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沙龙回顾:粮价上涨原因解析及展望

  作者: 来源: 日期:2007-07-27  
     2007年7月25日(周三)16:00-17:00,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王晓辉处长坐客和讯期货视频沙龙,访谈主题:粮价上涨原因解析及展望。

     背景介绍:粮食价格上涨是受国际市场粮食涨价和粮食需求增加等多方面的因素共同影响,国际市场粮食价格自去年下半年起持续上涨,并延续到目前。国际市场粮价变动直接传导并推动了国内粮价的上涨。投资者需如何分析国内国际农产品供需状况,我们请专家给出答案。

    访谈嘉宾:

    王晓辉:现任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处长,中国农科院农业经济学硕士。长期从事国内国际农产品供需状况研究,多次出席国内、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并发表演讲。2000年以来参加《中国粮食中长期动态平衡系统研究》、《中国玉米市场价格波动监测预警体系研究》、《中国大豆产业中长期发展状况研究》、《中国玉米深加工工业发展现状展望与中长期供给能力分析》等多项课题研究工作并获奖。

    主持人:各位和讯网友大家下午好!很感谢大家继续关注我们和讯期货沙龙。本期我们荣幸的请到了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市场监测处王晓辉处长,为大家解析粮价上涨原因及展望下半年粮食期货的走势。

    非常感谢您对和讯的支持,想问您第一个问题,是近期粮价的上涨问题。粮价上涨可能是从06年第二季度开始的,到第四季度出现了加速上涨的态势。统计的数据显示,06年比05年上涨了2.7个百分点。您认为是什么因素造成了粮价如此飞速上涨呢?

    王晓辉:非常感谢和讯网给我提供这样一个机会,通过网络媒体和粮油界的朋友共同探讨国内粮油商品的供求形势和价格走势。

    就主持人刚才提的问题,从我研究的角度来看,大概有几个原因:

    第一个从宏观经济层面,中国的经济在过去几年中一直是处在高速增长状态。过去四年的GDP水平都是超过了10%,而且去年连续两次修订中国的GDP增长率,每次都是调高原有的GDP预算水平。今年上半年情况来看,GDP继续处在高速增长的状态。包括央行、亚行、世行的很多研究机构,都对中国经济增长率的预期都是做了向上调整的预期。

     从经济发达国家走过的道路来看,GDP的增长必然带动巨大的需求,造成需求拉动的价格上涨。这是从宏观经济层面找到这样一个原因,解释目前包括粮油价格在内的所有商品价格的上涨。  

    第二,从国内来看,国内的需求在后期应该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增长。从粮油商品本身来讲,各个品种有自己不同的供需背景,与国际市场的联动关系也有一些差别。我们说,像玉米这个品种从去年四季度新粮上市后,价格出现了反季节的上涨。这种上涨一直持续到今年的春节前。

    春节后进入一波小幅的回落,五月份小幅度上涨。七月份开始期货价格稳中回落态势。小麦的价格后期比较低,政府出台了最低收购限价之后开始上涨。目前从现货来看是比较平稳的。稻谷这一品种,虽然不属于我们的期货品种,但是它是国家最大的一个口粮品种。它的品种特性比较的复杂,早中晚稻谷在各地都有种植,消费地域性比较强,价格变动有品种本身的特色。大豆是国际关联度比较高的品种,它的价格波动和美国、南美的一些生产消费都有关系。

    这些品种各自供需关系不一样,造成了价格走势的不同。从根本来说,还是供给和需求这一基本因素决定了价格的变动。拿玉米来说,去年上市的时候是在九月份华北地区玉米上市,十一月份是东北地区的玉米上市。上市之初大家对玉米的需求给予了非常高的估计。在这种预期下,包括用粮企业、贸易商等等,所有的供给和需求方一致看好后市的情况下,进行抢购,造成了玉米的价格上涨。所以我们把它定义为反季节的上涨。

