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食上涨势头凶猛
根据官方的说法,2006年中国粮食生产在2004年和2005年累计增产1000亿斤的基础上.实现连续第3年增产,预计全年粮食产量达到9800亿斤以上,这是1985年以来粮食生产首次实现连续3年增产。但是,在2006年即阵过去的最后一个月内,中国粮食价格发生大面积的涨价风潮。据商务部市场运行司监测,2006年11月下旬,中国各地小麦、玉米、大豆和籽棉收购价格分别出现不同程度上涨;受原料价格上涨等因素影。向,全国食用油平均零售价格较10月份上涨了6.04%。
粮食丰收涨价为何
粮食丰收的情况下,粮价出现上涨令人不解,一种解释是国际粮食市场的影响。在连续7年没有出现足以影响全球农产品收成的恶劣天气之后,反常的炎热天气和干旱2006年一同袭来,导致世界主要小麦生产国的小麦出现不同程度减产,其中澳大利亚小麦产量从上年度的2450万吨骤减至们00万吨。美国农业部2006年们月预计.2006至2007年度.全球小麦产量587亿吨,消费量达6.15亿吨,期末库存将从2005至2006年度的1.47亿吨降至1.19亿吨。小麦减产使得美国芝加哥小麦期货价格从2006年9月中下旬开始领涨,并带动玉米价格上涨。
能源短缺刺激起来的生物能源热潮,玉米作为燃料乙醇的最主要原料,已经被赋予了新能源的属性,其需求量也在持续大幅度增加。美国农业部预计,2006至2007年度,全球玉米产量为6.89亿吨.消费量达7.23亿吨,期末库存9000万吨,远远低于上一个年度。
但是,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是,主要依靠自足的中国粮食与国际粮价的互动性向来很弱,除了榨油业对进口大豆的价格比较敏感外。因此,大部分舆论将粮价上涨的罪魁祸首指向中储粮公司,该公司以政府托底价格收购和囤积粮食,导致市场供应趋紧,粮价上涨。
2004年,中国出台最低收购价政策。作为一种引导性和保护性价格,当主要粮食品种的市场价格低于国家制定的当年最低收购价时,国家在粮食主产省份委托中储粮公司按照最低收购价收购。2005年以来,中国已经连续两年共4次启动了稻谷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2006年还首次在小麦主产省执行这一预案。据国家粮食局统计,2006年中储粮公司及地方储备粮公司以”最低收购价”收购小麦815亿斤,占全国小麦总产量的40%以上,占小麦商品总量的60%以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农村部研究员崔晓黎认为。此次粮价上涨.问题出在流通环节,主要原因可能是中储粮公司托市收购太多了,投放市场又不及时。
中央政府给出的理由是,目前粮价只是恢复性上涨,随着政府拍卖“最低收购价粮”,涨势应不会长期持续。但也有市场人士认为,此次上涨是中国农产品价格被低估所致,因此政府把2006年的临时存储粮投放市场,不见得能够平抑高企的粮价。
有一种说法认为,由于2006年小麦”最低收购价”高于市场价,因此.粮食才会大部分被中储粮收购,减少了市场流通。事实上,这种说法也欠缺公允,保护价政策出台根源是,中国长期忽视农业的做法导致抛荒严重,2003年开始出现千万吨的粮食缺口,导致粮价上涨,政府不得不在国际市场高价购粮,同时,开始取消农业税费,保护和发展农业,期望这种托底保护的收购能令粮食种植恢复,但是,由于2006年燃油、化肥、农业、电价、人工等价格都远远高于2005年,也就是说种植成本提高30%左右,尽管粮食丰收,可市场粮价较去年偏低,且国家托底收购价格与2005年相比,并没有变化。这导致农民种粮利润大幅下滑,产粮区农民惜售严重,这也是2006年粮食高涨的原因之一。
因应各地粮价上涨,国家三部委2006年1
2月7日公布了《国家临时存储粮食销售办法》,要求销售临时存储粮对市场进行调节,保持市场粮价基本稳定,保护农民种粮积极性。迫于各地粮价上涨.政府有关部门决定自2006年11月初以来在郑州和合肥等地四次公开拍卖400多万吨小麦。
温家宝总理在探访北京粮油市场的时候认为,粮价上涨属于恢复性上涨,有利于增加农民收入。
粮价必须升
在成本大幅提高的情况下,如果2006年粮价不作上涨调整,农民种粮积极性势必下降,陷入周期低谷,重新导致粮食缺口。目前,国际粮食期货价格高涨,必将带动世界性通胀和美元贬值,如果未来中国再次大量进口美国粮食,不得不面对外汇购买力大幅降低的局面。
耕地与黄金、石油、矿产一样是战略性资源,保障粮食安全是一个人口大国的战略需要,尤其是保持一定比例的耕地资源。但是,长期以来,中国农产品价格太低,导致耕种意愿不强,大面积抛荒或者降低了农业生产率。而地方政府向外国投资者提供低廉甚至免费的土地资源建设工厂,所占耕地面积惊人,如果以牺牲土地换取工业化的同时.利用外汇高价购买国外粮食,实属利益双重流失。
