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小麦供求平衡表中,年度小麦产量大于小麦消费量,这种情况在上年已经显现。应该注意到,国家统计局公布的2006年我国小麦产量为10447万吨,比上年增产了702万吨。这一产量数据比原来市场普遍预测的产量数据要高,我国小麦产量恢复的程度超过了预期,而较高的产量改变了年度内小麦产需平衡关系。
实际上,虽然2003年我国小麦产量降到8649万吨,新增供给量远低于年度内国内消费总量,但由于小麦库存的存在,当时国内市场仍然呈现供大于求的特征。认真分析市场供求变化,甚至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此次小麦供求变化周期与上一次小麦市场供求变化周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重叠。在上一次小麦供大于求的状况还没有完全改变之前,国内小麦市场上产大于需的情况又一次出现,因此国内小麦市场并没有出现供不应求的“拐点”,2004年小麦价格上涨更多地是小麦供大于求矛盾得到很大程度缓解之后要求有合理的回升。在最重要的小麦主产区,2004年初小麦价格上涨,小麦出库数量出现阶段性减少,主要是市场心理预期作用的结果。在市场心态平静之后,小麦供给数量仍然大于需求的事实又一次被认识,因为在最重要的小麦主产区,还有大量的小麦库存需要销售。2005年全国小麦市场价格出现了总体性下滑,与主产区仍然保持很大的有效供应能力有关。2005年收购期间一些企业存在看涨预期,收购行为表现出盲目性,而随后市场价格在供求关系的作用下不断走低,导致了亏损或潜亏的出现。
实行最低收购价政策的必要性
通过政策影响市场发挥产后调节作用
实施最低收购价政策,是产后调节市场的措施,目的是通过增加政策性库存的办法,改变市场价格水平,解决市场有效供给阶段性偏多的问题,改变市场心理预期,以保护生产者利益。2005年全国小麦产量仍低于全国小麦消费量,2006年全国小麦产量只比2006/2007年度小麦消费总量多一些,2006年全国小麦单产已经达到创纪录水平,小麦播种面积已经比2003年增加了2000多万亩,小麦继续增产面临农业生产资料价格上涨等多种困难,在这种情况下,实施对小麦生产的保护,无疑是正确的政策选择。当国家向农民发出增加粮食产量的信号后,如果只是因为收获之后,新增粮食产量大于当年的消费量,便强调发挥市场对生产的调节作用,让生产规模很小、抗风险能力很弱的生产者承受来自市场的风险,是不正确的政策选择。
鼓励发展粮食生产不让粮农承担风险
中国的基本国情之一是人多、地少、水资源匮乏。根据国土资源部的最新统计,全国的耕地面积已经降到18.27亿亩,人均耕地占有量已经降到1.39亩。长期以来,我国粮食市场的主要矛盾是供给不足。虽然在上世纪90 年代后期,国内粮食市场出现了阶段性供给过多的问题,但由于消费的不确定性,以及生产总量的波动,保证有效供给仍然是必然高度重视的问题。增加有效供给,一方面需要采取积极的鼓励措施,如免除农业税,实行粮食直接补贴,发放农业生资料综合补贴,另一方面也需要采取保护生产者的措施,如最低收购价政策。我国粮食生产规模小,生产者承受风险的能力很低,鼓励发展粮食生产,必须解决市场阶段性过剩时可能出现的“卖粮难”问题。如果只给一部分补贴而不管销路,只能是保护生产者的部分利益,而不是全部的利益,生产者最终要承受来自市场的风险。
产后调节财政支持产前调节尚有难度
在我国采取产后调节措施可以得到来自财政的支持,而到目前为止尚未建立起一套有效的产前调节措施的财政支持体系。这可能与长期以来供给不足是国内粮食市场上的主要矛盾有关。上一次由于连续多年的供大于求导致了粮食库存压力不断增大,后来有人提出了“藏粮于地”,实际上表达的理念就是,在必要时应该采取产前调节的措施,以使财政支持的效率最大化。这与国情有很大的关系,产前调节措施的提出和实施,往往容易引起粮食产量的波动,导致供求关系的逆转。我国粮食总产量目前仍然小于粮食需求总量,而且农业生产仍然是解决农业人口就业和保证农民基本收入的重要方面,利用产前调节手段解决市场不平衡的矛盾有很大的难度。
保持必要生产水平利于国内市场稳定
从主要的粮食品种看,我国目前只有小麦市场出现了一定程度的阶段性产大于需的情况,而且当年产量与当年消费相比也没有多出多少,通过利用产后调节措施还可以解决市场不平衡的问题。在全球原油价格大幅度上涨之后,各国生物能源生产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在我国也同样出现了这一情况。新的有效需求出现,将在全球范围内导致农产品供求关系的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保持必要的产量水平,有利于国内小麦市场稳定。2006年受澳大利亚小麦大幅度减产等原因的影响,国际市场小麦价格出现了30%的涨幅。如果我国此时依赖于国际市场实现国内小麦市场平衡,不仅要接受很高的价格,而且也将进一步推进国际市场价格的上涨。面对众多的不确定因素,认真执行最低收购价政策,在六个小麦主产区对小麦生产实施保护,对于全国乃至全球的小麦供给安全都是有利的。而且小麦与玉米之间存在着替代关系,小麦供给充分,可以在相当程度上减轻玉米需求强劲增长的压力。根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预测,如果我国玉米消费保持目前的增长势头,国内玉米需求将很快超过国内的产量水平。当前,全球玉米市场的波动幅度远大于小麦,美国的出口能力在明显下降,尽可能地保持我国国内的玉米自给能力十分必要。通过小麦替代玉米,增加小麦的饲用消费和工业消费数量,减轻玉米的需求压力,是一种可能考虑的消费选择。
