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我国CPI数据过快上涨的国际根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9-07  
     全球物价上涨源头之一在美国,主要在于美国调整了它的燃料乙醇政策,大幅度减少了世界市场的粮食供给,产生了“价格效应”和“替代效应”,造成食品价格上涨和经济波动。

    近期国内物价上涨,尤其是农产品价格上涨幅度较大,引起各界关注和担心,学界也有不同看法。有人认为是我国外汇储备短期内增加过多引起流动性过大,有人认为是经济过热引起的,还有人认为是我国产能过剩引起的,看法各不相同。我们认为,由于经济全球化,全球物价上涨源头之一在美国,主要在于美国调整了它的燃料乙醇政策,大幅度减少了世界市场的粮食供给,产生了“价格效应”和“替代效应”,造成食品价格上涨和经济波动。鉴于燃料乙醇对于解决环保问题有较大意义,未来美国环保政策趋于更加严格,美国燃料乙醇产量加大对世界经济影响将加剧,短期内粮食价格问题将更加突出,从而可能影响到我国的经济稳定。对此,我们应当积极应对。

    一、美国燃料乙醇政策与世界粮食消费结构和价格体系变化的长期性第一次石油危机以来,寻找替代性能源成为各国政策和投资重点,其中燃料乙醇的开发带动了相关产业发展。燃料乙醇生产减少了美国的石油依赖,改善了环境,并提高了农业收入,减轻了政府的农场补贴负担,这成为当前美国公共政策的重点。特殊的生物特性,使玉米成为燃料乙醇的最佳原料。20世纪90年代以来,美国立法禁止汽油添加MBTE,造成对乙醇汽油的依赖陡然加大,玉米市场就此升温,特别是2006年以来,美国燃料乙醇产业投资扩张,国会加大了对燃料乙醇生产的补贴以刺激生产。

    美国玉米生产占世界产量的40%以上,可贸易量占世界市场的70%左右。燃料乙醇生产导致美国玉米消费结构相应发生深刻变化,其中2001/2002年、2003/2004年和2005/2006年由占年产量的6.2%增加到1..2%和14.7%;同期玉米出口下降了2.4个百分点,总量减少约25.40亿公斤。而2006/2007年,美国至少有20%的玉米用于生产燃料乙醇。目前美国燃料乙醇投资迅猛,在现有产量211.68亿升基础上,在建产量多达230.58亿升,玉米需求达到762亿公斤,2008年可望达到1016亿公斤。

    燃料乙醇生产带来美国和国际玉米价格飞涨,2007年3月交货的芝加哥期货交易所玉米期货,2007年1月价格比2006年9月价格高66%。同期食品价格也大幅上涨,一年来作者在美国衣阿华州感受到,面包、牛奶零售价格上涨在30%以上。2007年5月衣阿华州立大学发布数据显示,2006年美国消费者平均食品开支增加了47美元,相当于食品消费额的1.3%。美国商务部数字显示,2007年以来美国国内食品价格上涨..7%。美国农业部预测,2007年美国鸡肉批发价将同比平均上涨10%,鸡蛋涨价21%,牛奶涨价14%。2007年6月份国际市场大米、小麦、玉米和大豆价格分别同比上升5.1%、53.2%、72.0%、39.9%。

    二、美国国内价格变化的国际传导机制美国作为世界农产品市场的主要供给者,也是主要价格制定者,对世界农产品价格影响最大,芝加哥粮食期货价格具有指标意义。美国玉米消费结构的变化导致出口大幅度减少,严重影响世界粮食市场。静态看,主要是出口粮食供给减少的“价格效应”和不同种植品种调整的“替代效应”。动态看,美国粮食经济对世界经济体系的影响明显。

    第一,“价格效应”来自世界市场玉米总供给减少,导致玉米价格大幅提升。所谓“价格效应”指市场供给和需求变化导致商品价格涨跌变化的现象。美国燃料乙醇政策无可逆转是导致玉米出口连年减少的主要原因。新世纪以来,美国玉米出口年均下降均超过1个百分点,而2006/2007年可供出口量将在前一年17.7%基础上继续下降,出口减少对全球玉米行情产生重大影响,并波及其他食品。中国作为玉米主要生产国,由于国内需求刚性,玉米消费结构中,饲料占75%左右,工业用占12%左右,种子消费约占1.23%左右,粮食和食品消费占8%左右,剩余为储备和出口,不可能有大的增加。而玉米年产量递增约2.7%,单产与美国的600公斤差距很大。所以,中国未来在国际玉米市场上将长期处于价格承受者的地位,而美国将长期维持价格制定者的角色,所以,美国玉米出口减少的直接后果之一是世界市场玉米价格维持高位,并对所有相关行业供求产生重大影响。2007年3月,美国农业部调查显示,尽管本年度玉米种植面积增加15%左右,是1944年以来最高值,但这一消息并没有使玉米价格回落,原因是燃料乙醇对玉米的需求刚性增加。

