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际环境
在11月12日发布的月度供需报告中,美国农业部预计美国2006-07年度玉米产量为2.77亿吨,较上月报告下调530万吨,同时也低于市场平均预测的2.83亿吨水平;预计美玉米单产为153.5蒲式耳/英亩,低于上月154.7蒲式耳/英亩以及市场预测的155.2蒲式耳/英亩水平;预计美国2006-07年度玉米结转库存为2530万吨,较上月下调569万吨,远低于市场预测的3065万吨平均值。
在全球供需数据方面,美国农业部预计中国玉米产量为1.41亿吨,较上月调增300万吨;预计2006-07年度全球玉米结转库存为8954万吨,较上月下调276万吨。
同样,法国战略谷物公司也预测2006/07年度,全球玉米库存将降低至历史最低水平。其实从今年以来两个玉米出口大国的数据就可以看出来目前世界玉米市场面临的困境。
国内环境
中国海关总署10月12日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1-9月出口玉米229万吨,同比下降68%。中国9月出口玉米10,000吨。阿根廷7月出口玉米721,905吨,较去年同期下降46.8%,去年7月出口量为1,357,612吨。产量、库存及出口的减少,玉米价格大幅上涨也就在清理当中了。
农民惜售行为对价格形成支撑
自从粮食企业流通体制改革和农村实行直补政策以后,农民的话语权大了起来,农民的销售由原来的收获后集中销售改变为常年销售。话语权的提高、销售结构的转变、生活水平的提高、储存条件的改善、秋后农田投入等花销减少,农民不再急于在收获季节将新粮变现。而是根据市场价格定位自己的销售策略,进行“高卖低存”的全年销售,以取得更高收入。随着一年农活的结束,气温的转凉,肉类蛋类价格的上涨,农民普遍选择养殖来增加收入,养殖业的渐续补栏增加了玉米的饲料需求,从而支撑玉米价格。
玉米深加工行业快速扩张
近年来一些大型粮食企业均把玉米主产区作为发展基地,纷纷上马深加工项目,导致主产区的贸易用玉米总量逐年减少,进一步加剧了供求紧张局势。
东北产区
目前,吉林省大型玉米深加工企业已有10多家,年加工能力约600万吨。此外吉林省还有10多个在建的大型玉米深加工项目,一两年内即可建成投产,届时将新增玉米深加工能力600万吨左右。预计到2008年底,黑龙江、辽宁、吉林三省的玉米深加工能力将突破1500万吨。随着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迅速扩张,东北等传统玉米产区的外运量大幅减少,传统玉米主产区、商品粮基地将向玉米深加工基地转化,进一步加剧了玉米生产与需求的紧张关系。
关内产区
特别是河北、山东和河南等主要产区等其他玉米产区的深加工能力也在扩张,由此带动了国内玉米需求量大幅增加,使得国内玉米市场供给压力凸显。
2000年,我国用于深加工的玉米总量约为1380万吨,至2005年已达到2500万吨,2006年以来继续快速增长,仅上半年就达到1560万吨。玉米主产区深加工企业快速扩张,导致玉米主产区季节性收购弱化。
银联信分析:
在未来几年内,我国进口、出口双向参与国际玉米市场的趋势已逐步显现。我国玉米深加工企业将进一步面临原材料价格上涨和紧缺的风险。为此,银联信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和企业早作打算。
首先,我国应进一步加强对玉米深加工企业的规划,合理布局。对玉米加工行业产能扩张的苗头,有关部门应尽快加强审批管理,严格控制拟建、新建项目数量,防止一哄而上造成的资源浪费和市场大起大落。国家应提前出台政策,鼓励在有条件进口玉米的港口附近建设深加工企业。
其次,提高玉米战略资源意识,挖掘玉米效用。银联信认为,在未来粮食贸易格局的发展中,玉米的地位将日益突出。玉米深加工企业应提高效益意识,在燃料制取等方面应将以玉米为原料转为以非粮食产品为原料,发挥玉米特殊品质在深加工领域的作用,减少发展燃料生产等行业对玉米的消耗。
第三,提前做好战略规划,应对即将出现的进口局面。从近年来我国玉米产量和消费增长的差距看,进口玉米只是时间问题。从长远看,玉米进口对我国粮食安全和企业发展均有利。我国应充分应用进出口调节手段,为玉米种植户提供增收保障。企业应合理开展进出口业务,尽快与国际市场接轨。
第四,企业应理性经营、政府应理性招商、商业银行应理性放贷。商业银行应认真总结近年来对粮食加工业放贷的经验教训,掌握规律性、避免盲目性。把量的扩张转变到质的增长上,慎选放贷项目,帮助有潜力的企业在产品的技术创新上下功夫,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品牌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