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玉米、秸秆、木薯等农作物或者麻风树等生物生产乙醇汽油或生物柴油,以替代化石燃料正成为全球新一轮的“替代能源”热潮。
但联合国能源协会刚刚发布的一份报告表示,与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相比,生物燃料很可能会造成更为严重的破坏。
报告显示,这种因农作物大量增加而导致的周围环境变化已经在东南亚出现,不断飙升的棕榈油需求已导致东南亚地区热带雨林遭到破坏。“大量砍伐引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后果可能比使用化石燃料更为严重”。
■生物燃料导致生活费用上涨?
不少国家和地区的大批土地被用来种植一些农作物生产生物燃料,结果直接导致基本生活物资的价格上涨,穷人的生活更为窘迫。如目前国际上玉米和糖的价格节节攀升。
此外,一度遭人质疑的“与人争食”的农作物生产生物燃料再次被报告点中要害。该报告认为,生产生物燃料的过程中将占用土地和大量水资源和化学肥料,而大面积种植单一农作物,意味着小范围种植的农民可能因此失去土地,这些日益成为人们对如何发展生物能源的关注焦点。
据美国能源专家透露,2007年美国乙醇汽油产能将达到2000万-2200万吨,目前乙醇汽油消费量占全美汽油消费总量的5%;到2030年,乙醇汽油消费量将占美国汽油消费总量的30%。2006年,美国生物柴油产能为161万吨,产量为80万-96万吨,预计2011年生物柴油产量将达115万吨,2016年将增加到330万吨。
在美国,政府采取滚动的财政补贴方式,鼓励生物燃料的发展。如在生物燃料推广初期,美国各州政府实施财政补贴政策,生物柴油补贴50美分/加仑,乙醇汽油为51美分/加仑。
■生物燃料导致环境恶化?
这份有关生物能源的报告同时提出,大量发展生物燃料将产生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比如玉米、棕榈油、甘蔗、木薯等农作物被看作是生产生物燃料的主要原料,尽管表面上看,这些价格低廉的原料有助于减少温室气体排放,但与使用化石燃料对环境的破坏程度相比,发展生物燃料可能会导致更为严重的破坏。
报告认为,发展生物燃料带来的土地和水资源需求,以及由此带来周围生物链的相关影响,会导致土壤中碳含量的变化,这种变化将直接抵消使用生物燃料在减少温室气体排放量方面的正面效果。
同时,从生物链的传递来看,大量种植单一农作物并不符合大自然有关生物多样性的发展规律,土壤中的养分会因单一种植农作物而流失,环境的被破坏很可能是生物燃料的杀手锏。
值得关注的是,出于对环境和粮食保障问题的考虑,目前世界各国已加大对非粮作物的研究和开发。如现阶段比较热门的以纤维素为原料生产乙醇汽油。美国则设立基金支持以各种生物质为原料的乙醇汽油生产技术的开发,特别是更多除玉米之外的非粮作物,类似秸秆、碎木块等。
到目前为止,美国生产生物柴油的原料除了大豆外,还有菜籽油和餐饮废油。美国政府表示,下阶段需要解决的问题是进一步扩大生产规模,通过采用纤维素生物质原料,降低乙醇生产成本;加快多种生物质为原料的工艺开发,拓宽生物柴油的原料渠道;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力度,保证大规模生物燃料装置的建设并进入市场。
■废弃油脂有望变废为宝
国家科技部日前与意大利环境国土与海洋部签署的协议,似乎让人看到又一条生产生物燃料的途径,即将餐馆产生的潲水油、地沟油等废弃油脂通过分解、酯化,加工成为生物柴油。根据双方协议,武汉艾瑞生物柴油有限公司与意大利有关单位合作,在武汉兴建一条将餐馆产生的潲水油、地沟油等废弃油脂通过分解、酯化,加工成为生物柴油的生产线。这条生产线建成投产后每年能生产3万吨生物柴油。
据悉,潲水油加工生物柴油技术成熟,加工成本并不高,批量生产每吨的出厂价可降至5000元左右,与用石油生产的柴油相当,很有发展前景。这个项目在武汉实施成功后还将向我国的其他大中城市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