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国际粮价呈周期性波动与国内粮价互为影响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9-27  
     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大约10年左右一个大的周期,目前粮价正处于95年以来的又一个周期的上涨阶段。近10年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粮价走势基本一致,特别是小麦、玉米的关联度逐步提高。而且,由于信息传播能力的增强,国际市场粮价变化对国内市场的影响也变得越来越快。10年间,世界粮食产量增加5.81%,消费量增加了11.7%,工业对粮食的需求有加快增长趋势。全球粮食供需关系和粮价问题,都值得关注。

    十年来国际粮价不断变化 走势大体可分为三个阶段

    10年来,国际粮食市场结构不断变化,粮食价格呈现较大涨跌,不同阶段价格具有很大差异。总体看,1996年以来,国际粮价走势大体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1996年~2000年,粮食价格处于高位下行阶段。1995年全球粮食生产达到低谷,国际市场粮价也迅速攀升至历史最高。其中,小麦在1995年4月达到每吨279美元(月度平均价格)的历史高位,玉米、大米分别在1996年5月、1996年1月达到190美元和330美元的历史高位。1996年,以小麦为主的粮食产量迅速恢复,当年粮食产量比上年增长11.3%,达到18.7亿吨,随后几年产量也保持稳中小幅提高趋势,国际粮价开始振荡走低,1999年底2000年初跌至接近20年的最低水平。其中,小麦、玉米、大米分别下降到每吨105美元、67美元、147美元,比1995/1996年度的历史高位下降了55%~65%。2001年~2004年,粮价处于低位盘整阶段。在此阶段,全球粮食产量基本稳定在18.6亿吨,需求量稳定在19亿吨,由于库存较为庞大(2001、2002年库存都达到5.2亿吨),除2002年三季度小麦价格从每吨120美元上涨到190美元外,其余时间粮价没有出现大的涨跌,小麦、玉米、大米分别在130~140美元、90~100美元和150~170美元之间波动。2005年~目前,粮价处于逐步回升阶段。2005年全球玉米、小麦产量分别下降2.4%和1.3%,粮食总产量减少1.4%,同时由于国际原油价格大幅攀升,玉米作为生产能源替代品的原料需求快速增加,带动粮食需求旺盛,粮食库存比2000/2001年度大幅减少27%,价格开始爬升。如今年4月份国际粮价平均比2005年初上涨30%左右(小麦、玉米、大米涨幅分别为24%、55%、8%),相当于1996年8月份水平,但仍未达到历史高位,其中小麦、玉米、大米价格分别比1995/1996年度的历史高位低28%、17%、12%左右。

    国际粮价波动具有周期性 目前正处于又一上涨阶段

    自上世纪70年代以来,国际粮价出现四次大涨大跌。第一次粮价高峰发生在1973/1974年度。由于在此之前美、欧、中、苏等粮食相继减产,原苏联带头向国际市场大量购买粮食,引起粮价暴涨。以小麦为例,从1973年初期的每吨60美元剧增到1974年第一季度的220美元。第二次粮价高峰出现在1980/1981年度。主要是由于当时谷物贸易量逐年递增,而当年主要粮食出口国减产,引起粮价上涨,尤以大米为最,涨至接近每吨300美元。第三次粮价高峰出现在1989/1990年度,小麦价格上涨到每吨175美元,随后被欧盟、美国的出口补贴政策迅速打压。第四次粮价高峰出现在1995/1996年度。俄罗斯、东欧地区粮食大幅减产,发展中国家粮食生产停滞,国际市场粮食需求出现增加趋势,刺激粮食价格纷纷上升到历史最高。

    纵观这四次粮价的起伏,大体上是7、8年发生一次,带有周期性质。2005年以来,国际粮食产量下降,但需求增长迅速,粮价快速攀升,以玉米价格上涨为最,总体判断,目前正处于1995年以来的又一个周期的上涨阶段。

    三品种价格走势基本趋同 部分品种金融属性在增强

    从10年来小麦、玉米、大米价格走势可以看出,三个粮食品种之间价格变化关系密切,总体走势基本一致。以一年为周期,通过计算近10年来粮食的月度波动指数看出,小麦、玉米、大米三个粮食品种价格变化表现出一定的季节性,一般在集中上市期跌至一年内的低位,上市淡季或进出口贸易旺盛时期价格上涨至最高,即:小麦、玉米、大米分别在7月、10月、8月出现年度的低点,12月、2月、11月出现年度高位。

