设用地获批,将于18日开工奠基。
而中粮集团则决定与湖北深化合作,筹资97亿元在鄂打造全国最大的生猪养殖加工基地。
中石化80万吨乙烯项目选址于武汉洪山区建设乡,是中部地区首个大型炼化一体化生产基地。
在此前的项目环保方案和环境影响报告书中,政企双方都表示要将此项目打造成环保与资源利用的新标杆。武汉则计划依托该项目兴建一座化工新城,努力实现废弃物的减量化、资源化和再利用。
中粮的生猪项目则不单纯是养殖加工这么简单。根据规划,该项目还将配套建设育种、疾控和食品研发三个中心,带动中国生猪产业赶超世界先进水平。为确保项目成功实施,中粮集团还将组建专业性的金融服务机构来解决农户资金困难。
武汉市发改委主任龙正才在前不久的“中国改革论坛”中曾指出,武汉城市圈的新型工业化之路,立足于探索建立符合资源节约机制和环境友好型机制的“两型产业”。
具体内容包括: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科技创新体系和成果转化机制;统筹区域产业发展,促进产业集聚和产业链条延伸;大力扶持现代金融业等生产性服务业发展,努力实现其与先进制造业、高新技术产业的有机融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