    小麦这一品种,前低后高也是因为供需完成的原因。小麦的产量从过去几年来看,今年已经是连续第四年实现了小麦产量的提高。小麦的价格更多是由于小麦本身供需关系决定的。从目前来看,国内的小麦价格受制于供需关系同时受制于政府的政策。现在每周在全国小麦主产区都在进行拍卖,它的底价是一定的,做出最终的销售价格,小麦市场供需是基本平稳的。现在看到一个特点,目前在国际市场上小麦的价格很高,但是国内小麦价格一直很平稳。这是因为国内本身的供需关系决定的。

    相对于我们的豆粕需求来说,它是主要作为饲料养殖的主要原料,它的需求也不会出现大家所期望的,在月度之间的这种剧烈的变动。需求是渐进的过程。因此,我对于大豆的市场后期看法并不是特别的乐观。大豆更多受制于美盘。大豆美国的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一直在冲高,前期大家都期望能够达到十美元甚至更高的水平,从目前来看这个价格在短期内不太容易达到这一水平。特别是最近几天,价格在回落。从我个人来看,我认为美国在后期更多会进入一个天气市,每年也都是在这个时间进入天气市。从每年的炒作习惯来说,一般是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前是一个炒作的时间段,8月10日前后是炒作第二个时间段。从现在的天气情况来看,包括中国和美国,大豆和玉米产区的情况都是相对良好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天气市的情况不会像往年那么的剧烈。

    从大豆的需求来看,中国是最大的进口国。如果后期天气市不展开的话,产量基本没有太多的悬念。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美国和国内的大豆,以及相关产品的走势更多取决于需求情况。国内来看取决于国内的饲料养殖业、以及国内对食用油的需求状况。

    从七月份来说,原计划定于七月份从国外装船的大豆,因为国内需求不足有一些延迟了。这种现象说明了,未来我们采购进口大豆的速度会低于预期,这对国际的价格会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推动价格上涨这种力量一定会削弱。

    这些各自的品种各自供需关系不一样,造成了价格走势的不同。从根本来说,还是供给和需求这一基本因素决定了价格的变动。

    主持人:最近很多投资者问,粮价上涨带动了很多食品价格的上涨,尤其是猪肉。猪肉价格上涨是从今年五月份第三周开始,较去年同期上涨了43.1%,也是涨了1.5倍。您认为此次粮价上涨,是真正带动猪肉上涨的原因吗?

    王晓辉:关于猪肉这一话题最近我看到很多研究机构、媒体都在对这一话题展开比较细致的分析。此前,国家发改委、商务部等主管部门也对这个问题做了公开的答记者问。就我们的研究而言,我们认为不能够把猪肉价格上涨完全归结于玉米价格上涨,因为这只是价格上涨的一个影响因素。我们更多应该关注猪肉供应和生猪生产本身的问题。包括商务部的发言人也对这个问题进行了回答,就是说生猪本身的供应相比上年有所减少是价格上涨的重要因素。这里我想给大家做一个提示,我们在研究生猪生长周期时,应该从种猪开始,现在我发现很多的研究部门、分析人员分析时是习惯于从我们的仔猪到育肥猪做一个生长周期,但是实际上应该从种猪开始作为一个周期。由于去年出现了动物疫病,导致了一些主产区的种猪数量出现了下降,这样直接导致了我们的母猪数量下降,因为交配数量会减少,母猪数量减少以后影响到仔猪,再到育肥猪。这里面有一个不确定的因素,我们的种猪减少到恢复到正常水平,这个时间我们不太容易确定。因为种猪的价格相对于母猪、仔猪、育肥猪而言是价格相对较高的,有一些种猪我们可能还需要到国外进口,这个周期会更长一些。因此我想,研究猪肉的价格、研究猪的生育周期,会在很大程度上给我们一个关于猪肉价格变动的正确答案,而不仅仅是看玉米价格、豆粕价格等等饲料价格的变动,应该综合分析这个问题。  

    主持人:此次粮价上涨真的是因为供给紧张吗?有很多的说法说今年是丰产丰收的一年?