    近年来,在国际能源、有色金属价格持续攀高的情况下,一部分投机资金分流到价位较低、供需关系偏紧的小麦、玉米等粮食期货市场上,粮食逐渐成为国际投机资金炒作的热点,引发国际粮食价格大幅波动。特别是随着玉米用于燃料乙醇生产的数量增加,其价格走势受能源等外部市场影响逐步增强,一些投机基金“看好石油买玉米”,2006年以来,基金在玉米期货市场中的净多头寸连续创出新高,玉米等粮食市场的定价权部分转移到金融机构手中。

    粮食价格大走势基本一致 不同粮价相关性强弱不一

    1994年和1995年,我国出现了较为严重的粮食短缺和通货膨胀现象,期间国内粮价水平出现较大幅度上涨。1996年以来国内粮价走势基本也可以分为三个阶段:1996年~2000年,受国内粮食生产全面丰收导致粮价持续走低;2001年~2003年,国内产需关系平稳,粮价在低位盘整;2004年以来,粮价快速回升并处高位波动阶段。目前,小麦、玉米、稻谷都接近1995或1996年的最高价。可以看出,10年来国内粮价总体走势与国际走势基本上是一致的。

    但从过去10年情况看,两个市场具体品种联系程度不一,稻米价格联系最为紧密,其次是玉米,小麦价格相互关系较为微弱。

    从动态情况看,随着我国小麦、玉米等粮食期货迅速发展,近两年国内与国际市场粮价之间的联系逐步加强。2006年以来,国内小麦与国际小麦价格的相关系数提高到0.40,玉米提高到0.65,稻米也略有提高,接近0.90。

    国内外粮价走势互为影响 国际粮价对国内影响迅速

    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发展,国际粮价与国内粮价之间产生相互影响。一方面,国际粮食市场由不同国家的市场构成,我国粮食产量、消费量占世界产量、消费量的21%,我国粮食市场的产需结构及价格变化必然会对国际粮食价格产生影响;另一方面,国际粮食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的国家其产需结构、价格变化又影响我国粮价走势。

    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影响渠道,一是粮食进出口贸易。从小麦情况看,1996年~2006年间我国小麦进出口数量变化很大,平均进口小麦236万吨,出口50万吨,占全球贸易的比重仅分别为2.1%和0.45%,因而我国小麦价格与国际小麦相关性较弱,受国际小麦价格的影响也较小。相比之下,我国玉米、大米进出口数量相对稳定,且在全球贸易中占有重要地位。1996年~2006年平均出口玉米为676万吨,占全球贸易比重达到8.8%;稻米(稻谷和大米)出口181万吨,占全球贸易比重的7%,同时,我国每年还保持一定数量的稻米进口,如2006年进口73万吨,占全球贸易量的2.5%左右。二是市场信息。最近几年的情况表明,国内粮价受国际粮食相关信息的影响越来越明显。目前,国际粮食供求预测报告、出口进度情况、作物生长报告、气候变化等信息已经成为国内粮食市场各方关注的热点。而且,国际市场粮价变动通过信息传播方式对国内粮价的影响,已经在逐步减弱进出口贸易传播方式影响而成为主要影响方式。

    随着市场信息的高效传播,国际粮价对我国粮价的影响也越来越迅速。2003年10月10日,美国农业部发布报告预测全球大豆减产,芝加哥期货市场大豆价格迅速上涨;10月下旬,国内食用油就出现了大幅度上涨。2006年9月、10月份,国际市场小麦、玉米价格出现较大幅度上涨;11月份,国内小麦价格在大幅度增产情况下,也出现了大幅度上涨。今年1月12日,美国农业部发布报告,将美国2006/2007年玉米库存由上年12月份预估的2376万吨大幅调减19.6%到1910万吨,引发当日芝加哥期货市场玉米价格涨停,在其影响下,次日我国玉米期货价格也大幅上涨并创出合约上市以来的新高,并很快影响到国内现货市场的价格变动。

    比较看国际粮价低于国内 主要出口国具有价格优势

    从10年来国际粮食与我国粮食价格的比较看,国内玉米、大米价格较大幅度高于国际市场,大部分时间我国小麦价格亦高于国际市场。经过计算,除1996年国内玉米比国际市场低约15%外,1997年至今国内玉米价格普遍大幅高于国际,最高时1999年达到57%,1996年至今国内玉米价格平均比国际市场高22%;除1998年外,我国大米价格一直大幅高于国际市场,最高时2001年比国际市场高73.8%,前10年平均国内大米价格比国际市场高36%。

    从小麦情况看,1996年以来的11年中有7年国外小麦价格低于国内。由于2006年国际小麦价格涨幅大于国内,我国小麦价格比国际市场便宜8.7%左右。美国、澳大利亚等主要粮食出口国在粮食生产上具有比较优势,同时还采取了诸多保护和扶持措施,从而逐步确立了其在国际粮食市场中的价格优势,并占据全球粮食市场的主导地位。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