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2007年美国玉米产量规模以及南美大豆播种规模,美国种植户可能需要在2008年提高玉米和大豆播种面积。如果冬小麦播种面积大幅提高,那么玉米或者大豆种植面积规模增幅将受到挑战。
9月7日,2007年9月小麦合约报收8.40美元,比1996年创下的前期高点高出近1美元。小麦价格持续飙升的原因在于全球小麦连续第二年减产,美国小麦的出口需求极其强劲,以及全球小麦库存下滑。美国农业部将于9月12日发布最新的全球小麦产量预测数据。8月份时政府曾预计2007/08年度全球小麦产量为6.104亿吨,比上个年度增长740万吨,但是比2004/05年度创纪录的水平低了1820万吨。产量数据要比全球消费数据低1010万吨,这将导致全球小麦库存在过去七年中出现第六次下降。
美国小麦出口需求一直非常强劲,因为市场担心欧洲和澳大利亚小麦产量可能低于早先预期。美国农业部曾预计2007/08年度美国小麦出口量为10.75亿蒲式耳,这是四年来的最高水平,比2006/07年度增长1.65亿蒲式耳,即18%。2007/08年度前14周,美国小麦出口检验总量为3.384亿蒲式耳,比上年同期高出52%。截止到8月30日,美国小麦出口销售总量为3.32亿蒲式耳,这是上年同期的2.8倍。出口销售年比增幅最大的产品是硬红冬小麦,是上年同期的2.9倍,软红冬小麦出口销售量是上年同期的2.6倍。意大利、伊拉克、菲律宾和埃及的采购占到了大部分的增幅。
小麦价格高企反映出市场需要放慢消费步伐,提高2007/08年度小麦播种面积。市场普遍预期美国冬小麦种植户将会在今年秋季提高小麦播种面积。但是播种决定将受到小麦期货价格以及大部分地区基差走软的影响。9月7日,CBOT2008年7月合约价格比2007年9月合约价格低了2.465美元,在KCBT,2008年7月合约比2007年9月合约低2.1475美元。9月7日,伊利诺斯州南部收割期间交货的小麦现货基差在5.00到5.36美元蒲式耳,这些价格比2008年7月合约低了0.575美元到0.935美元,说明基差持续走软。虽然5.00美元对于小麦来说已经算是历史高点,但是收割基差要比目前现货价格低2.30美元。
冬小麦播种决定也将受到竞争性农作物价格的影响,尤其是玉米和大豆。如果2007年美国玉米产量接近133亿蒲式耳,远远高于美国农业部八月份预测的水平,2007/08年度美国玉米期末库存可能接近17亿蒲式耳。如果2007/08年度用量再增长10亿蒲式耳,那么2008年产量就需要再达到130亿蒲式耳。玉米市场可能必须鼓励种植户维持2007年的播种规模。本年度美国大豆库存将大幅下滑,即使美国农业部预计出口将减少8000万蒲式耳。本年度美国大豆用量预计比2007年的产量高出3.6亿蒲式耳,这将由2006年庞大的库存来填补。本年度大豆期末库存不能允许2008/09年度用量超过产量水平,这说明美国大豆需求必须下降,或者产量必须增长,或者两种情况都需出现。出口前景受到南美2008年产量规模的影响。美国农业部目前预计2008年南美大豆播种面积仅增长3.3%。如果增幅不大,那么大豆价格必须高到足以放慢消费的水平,或者提高美国大豆播种面积的水平。
如果美国冬小麦播种面积大幅增长,如果明年美国需要提高一些大豆播种面积,如果美国玉米播种面积必须维持在2007年的水平,那么玉米和大豆价格将继续受到有力支持。这两种农作物的价格必须在正确的时间处于正确的关系,可能高到足以促使农户将其它农作物耕地转播上玉米和大豆的水平。2007年棉花和春小麦(不包括杜伦麦)播种面积减少了近600万英亩。另外,所有农作物播种面积增长了370万英亩(包括草料)。2008年这样的调整形势还会出现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