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粮食价格在CPI指数构成中的比重比较大,所以人们往往只是简单地把粮价同CPI看作是一种线性关系。而且,由于我国采取的是储粮制度,使对粮价存在一定的控制力,这也孳生出乐观,认为粮价虽然上涨,但排除气候(季节)因素,仅仅靠调拨,也是可以控制的,也就是说,让CPI在下个月份变得好看一些是完全可能的。
但是,由于干预粮价存在严重的滞后性,所以想在确切的时点上控制是很困难的。这也预示着粮价可能会继续上浮。其程度在短期内取决于当局调控的快速反应程度。
粮价的波动直接原因是因为粮食种植者(或者其他收购或持有粮食的人)的储粮行为模式的变化。储粮行为可以理解为“存货投资”。存货投资的大规模增加引发的价格正向波动是因为投机性存粮作祟。这个简化模型的发生学是这样的:在最简化的状态下,对于居民来说,他们有存折(金融资产)和粮食(实物资产)两种资产选择,存折的收益率是名义利率,实物资产的收益率是预期通货膨胀率,而名义利率和预期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差就是实际利率。如果居民乐意增加粮食(储粮,存货投资),那么就会导致粮食价格的上升,则意味着实际利率是负的(实际上,用定期存款利率减去通货膨胀数,我们的实际利率的确也是负的,只不过用存货投资的行为学重新证实了一遍)。通过这个机制我们会发现,粮价波动的根本原因在于货币政策,如果我们的货币投放过多名义利率过低的话,就必然会导致粮价大幅度的波动。2007年2月末,广义货币供应量(M2)增长17.8%,快于上月1.9个百分点;狭义货币供应量(M1)同比增长21%,比上月上升0.8个百分点。
而根据经济学家Garner、Cody和Mills的研究,由货币投放过多(或长期低名义利率)将会导致大宗商品(例如粮食)的价格波动幅度要远远大于一般商品的价格波动幅度。也就是说,正的货币冲击(像每年平均高达16%以上的货币供应速度)会导致存货投资水平很高,由于粮食存在周期性,存货投资的高水平将在下一个时间段得到体现,实际上,从2005年就出现了粮食方面大量的存货投资,但其大幅上涨的价格效应出现在2006年下半年,整个2007年上半年会继续粮食价格上涨的势头,并发出有力信息,促使粮食生产加速,使得下一时间的供应量增大,也就是说2008年可能会出现粮食反向剧烈波动的局面。
从这个意义上说,粮价的动荡引起居民对未来生活水平产生不安定因素,以及粮食价格带来的波动效应,其源头是央行过于宽松的货币政策,央行规定的名义利率水平过低。从此角度讲,央行应该尽快加息来“收窄”粮价波动的幅度。因为过分观望会带来不必要的干扰和滞后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