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内市场,尽管独立于国际市场,但在基本面上同样有支撑价格走强的因素。国家最低价收购小麦进入尾声。小麦期价的上涨是正确反映基本面的变化,并形成良好的期现联动。
那么是否国内小麦将紧密跟随美国小麦,惟其马首是瞻呢?我们认为理由非常不充分。
首先,中国小麦处于一个相对独立和封闭的市场中,麦价波动基本只受到自身供需关系的影响,与美麦的相关性处于极弱。2007/2008年度,国内小麦产量10500万吨,消费10050万吨,出口250万吨,处于供需基本平衡状态。这和紧张的国际供需环境完全不同。
其次,不要忽视政策调控的力量。2006年8—11月间,强麦也曾出现一波幅度为350元/吨的上涨,但国储在高位果断出手,启动最低收购价小麦拍卖,成功地抑制了价格上行,同时保证了市场供应。2007年,国家通过最低价收购,再次将大量粮源掌握在手中,一旦价格上涨过快,国家必将加大储备粮投放力度。这个是多头资金始终绕不过的坎。
我们认为,投资者应该清醒认识本次国内小麦期价上涨的内在因素,而不可过多类比于美国小麦。由于国内基本面的独立性,行情的运行幅度和节奏也会较外盘复杂。
但由于资金流入异常充沛,将使盘面呈现出资金市极速波动,速战速决的特性。我们认为可关注仓位变化与期价波动的关系,只有减仓下跌时,空头方可介入。单纯依赖技术位沽空要格外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