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辽宁粮食作物面积预计比上年增长2.36%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8-07  
     今年上半年,辽宁农业和农村经济工作以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为目标,以发展壮大县域经济为载体,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统筹城乡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进一步加大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政策支持力度,使农村经济实现了全面、协调和稳定发展,辽宁农林牧渔业(含农业服务业)增加值达到287.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6.0%;农民人均现金收入达2895.1元,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4.4%。

    ——政策利农,种植业结构又有新变化。在各项惠农政策的影响下,辽宁省种植业结构又发生了新变化。日前开展的23个国家调查县195个行政村1950个农户种植预计调查显示:2006年农民仍然偏重于粮食作物生产,种粮积极性持续高涨,使粮食作物面积在连续两年回升的基础上继续增加;其他作物面积除蔬菜、棉花和烤烟止跌回升外,都有不同程度减少。

    一方面,粮食作物面积继续增加,粮食内部呈现二增二减一平趋势。农民种植预计调查显示:粮食作物面积预计比上年增长2.36% ,推算全省种植面积可达3124千公顷。在粮食内部,市场价格较好的水稻和玉米种植面积有所增加,预计比上年分别增长2.37%、5.67%,达到581.9千公顷和1894千公顷;高粱和豆类种植面积预计比上年分别下降12.9%和15.7%,为98.4千公顷和248.4千公顷;薯类种植面积与上年略有增长,约为130千公顷。

    另一方面,其他作物面积除蔬菜、棉花、烤烟和瓜果类(果用瓜)增加外,都有不同程度减少。农民种植预计调查显示,蔬菜种植面积受今年蔬菜价格持续走高的影响,在连续两年下降的情况下开始止跌回升,预计比上年增长1.4%,达到358千公顷;棉花种植面积预计比上年增长2.5%,达到2.87千公顷;烤烟面积预计比上年增长11.9%,达到16.9千公顷;油料种植面积预计比上年下降11.0%,约为191.7千公顷;糖料种植面积预计比上年下降65.6%,约为0.6千公顷。

    ──林业生产呈现多元化新格局。今年以来,辽宁集体林权制度改革步伐加快,已完成林改面积1305万亩,林业生产由国有制为主向多元化转变力度明显加强,广大林农造林热情空前高涨。非公有制林业发展势头较快,成为林业生产的主要角色。今年辽宁春季造林进展顺利,截至5月20日,辽宁共完成人工造林面积223.8万亩,是全年计划的74.6%;完成封山育林94.6万亩,占全年计划的31.5%;完成全民义务植树9188.6万株。辽宁“绿化示范村”和“绿化模范村”建设活动全面开展,共启动建设村屯2689个,已完成植树3018.2万株。辽宁完成新育苗面积5.5万亩,完成容器育苗1.5亿杯,可提供雨秋季造林用苗6亿株。今春,由于辽宁出现了农民造林热,引发部分地区出现了苗木价格成倍上涨,供不应求的现象,这也折射出非公有制林业已越来越成为辽宁林业大发展进程中不可或缺的力量。

    ──畜牧业生产增势回落。受全国饲料价格持续上涨、畜产品市场价格走低的双重影响,加之生猪外调量减少,全省生猪市场供大于求,生猪生产进入暂时的调整期,畜牧业发展速度有所回落。上半年,全省肉类总产量

    172 万吨,同比增长7.2 %,其中猪肉产量96.7万吨,同比增长7.1%;牛肉产量22.4万吨,同比增长12.1 %;禽肉产量 44.8 万吨,同比增长3.1%;羊肉产量 5.9 万吨,同比增长11.4%。禽蛋产量89.5 万吨,同比增长7.8 %;牛奶产量达 36.9 万吨,同比增长28.8 %。

      ——渔业生产稳定发展。2006年,辽宁各地克服海洋渔业资源衰减、淡水鱼市场低迷、渔业病害频发等诸多不利因素,突出抓早,做好备渔,全省海洋与渔业经济实现了开门红,继续保持持续、快速、健康发展。1-6月,辽宁水产品总产量完成169.5万吨,同比增长9.5%。水产品总产量中,海洋捕捞完成60.1万吨,同比下降5.1%;海水养殖完成87.3万吨,同比增长16%;淡水产品完成22.1万吨,同比增长36.4%。

      ——农民现金收支全面增长。上半年,辽宁农民家庭人均现金收入2895.1元,比上年同期增加414.3元,增长16.7%,扣除价格因素影响,实际增长14.4%。农民现金收入增长的主要因素:一是农民在非企业组织劳动等得到的工资性收入大幅度增长;二是出售产品收入增加,由于国家加强对稳定粮食价格政策的贯彻落实,使得辽宁市场粮价一直在相对高位运行;三是政策性收入增加,农民税费负担显著下降。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