    王晓辉:从国际粮食市场经验以及国内粮食市场经验来看,粮食的生产周期性非常强。大家可以看一下各国现货价格、粮食价格变动周期图表,基本不存在一次粮食价格跨年度的上涨或者是下跌。一个年度之间会完成一个价格上涨和下跌的周期。

      今年价格上涨有很多的原因,供需关系是影响价格最长期、最根本的因素。更多是因为大家预期到价格会上涨,价格和供需关系是相互影响和相互作用的。大家都认识到价格要上涨的时候,一个小的利多就会被放大很大倍。

    应该说小麦的价格是相对平稳的,包括国际市场价格上涨时,国内小麦价格也是比较平稳的,并没有跟着美国、澳大利亚这些国家出现比较大幅度的上涨。

    大家看到最明显的就是玉米价格的上涨。影响玉米价格上涨我认为最主要的因素是心理预期,预期在玉米价格上涨中起到了更为重要的因素。这种预期就是从去年四季度开始,或者是我们时间再往外延长更久一点,04年开始的玉米深加工工业扩张造成的加工企业对玉米需求的快速扩张。这种情况下,玉米的需求量被放大了,同时,由于预期的存在使得这一需求量本身和大家理解的量之间又有一个放大量的倍数,是预期本身造成的玉米供需关系的紧张。所以我们说现在的粮食供应并不紧张。我本人一直认为,从去年新粮上市以后,作为玉米这一品种,加工企业、采购企业不需要大量的囤积玉米,因为玉米不存在缺的概念。去年就有这样奇怪的现象。大家都认为价格会上涨,都去收,收的过程中大家信心都十分的足。在价格一旦平稳后,大家都不敢收了,因为他们的信心受到了打击。这就是预期和价格的相互影响的作用。最近我们看到玉米的期货价格出现了很大程度的下跌,这里面有一个因素就是大家预期到后期玉米的供给不会紧张了,而是很宽松。这时候一种小的利空又被放大了,所以价格下跌很多。

    玉米如果要定义可以定义为相对偏紧的平衡,但是不存在缺的问题。

    去年秋粮上市时,我们就有一个观点,玉米的供需关系在整个06-07年度(2006年10月份到2007年9月份)这一时间段内,玉米的供需关系会有一个特征:前紧后松。在上市初期到中期是属于供需紧张,进入年度后期,供需关系变为宽松。价格在供需关系的变动中也有一个变化,价格是前涨后跌这样一个基本的特征。

    形成这个特征的原因,刚才我也做了一个介绍,就是大家对2006-2007年度整个玉米需求增量高度的预期。价格和供需关系这种扭曲作用我可以给大家举一个例子,大家就可以感受到扭曲作用对于价格以及供需关系的影响。

    国内在2006-2007年度,玉米整个需求量大概是在1.41亿吨左右。分摊到每个月,一年12个月,每个月平均需求大概是在1200万吨左右。中国现在有将近1500家的饲料企业,我们的饲料玉米年消费量是9600万吨,分摊到每个月大概在800万吨左右。我们深加工玉米需求量06-07年度是3650万吨,分摊到每个月大概在300万吨。这样我们来看一下市场,它的价格和供需关系的相互影响的扭曲以及它对价格的放大作用。

    由于去年大家都非常看好这个市场,所有的企业都在市场上收购玉米。作为深加工企业而言,因为他们本身规模非常大,基本都在50-100万吨,甚至是更高的数量级在确定他们的能力,这些企业就必须要在保证一个月的库存情况下正常开工。刚才我们讲到了,深加工企业每个月的平均需求量是300万吨。假设深加工企业预计价格上涨增加他们的采购量是很正常的行为,而且很多的企业也在这样做。