中国农业缺乏保护不仅仅相对于国内工业,还在于向世界开放,面临现代化农业大国的激烈竞争。根据入世承诺,中国在2006年农业过渡期结束后,农产品关税将由2001年的23.2%下降到15.35%,这远远低于世界农产品平均关税62%的水平,成为关税总水平最低的国家之一。中国承诺的农业黄箱补贴上限约束在8.5%,也远远低于其他大多数发展中国家水平。中国目前实际补贴只有2%。
中国是分散种植的小农经济,劳动力成本高,机械化程度低,而美国、澳大利亚等国家则是集约化、高技术、资本密集的农业,且每公顷土地获得高于中国近手10倍的政府补贴。这就是说,中国最弱的产业也是向世界开放最大的行业。与此相反,美国、日本、欧盟等发达国家是世界上保护农业最厉害的国家之一,欧美拒绝开放农产品市场甚至导致多哈回合谈判中止。目前,中国食用油大豆原料已经被国外大豆抢占了主要份额,随着人民币升值,中国粮农更处于不利地位,长此以往.不利于保护中国耕地资源.不利于提高农民收入,更不利于中国经济健康发展。
近年来,对农民利益侵占较为厉害的还有工业占用耕地,中国的工业化每年相当于占用了辽宁全省的耕地面积,耕地资源更为稀缺。根据”十一五”规划纲要,到2010年末全国耕地面积必须确保不低于18亿亩.这是一条直接关系到13亿中国人吃饭问题的底线。然而.目前全国耕地总面积仅剩18.31亿亩。据统计,2006年以来,国家共安排土地整理投资项目1348个,总投资247.6亿元,土地开发整理规模2041.5万亩,可新增耕地235.5万亩。这就是说,一方面.政府乱占耕地,另一方面,不得不花巨资开发新的耕地资源。
农业失血的另一个现象是,耕地价格被政府以较低价格征用,然后高价拍卖,失地农民没有了保障和稳定的工作,造成新”流民”现象。与之同时出现的现象是,中国储蓄率不断增高,这与1998年以来政府收入占GDP的比重提高有关。1997年,财政预算收入占GDP比重只有10.7%,现在已经提高到17%了,其中增加最多最快的就是预算外的土地出让收入,这是导致中国储蓄率较快上升的主要原因,相反,居民储蓄比例不断下降。政府过高的储蓄刺激低水平工业投资侵占更多耕地,农业失血更严重,而消费毫无起色。
2006年12月21日召开的中国国土资源厅局长会议传出消息,2007年中央和地方土地收益直接用于支持农业发展的资金数量将大大增加,预计超过1000亿元。财政部2007年新增政府投资的大部分要用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同时,加大”三补贴”和综合直补力度。
提高农民收入
由于粮食的供需弹性较小,价格震荡幅度不大,因此,在种植成本大幅提高但供给过剩的情况下,粮价不可能上涨,这势必影响粮食的种植面积。提高农产品价格的一种方法是中储粮通过减少供给来影响粮价上涨,其收购价与目前上涨的市场价之间的价差应该通过2007年提高托底价格的方式返还给农民,提高农民收入,保护种粮积极性。长期以来,中国资源产品价格因政府管制而偏低,特别是各类要素的市场供求决定价格的机制尚未形成,导致“高投入、高消耗、高污染、低效率”的粗放型经济增长方式,低成本也吸引大量国外投资,建立”世界工厂”,制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廉价商品。造成经济对贸易依赖,人民币升值的国际压力越来越强,顺差过大导致流动性过剩,低人工成本也造成了内需不足。
2006年年初,政府确立要素价格改革,要求减少政府对资源配置和价格形成的干预,建立起反映市场供求、资源稀缺程度以及污染损失成本的价格形成机制。改革表现为水、电、煤、油、土地的”提价”。这次改革.除为转变增长方式、减少财富流失外,还提高中国商品成本,缓解升值压力。过去几年,中国工业消费品价格因多数供过于求,形成的低通胀也有利于逐步提高资源产品价格。
粮食背后是土地和水资源,提高粮食以及其他农产品价格就是提高土地和水资源的价格。但是,提高粮价的真正作用是提高人工价格。在中国,提高人工价格的关键是提高农民的农业收入,当农民从事农业的收入(补贴+农业经营)大幅提高后,从事低水平低效率产业的农民工就会因为短缺而工资提高,从而逐级向上价格传导,带动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的提高。
目前,中国经济失衡严重,非扩大内需无他法,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最重要的是提高农民收入,可以消化国内一些产业的过剩产能,为产业升级提供缓;中时间。因此,政府必须保持粮价的平稳增长,引导农民提高种植水平和农业产业多元化、现代化,提升产品价值,提高产品价格。此外,政府应该大幅增加农业补贴,给予农民向市场直接出让土地的权利。
如果政府过多地利用工业建设来解决就业,长期依赖混凝土建设和低等产业转移农村劳动力,劳动力过剩的中国就会永远被牵制于产业低端进行恶性的竞争,压低了要素价格,制造有竞争力的出口商品换取顺差.刺激流动性过剩,造成产业工人低收入情况下的消费乏力。出口得越多,流动性最终会酝酿通货膨胀和资产泡沫,加剧贫富分化。因此,从整个中国的福利增长来说,只有增加农民的农业收入,如提高粮价等,才是最正确的选择,也是唯一的选择。
(作者:张光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