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记者走进庆安县最大的水稻加工厂黑龙江鑫利达粮油集团,这家全国同行业销售收入排名11、省内排名第四的民营企业刚刚取得一个里程碑式的成绩:将2000吨经过特别加
工的糙米成功送入韩国市场。
“这出口生意,可真不是好做的。”副总经理李立伟见到记者第一句话,就是如此感慨。他说,仅农药残留检测,就多达500多个指标,国内目前没有一家检测机构能独立完成,他们是在一个月前把6公斤样品邮寄到大连商检所,由对方联合日本OMC和其他质量检测机构共同完成的。
尽管如此麻烦,但鑫利达却非常看重这单出口生意,因为按照世贸协议,韩国、日本今后每年必须不断扩大其水稻进口量。这新增的市场正被全世界的水稻出口国盯着,能挤进去并占有份额,是每一个业内企业的光荣与梦想,也是企业发展壮大必经的品牌与实力的较量。“虽然2000吨在粮食买卖中只是‘小意思’,但意义在于我们探出了一条新路,打开了一个通道,赢得了一片市场。”
从2001年建厂到现在,类似的探索与创新在鑫利达从未停止———申请绿标创品牌,建立基地保质量,设办事处拓市场,打进超市稳收入,收购原粮降成本,每一步都走在全省前列,也正是依靠步步领先,鑫利达创下的是从小小庆安县走向国际舞台的大成就。对此,李立伟只是淡淡地说,“我们只是做了自己该做的事。因为,在当今市场条件下,你不积极走出去,别人就会打进来;你若不想着开拓更大的市场,就会连已有的市场都渐渐丢失。”
做足优势满堂红
自2002年以来,我省老农区绥化市的变化令人瞩目。在依托农业资源优势实现经济跨越发展的新思路下,遍地玉米大豆的黑土地上“长”出了一个个农产品加工的大龙头———青冈龙凤,肇东中粮酒精、成福食品,明水格林淀粉,望奎北大荒肉业,安达龙鹅加工,兰西亚麻城……仅3年时间,全市就引进新建各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348户;带动全市800万亩耕地、38.4万户农民直接参与农业产业化经营。
农产品加工业的崛起圆了一方百姓增收的梦想。过去粮多粮贱,“种大苞米等于锻炼身体”;如今在工业带动下,原粮变原料,玉米每公斤价格平均上涨0.1元左右,仅此一项就拉动农民增收2亿元!农区工业化的道路使“粮食大市、财政穷市”的绥化市域经济连续两年保持两位数增长。2005年,仅规模以上工业就实现利税12.7亿元。目前该市农产品加工业产值已占到工业经济总量的49.7%;而正在新建续建的昊天科技工业园、格林三期和龙凤玉米淀粉扩建等99个重点项目达产后,所创利税相当于再造一个绥化工业。
成功的背后,是强烈的增收愿望与理智的产业升级在发挥效力。采访中,绥化市政府研究室的姜立志不无骄傲地告诉记者,作为一个粮食大市,绥化农产品加工业之所以能在严酷的市场竞争中立稳脚跟,关键在于把优势做足。最开始,依托资源优势招商,兴起一个个龙头,依靠单体带动区域;但很快,就转入区域规划、整体发展阶段。在全市范围规划整合优势产业带,将龙头与基地布局在相应的产业带内,通过产能与布局的科学规划减少内耗,完善不断延伸的产业链条,实现效益最大化。
仅以玉米为例,绥化市以玉米加工为主的大型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达8家之多,他们出产的产品已由最初的酒精、淀粉扩大到味精、赖氨酸、麦芽糊精、谷氨酸钠、药用葡萄糖等十几种,其中淀粉的质量达世界领先水平;每年可保证300万吨的加工能力,拉动农民增收近1亿元。正确的思路,使绥化市按地域优势和加工需求规划整合了玉米、水稻、大豆、奶牛、生猪等10大优质原料加工产业带,成为全国农产品加工业转移的重要承接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