    假设深加工企业库存量从原来的两个月增加到三个月,市场上就要增加三百万吨玉米需求量。

    饲料加工企业需求相对比较少,但是在价格时也会增加库存。多的话是一到两个月,少是两三个星期,每个月饲料加工企业用800万吨,假设它的玉米需求量、库存水平因为价格上涨这种预期的作用,从原来的两个星期增加到四个星期的库存,它就要多采购400万吨。

    前面是三百万吨,这里是四百万吨,由于价格变动就会使市场的需求在原来正常的基础上增加500-700万吨。这里面我们还没有考虑到供给方,因为很多供给方也预期价格上涨,也立即抢购,他们抢购完了并不是立即卖,它要等到后面再卖。很多企业我们去年接触的时候,他们都说玉米要放到明年的七、八月份卖。因为这个时间从往年来看,正是玉米供需最紧张的时候,大家都预期在七、八月份卖玉米。这种情况下,原来六月份卖的,五月份卖的都推迟一个月。我们每个月1200万吨的供给量,加上这些卖粮的单位都准备把它的玉米往后推迟一个月卖的话,市场上就会减少1200万吨的供给量。需求量增加了500-700万吨,供给量减少了1200万吨,这样供给量就差出了2000万吨出来。这意味着什么概念呢?我们1.41亿吨,市场上的粮食要么少15%,要么多15%。这就是为什么前期玉米价格上涨的原因。

    现在价格下跌了,也是因为大家预期到后面价格会下跌,我们可以看到广东加工企业买得很少,山东地区现在也很少采购了。所以这就是价格预期发生了改变,对于供需关系所产生的影响,我们说是扭曲性的影响,而不是正常的影响。

    所以我们去年一直在讲存折效应。市场上的玉米并不存在供应紧张的问题,玉米很多,只要花钱就可以买到,没有问题。但是现在像一个存折一样,大家都把存折释放的时间放到了七、八月份,七八月份定期存的玉米都到期了,这个时候玉米的价格一定是回落的,价格的压力一定会显现出来。

    主持人:这位网友提问是关于生物燃料的概念。网友想知道,我们国家叫停了深加工燃料能源,这是否会影响到国内期货的市场?

    王晓辉::已经影响到了现货和期货两个市场。现在国内并不是叫停深加工。从国内深加工对玉米需求而言,据我们不完全统计,去年国家总的玉米深加工消费数量是在3550万吨。但是我们深加工的能力已经超过了7000万吨。大约有50%左右的能力是处在闲置状态。

    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国家叫停了一部分不规范的深加工企业,但是如果我们的能力全部开启起来,仍然可以起到拉动玉米价格的作用。但是为什么现在在国家出台这一政策后,玉米价格受到了很大的影响,是因为前期有很多加工项目是盲目上马的。过去我们一直在讲这样的观点,过去两年中深加工需求是刺激玉米价格上涨的非常重要的一个因素。很多人在预测未来价格的时候都把深加工作为非常重要的一个支撑性力量,他们都习惯于把深加工的能力作为它的实际消费量来测算。举个例子,比如在内蒙古、黑龙江、吉林有一些企业一期项目的设计能力100万吨、二期200万吨、三期达到了400万吨甚至更多。很多机构和研究人员习惯把这些能力加在一起来测算我们未来玉米实际消费数量,但是情况并不是这样。正常的测算需求准确的方法,应该是你用你下游的产品真实消费数量来向上推。举个例子,比如我们淀粉糖需求量是多少。现在很多国内深加工企业是以生产淀粉为主要产品的。正常的计算方式应该是以淀粉糖消费量的多少来核定一个大致的产量,你可以向上浮动10-20%。然后用这一浮动水平,再去乘以它的玉米需求量,最后测算出玉米实际需求量。而不是说企业设计多少能力,你就加上多少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去年到今年玉米价格出现下降很重要的一个原因。

    从深加工的情况来看,现在我们的能力是远远过剩的。即使是受到了管理,也不会对于我们深加工整个行业健康发展产生影响,而只是会把一些不规范的企业清理出市场,使市场运行更规范。

