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农作物播种面积的主要特点
1、总播面积再创历史新高。2006年全省农作物总播种面积为17403万亩,比上年增加420万亩,增长2.5%,连续三年创历史新高,为稳定粮食总产打下了基础。
2、粮食播种面积稳步增加。2006年全省粮食播种面积为15263.8万亩,比上年增加429.7万亩,增长2.9%,占农作物播种面积87.7%,这是继去年创历史新高后再创新高。从各地市看,除双鸭山、七台河粮食播种面积有小幅下降外,其它各地市均有不同程度的上升,其中增量占全省增量比重较大的地市(局)有农垦总局(22.8%)、齐齐哈尔(20.5%)、哈尔滨(13.7%)、佳木斯(10.8%)。
3、四大粮食作物呈现“两增两减”特点。受粮食品种效益差别的影响,水稻、玉米播种面积增加,小麦、大豆播种面积减少。由于水稻价格的持续走高,使得水稻预期效益增加,播种面积在去年大幅度增加的基础上继续增长。2006年,全省播种面积达3133万亩,比上年增长12.9%,为历史最高水平。分地市看,大兴安岭、黑河、鹤岗、双鸭山、大庆、鸡西、齐齐哈尔增加幅度较大,增幅均在20%以上。玉米播种面积4442万亩,比上年增长8.5%。分地市看,有9个地市和省农垦总局增加,4个地市下降,大兴安岭、鹤岗、农垦系统和双鸭山,增幅均在10%以上。小麦由于效益低播种面积继续下降,达到372万亩,比上年下降4.3%。分地市看,有9个地市和省农垦总局下降,下降幅度较大的地市有七台河、大庆、绥化等下降幅度均超过30%。大豆播种面积5905.4万亩,比上年下降6.6%。分地市看有8个地市下降,其中降幅较大的双鸭山、鹤岗、七台河均超过10%。
4、烟叶、亚麻播种面积大幅下降。受国家宏观调控的影响,
2006年全省烟叶的播种面积为42.6万亩,比上年下降32.5%。在市场价格影响下,2006年全省麻类的播种面积为83.3万亩,比上年下降34.4%。
5、其他作物除个别品种略有下降外,呈现回升趋势。2006年全省四大粮食作物以外的杂粮面积和油料、甜菜面积全面回升,其中比较明显的甜菜,受国际糖价走高的影响,2006年全省甜菜播种面积为166.6万亩,比上年增长38%。
6、主要作物种植趋于集中。从主要作物种植分布看,2006年全省水稻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在哈尔滨、绥化、佳木斯、鸡西、农垦系统,占全省的85.0%;小麦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在农垦系统、黑河、佳木斯,占全省的88.0%;玉米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在哈尔滨、绥化、齐齐哈尔、农垦系统、大庆、佳木斯,占全省的86.3%;大豆播种面积集中在齐齐哈尔、黑河、佳木斯、农垦系统、哈尔滨、绥化,占全省的78.6%;薯类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绥化、哈尔滨、黑河、佳木斯、大庆,占全省的90.5%;蔬菜瓜果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在绥化、哈尔滨、齐齐哈尔、大庆、佳木斯、农垦系统,占全省的78.7%;油料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农垦系统、佳木斯、大庆、绥化、双鸭山、牡丹江,占全省的91.6%;烟叶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在牡丹江、绥化、哈尔滨、双鸭山、佳木斯,占全省的77.8%;甜菜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在齐齐哈尔、农垦系统、绥化、佳木斯,占全省的80.1%;麻类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在农垦系统、绥化、黑河,占全省的85.2%;饲料播种面积主要集中在大庆、农垦系统、齐齐哈尔、佳木斯、绥化、哈尔滨,占全省的91.2%。分品种播种面积趋于集中可以更好发挥作物地缘优势,实现规模经营,获得较高的比较效益,体现了市场经济的追求经济效益特点。
二、主要问题
1、粮食面积继续增加使风险增大。由于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比重加大,达到87.7%。除大庆粮食播种面积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比重不到80%外,哈尔滨、鹤岗、黑河、大兴安岭四个地市超过了90%。如果粮食价格回落或遭受自然灾害将给农民收入造成较大影响。
2、农民适应市场能力有待于提高,种植业没有形成各自的特点。目前,由于农民自身素质和信息化程度相对较低,农民的种植意向完全按照上年作物效益情况进行调整,而且调整也趋向相同,增加了生产的盲目性。如:水稻种植面积除黑河外各地市全部增加;而甜菜种植面积各地市中只有七台河和黑河增加,其余地市全部减少。
三、几点建议
1、扩大粮食保护价范围,稳定农民收入。作为全国粮食主产区,应扩大粮食保护价的品种范围,应积极争取国家把大豆列入保护价收购范围,以更好地发挥黑龙江省大豆优势地位,稳定农民收入。
2、继续加强对农业生产的技术指导。今年全省春耕生产出现了干旱低温的不利条件,使部分地区的春耕受到了一定的影响;7月中旬以来受持续阴雨天气的影响,全省各稻区又不同程度地发生了稻叶瘟病。眼下马上要进入秋收的农忙季节,农业部门要加强做好对田间作物管理、病虫害测报和防治及气候影响方面的指导工作,传授实用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帮助农民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争取使前期损失得到一定的弥补。
3、加大财政支农力度,鼓励和引导农民增加投入,进一步改善农村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条件,增强农业发展后劲。同时,要建立完善科学有效的抗灾减灾体系,最大限度地减少灾害损失,确保农业生产和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