适当调整种植结构缓解产区库存压力
当然,面对开始增加的小麦库存,我们要采取积极的应对措施,以缓解小麦主产区的库存压力。事实上,从目前的情况分析,六个实施最低收购价的小麦主产省中,河北、山东、江苏基本不存在仓容不足的问题,湖北小麦也主要是品质问题,河南新建了80 亿~90 亿斤仓容的粮库,收购开始前有近300亿斤的仓容,完成今年的最低收购价小麦收购任务不存在大的问题。今年已经是第二年出现新的不平衡情况,这表明通过几年的努力,小麦生产能力下降的问题已经在一定的程度上得到改变。2007年全国小麦再获丰收,与一些地区油菜籽播种面积减少改种小麦有关。目前我国油脂消费在快速增长,对油料的需求很大,建议采取鼓励油菜籽生产的措施,通过恢复和扩大油菜籽播种面积的办法,增加国内短缺的油料供给,适当对一些地区的小麦生产进行调整。预计这种粮油种植生产结构的适当调整,可以取得“一箭双雕”的效果。
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发挥的作用
采取加价销售办法明确未来价格水平
2006年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吸取了稻谷销售的成功经验,从一开始就采取了加价销售的办法,在收购价基础上加价销售最低收购价小麦。这样做的目的并不是出于减少财政补贴的考虑,而是为了理顺价格关系,改变市场的心理预期。2006年新产小麦上市后,受上一年度小麦市场低迷的影响,在小麦主产区没有哪一个企业敢于与大势抗衡,以较高的价格收购小麦。大量小麦进入最低收购价的承储仓库是一种必然现象,基本可以认为是对上年市场状况的修正。
采取加价销售的办法,向市场发出了明显的价格信号,使多元收购主体清楚地知道了未来市场上政策性小麦价格的基准水平。今年多元市场主体入市收购的积极性肯定会高于去年,小麦生产者也会调整自己的出售节奏。
规范交易统一底价多余供给退出市场
目前的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办法,克服了实行保护价销售时存在的弊端。在指定的粮食批发市场进行销售,并通过建立统一的计算机竞价交易平台,实现规范交易,形成全国统一市场,确保进入市场的小麦一定要保持在规定的价格基准之上。只有在统一规定的销售底价或是高于底价的水平上,库存小麦才能进入市场。这样做的结果是,与当年消费量相比多出来的那部分小麦,退出了市场,有效供给数量减少,从而托升了全国的小麦价格水平。使多出来的供给阶段性退出市场,正是最低收购价政策的设计目标之一。
一些人提出,为了加快小麦销售,将入库小麦核定一个价格,包给承储企业,由企业自主销售。这样做可能会提高小麦的销售效率,但是一个最大的问题是,肯定会打压全国市场的小麦价格。因为全国的市场容量就那么大,你销他不销,鼓励了这块销售,就打击了那块销售,最终的结果可能是市场的失控。还是要算全国平衡的大帐,要考虑到企业做为利益主体,会采取对自己有利的做法,而一些做法是与宏观调控的目标相背的,特别是在企业行为普遍不够规范的情况下。
我国小麦流通的基本特征
跨区流动弱于玉米季节差价小于玉米
我国小麦流通与玉米流通相比,一个比较明显的特征是,购销差价不大。购销差价由地区差价和季节差价构成。玉米的跨地域流通特征明显,黄淮海地区的玉米流向南方,东北的玉米需要调入关内。尽管由于竞争激烈,地区差价会被压缩到很低的水平,但如果没有了地区差价,流通活动就失去了存在的基础。而面粉加工业主要集中在小麦产区,导致了小麦跨地域的流动弱于玉米。至于季节差价,由于有大量的政策性库存小麦每年需要进行轮换,并且有财政支付的轮换费用,企业又会选择在高价时轮出、低价时轮入,小麦季节性差价变化幅度缩小。而农民又习惯于储存小麦,并且不计算机会成本,也使得小麦的季节差价缩小。观察玉米的季节差价变化情况,可能与农民出售行为有关,玉米的季节差价要远大于小麦。这就是目前经营小麦的难度要远大于玉米的根本原因。因为小麦的季节差价偏小,在免除农业税之后,农民不再集中售粮,传统的粮食企业,如果还按过去购进之后,储存半年再销售出去,往往会遇到很大的困难。2006年大量的小麦被以最低收购价收购入库,在一定程度上也是当前我国小麦流通基本特征的反映。
从这一角度分析,加价销售最低收购价小麦,扩大了小麦的季节差价水平,由于最低收购价小麦销售办法已经被企业所认识,未来市场预期清楚,在季节差价足够大的情况下,多元收购主体入市收购的积极性应该比上年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