    第二,“替代效应”来自粮食种植结构变化,玉米种植替代其他作物。经济学认为,由于某种商品价格变动而引起不同商品相对价格变动,导致消费者的商品需求量改变,称为价格变动的“替代效应”。美国商业性农业种植制度对于土地和技术投入要求很高,而玉米和大豆的隔年轮作对于恢复地力不可缺少。但是在玉米价格上升、玉米对大豆比较收益大幅度提高的情况下,美国中西部主要农业地区的种植方式发生了变化,主要表现在玉米种植面积不断增加,原来CRP计划下休耕土地也改种玉米,大豆种植面积减少,造成世界大豆市场供给减少,价格抬升。水稻、棉花、小麦等其他农产品种植面积也受到挤压。2007年美国大豆出口预计2780万吨,低于预期6%,2008年8月大豆库存可能会降至三年来最低水平。而2007年7月14日,芝加哥11月大豆期货合约涨到了9.32美元/蒲式耳,为三年来高点。我国作为美国大豆最大进口国,大豆价格上涨后,进口成本增加,导致大豆油等基本食品价格大幅度上涨,2007年1-6月,广东口岸大豆进口平均价格同比上升25.1%。同时由于国内外比较收益变化,世界市场对我国大豆需求同样导致国内大豆价格上涨,全面影响到食品行业发展和民生。另外,以大豆为原料的生物柴油开发同样影响世界粮食市场,尽管2006年美国仅生产生物柴油3.78亿升,但是三年中生物柴油产量增长达4倍之多,由于当前生物柴油生产成本较高,大豆大规模用于生物柴油的可能性尚不大,否则将对世界粮食市场产生更大影响。

    此外,短期内,美国燃料乙醇政策造成国际粮食生产比较收益变化,深刻影响世界经济。在WTO贸易体制下,我国粮食市场已经与国际市场紧密相依,国际市场的任何变化都影响到国内市场,美国粮食种植结构和出口结构的变化对我国农业的影响,通过国际价格体系传导,导致农户种植行为变化,进而影响我国国内粮食市场,并对农业经济稳定产生重大影响。2006年,仅黑龙江省大豆种植面积就减少了1/4,主要原因是由于玉米和大豆比较收益的变化。而长期看,美国燃料乙醇政策对其他能源替代品,如天然气、煤炭等需求影响巨大。另一方面,随着燃料乙醇政策的实施和投资增加,潜在影响还会逐步释放,对玉米供求和燃料乙醇生产成本产生新的影响。

    三、财政外汇双宽松大好局面与我国近期政策调整

    从世界范围看,在经济全球化形势下,我国经济增长基本是健康的,良好的财政形势和充足的外汇储备,为我们的政策调整提供了坚实基础。但是,我们面临着进一步发展农业、改善环保和应对石油依存度上升过大等问题,而近期由于主要是国外因素造成的消费品价格短期上涨过快,需要我们积极正视,出发点是做好国内的经济政策调整。

    第一,产业政策方面。农业政策改革应充分利用当前财政状况较好的有利形势,把农业生产当作公共产品看待,由中央提供,加大农业支持力度,在农村社会保障体制建设、公共卫生体制建设、基础教育方面加大投入,强化粮食生产直接补贴力度。用活用好当前充足的外汇储备,全面试验和建设农作物保险制度,初期可通过国家组建政策性农作物保险公司的做法,鼓励各地根据地区实际组建各种农作物保险公司,由国家农作物保险公司给予再保险以分散风险。继续实行退耕还林政策,使其法制化。进一步支持农村金融发展。

    第二,能源和环保政策方面。能源短缺将是我国面临的长期挑战,寻找替代能源对于中国经济长期增长非常重要。世界性的潮流是开发生物质能源。我国应加大生物能源研发投入,鼓励生产生物质燃料乙醇,同时支持实验性生产和使用生物柴油,促进能源经济多元化,保证能源安全。我国开始燃料乙醇试点以来,燃料乙醇年产量约一百多万吨,试点意义较大。燃料乙醇政策在第一产业和第二产业之间建立了通道,长期方向是正确的,应当坚持。燃料乙醇的推广对农民增收起到较好作用,并有利于环保,值得提倡,但是对于石油安全问题的影响有待观察。燃料乙醇生产仅占国内玉米需求结构的3%左右,如果非世界性因素,对粮食市场影响极其有限。

    第三,粮食生产和贸易政策方面。加大粮食生产的财政支持,应当通过立法形式保障种粮农户利益,对大型国有农场的粮食生产加大支持;贸易方面应当坚持一个基本原则,即在国内粮食生产满足自身需求的基础上进行出口贸易,做到这一点,要求相关部门强化对当前玉米等粮食的出口配额管理,首先满足国内生产和生活需要,不能因为世界市场价格高而增发配额,对于一些非重要的国际市场宁可暂时丢失,以防短期收益令我们付出高昂的长期代价。同时保证必须的粮食储备,维护国家经济安全。

    第四,做好国内经济与世界经济的跟踪研究和全面预测,及时调整政策予以应对。近期国内消费价格上涨原因主要在国外。美国消费品进口对中国的依赖具有长期性和不可替代性,中国外汇增加存在理论上的长期趋势,相关政策调整应当有序。而外汇储备增加对于中国经济增长长期无害,关键问题在于如何用好这些外汇和建立何种储备结构。建立外汇投资公司,同时多渠道运用外汇,强化国家安全,加快建设良好的国际环境,是我国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挑战的有力措施之一。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