    主持人:现在规范的企业已经足够拉动需求了。

    王晓辉:对。去年是因为大量的企业都上马,一个蛋糕是有限的,每个企业进入了生产状态以后都需要分这块蛋糕。每个企业在分这块蛋糕之前都要储备原料,市场上假如有一百家企业大家都去储备原料造成玉米价格上涨。

    我们认为由于前期很多企业盲目扩展储备玉米,后期他们的产品并没有在市场上获得充分的消费,因此在今年下半年或者某个时段,会出现一些玉米深加工企业采购的玉米,由加工商变成了贸易商,从收购玉米变成销售玉米,可能会出现这种怪现象。

    主持人:您能否简单分析一下,作为主要口粮的小麦和谷物,在供需层面上下半年的走势是什么样的状况?

    王晓辉:豆类市场方面:美国的大豆价格在过去一段时间内一直在冲高,前期大家都期望能够达到十美元甚至更高的水平,从目前来看这个价格在短期内不太容易达到这一水平。特别是最近几天,价格在回落。从我个人来看,我认为美国在后期更多会进入一个天气市,每年也都是在这个时间进入天气市。从每年的炒作习惯来说,一般是在7月4日美国独立日前是一个炒作的时间段,8月10日前后是炒作第二个时间段。从现在的天气情况来看,包括中国和美国,大豆和玉米产区的情况都是相对良好的,所以我个人认为天气市的情况不会像往年那么的剧烈。

    从大豆的需求来看,中国是最大的进口国。如果后期天气市不展开的话,产量基本没有太多的悬念。在这种情况下,包括美国和国内的大豆,以及相关产品的走势更多取决于需求情况。国内来看取决于国内的饲料养殖业、以及国内对食用油的需求状况。

    从七月份来说,原计划定于七月份从国外装船的大豆,因为国内需求不足有一些被延迟了。这种现象说明了,未来我们采购进口大豆的速度会低于预期,这对国际的价格会产生一定不利的影响,特别是推动价格上涨这种力量一定会削弱。

    从国内来看,国内的需求在后期应该不会出现特别大的增长。相对于我们的豆粕需求来说,它是主要作为饲料养殖的主要原料,它的需求也不会出现大家所期望的,在月度之间的这种剧烈的变动。需求是渐进的过程。因此,我对于大豆的市场后期看法并不是特别的乐观。

    小麦市场方面:小麦今年是连续第四年出现增长。从需求来看,小麦主要的领域是作为口粮,用于加工面粉。过去,我们小麦加工面粉是处于平稳略降的状态,当年的产量超过了需求量,这种情况已经持续了两年左右。所以从整个供给和需求大的背景来说,今年我们的小麦不存在缺的问题。

    这是我刚才一直强调的,国际小麦价格涨的时候,我们的小麦没有跟涨的原因。

      从小麦价格来说,就现货市场更多是受制于供需关系,以及我们的政策。这个政策我所指的就是每周进行的小麦最低限价拍卖。现在在国内几个小麦主产区,每周会进行一次小麦的竞价交易,以此保证市场上小麦的需求方都可以及时在市场上收购到小麦,这样不会产生供给不足的问题。从小麦的拍卖底价来看也是基本判定的,它的价格是基本透明的,这样使得需求方不用担心后期的供给和价格问题。在这种情况下,小麦现货的价格我认为应该是基本稳定的。

    玉米阶段性供大于需在未来几个月不会有太大的变化。因为进入后几个月华北和东北地区的玉米都会开始上市,所以在未来几个月,国内玉米会继续保持供大于需的格局。回落到一定程度后,会进入一个整理期,明年随着需求量的增加,会带来一个上涨。

    我一直强调一个观点,我们认为玉米的价格后期来看还是会上涨的。但是这种上涨很多人给它一个错误的理解,我们所指的价格上涨是价格回落以后的上涨,而不是在目前的水平上上涨。我们认为现在现货的压力仍然比较大。

