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随着近几年全球能源和石油价格的大幅上涨,燃料乙醇生产利润增加,企业对用粮食生产燃料乙醇青睐有加,这是出于,一是用粮食生产燃料乙醇的技术已经成熟,二是全球粮食价格近来一直处于中低价区,三是国家对于用粮食加工乙醇的上游项目及下游的生物化工产品存在监管上“盲区”。再加上东北产粮区经济比较落后,地方财政紧张,又适逢国家实施“东北振兴”战略的良机,上项目的冲动也非常强烈,而玉米资源是当地优势。由于国家对用粮食加工燃料乙醇严格限制,在企业追逐利润和粮食产区地方政府招商引资的“双轮”驱动下,新的粮食能源化项目便通过各种手段、以各种名目上马了。
一是燃料乙醇继续扩产、争上项目。
二是转战乙醇上游产品酒精市场。
三是生产下游的生物化工产品,直接替代石油化工产品。
中国粮食行业协会会长白美清指出,当前我国玉米加工业正出现严重的重复建设。他警告:“前两年油脂行业加工厂的大洗牌,可能不久会在玉米加工行业再现。”
一些专家担心,若“粮食能源化”任其发展,不加控制,将会使我国粮食市场波动由原来常见的“生产减少”、“流通不畅”两个因素,增加一个“加工过量”因素,成为粮食安全问题新的“导火线”。????
其所带来的“连锁反应”值得注意。一是饲料工业如何保证平稳发展、畜牧业如何寻找替代饲料应该提上日程,吉林农业大学原校长孙立诚说,这是由加工业消耗大量玉米,必然抬高玉米价格,减少了玉米供给造成的。二是引起粮食品种结构的失衡。随着新能源特性的逐步开发,玉米价格的波动性将增大,这将改写现有的玉米与小麦、稻谷等农产品的比价关系,挤压小麦、稻谷生产的发展空间。
目前我国以粮食为原料的生物质能源生产,受到原料紧缺的严重制约。国家粮油信息中心和大商所经过调研后预计,2007/2008年度或者2008/2009年度,我国将由玉米净出口国转变为净进口国,“十一五”期间我国玉米库存将继续下降,并将难以弥补产需缺口,年均玉米进口量将达350万吨左右。
专家指出,鉴于我国人多地少的国情以及非粮生物质资源开发潜力巨大的实际情况,我国生物质能源产业应着重发展以木薯、红薯、甜高粱、秸秆等农作物为原料的燃料乙醇和以玉米秸秆、水稻、高粱秸秆等为原料的纤维素酒精,其中,纤维素生物能源应为最终发展方向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