    前段时间我们一直和一些企业在讲玉米的供需关系现在已经发生变化了,不能再把玉米囤积在手里当成一个香馍馍,应该是该拿出去卖的时候就去卖。收得好不如卖得好。从03、04年度第一次价格出现上涨,到现在价格的大幅度的波动都证明了这一点。很多企业收购的时候价格成本都不高,但是在卖的时候,并不是每个企业都能获得一个很好的利润水平。很多企业最后可能都是以亏损的状态出局的,这就是因为大家对于供需关系的变化没有及时抓住,我一直觉得企业应该以期货市场的价格作为引导自己销售的重要的指标,可以不做期货,但是我们需要懂期货。

    我认为玉米市场下半年可能会出现购销相对比较平淡的局面,价格水平一定会低于上年同期,在部分地区可能还会比上年低得比较多。因为新粮九月份上市时,国内去年陈玉米还没有完全消费完,所以新粮上市后,价格应该会继续保持比较低的状态。在价格比较低的情况下,收购方没有足够的资金和动力来收购玉米。农户出售玉米时,也会参照去年的价格来进行销售,所以他们也不会急于销售他们的玉米,这样在初期的时候属于购销相对平淡。

    我觉得在四季度末的时候,需求会逐渐的增加。加工企业的库存水平也会降低到比较低的水平,需要采购新玉米来应对它原料需求的增加,在这种情况下,玉米价格可能会有所上涨。06-07年年度,玉米价格是反季节上涨、反季节下跌。在07-08年度,玉米的价格应该会进入一个季节性的变化周期,供给多时价格回落,供给少的时候会上涨。明年七、八月份是国内供给最多的时间,此前应该是季节性的变化特征比较明显。

    今年玉米的供需关系是前紧后松,因为从几个现象大家可以看到。很多人问我,你说玉米产量增加了,为什么前期价格一直处在非常高的水平,而且一直在上涨?这是什么原因呢?刚才我说了是预期的变化,价格变动对供需关系的扭曲等等都是造成玉米供需关系前紧后松的重要因素。我还想在这里提示大家一下,大家在分析文章的时候,需要有一些自己的判断,不能够人云亦云,也不能被某些观点牵着鼻子走。

    我们看一下从去年以来到现在的很多分析文章,一直在讲农民手里可收的数量不多了。五月份开始我们就看到了,四-七月份,一直到现在都可以看到这样的文章。我就提出两个现象需要关注。第一,我们在五六月份的时候很多文章在讲,东北大型收购企业,现在每天从农民手里收到的数量只有正常年份的三分之一或者是二分之一。据此得出判断,现在农民手里的玉米已经很少了。你再往前翻一下,前年、大前年五、六月份当地企业获得的原料从哪里买的?正常年份的时候,大型企业应该是从粮食部门采购玉米了,已经不从农民手里采购了。而今年大家还在农民手里买玉米,这只能说农民手里的玉米多,而不是市场供给少。这是大家需要注意的第一点。现在这个已经成为了历史,但是在下年你再碰到这样问题时,脑子里应该有这样一个概念。第二,每年的华北等地区每年在五月份的时候就在陆续从东北采购玉米。所以很多山东企业讲,我现在从当地农民收购的玉米数量已经不多了,我不能不从河北收。我就问他们,你平时在正常年份从哪里收呢?这反映了一个问题,华北地区玉米数量也很多。所以大家分析数字的时候,应该从脑子里画一个问号。而不能说今年从农民手里收得少了,就反映出紧张了,今年从农民手里收得少了,并没有反映出紧张的形势,恰恰反映出了比较多的形势。所以明年大家要以新的观点、新的态度再来看这样的问题。

    主持人:由于时间的关系,今天的沙龙就到这里,感谢专家的精彩回答,感谢大家的参与,再见!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