丰原宿州系丰原集团全资子公司,拥有国内唯一一条用玉米等淀粉质农产品为原料生产乙烯、环氧乙烷、乙二醇、醇醚等石化产品的生产线,成功利用生物质资源转化生产石化产品。丰原宿州总经理吴玉熙非常自豪地表示,用玉米替代石油生产乙烯填补了我国在这个领域的空白。
在国家大力倡导可替代能源发展循环经济的今天,“我们经历了10余年曲折努力才建成投产的这条生产线,迎来了大显身手的日子。”吴玉熙说,2002年8月1日,以农产品加工为龙头的安徽丰原集团并购成立丰原宿州生物化工有限公司,经过资产整合,恢复宿州生化公司生产。2003年,市场发生变化,石油价格不断上涨,导致以石油为原料的石化产品乙烯、环氧乙烷紧俏,价格上扬。而与此同时,国内玉米价格则升幅较小,这给以玉米为原料生产石化产品的丰原宿州带来了机会。 2005年1月~9月,丰原宿州扭亏为盈,实现销售收入2.6亿元,盈利3.65万元,上缴增值税1900多万元。吴玉熙认为,扭亏为盈最关键的因素就是在可替代能源产业链上,顺应了市场的变化,即油价持续高涨,石化产品飞涨,而国内玉米价格涨幅较低。
企业发展 渴望税收优惠
吴玉熙测算,只要石油价格不低于每桶40美元,粮食价格不超过每吨1400元,利用农产品资源转化成石化产品对生产企业就有效益,比较结果是2吨粮食可替换1吨石油。他认为,在大力倡导节能、循环经济的今天,“玉米变乙烯”应该尽快获得国家政策的支持,以获得规模化发展,支撑“后石油时代”的石化工业。
刘亚民则进一步分析说,丰原宿州的乙烯生产与乙醇汽油生产一样,都是用可再生的生物质原料(粮食、糖类)替代不可再生的化工类原料(石油、煤、天然气)生产石油化工产品。从对可再生资源的创新利用和替代能源角度来看,二者具有同样重要的意义。但燃料乙醇生产可享受税收优惠和财政补贴,而对生物质原料生产乙烯则什么支持政策也没有。目前,丰原宿州以玉米生产乙烯并转化为环氧乙烷的生产线,已成为我国生物乙烯及衍生产品的样板。其实,含淀粉质的、含糖的农产品都可用来做乙烯,除了玉米,还有土豆、甜菜、木薯、甘蔗等。如果有支持政策,丰原宿州将有能力开发更多的生物质替代产品,而不仅限于玉米。企业渴望“玉米变乙烯”也能享受到一些税收方面的直接优惠。可以比照给燃料乙醇生产企业的增值税优惠政策,使替代能源生产企业获得更长足的发展。
原料收购 期盼农企双赢
谈到生物质替代能源发展,丰原宿州财务部经理姚志成则提到了一个农产品收购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这在某种程度上将影响到公司的发展,目前已经影响到当地不少农户的利益。
据介绍,丰原宿州的生产原料是农产品玉米,按照现行税收政策规定,一般纳税人企业开农产品收购发票可以按13%%的比例进行农产品进项税额抵扣,但必须提供被收购方的农民身份证和由村委会提供的农民自产自销证明等。
但事实上,丰原宿州一天需要近300吨玉米,根本不可能一家一户去收,再向一家一户索要相关的证明,企业耗不起这么多的时间和精力,无法操作。 鉴于这样的实际问题,丰原宿州这样的农产品加工大户基本放弃了在当地收购玉米,转而到东北国有粮食储备库进行直接采购或调运,对方直接给开13%%的增值税专用发票进项抵扣。
姚志成说,从目前来看,他们企业基本不受原料收购方面的影响了,但当地的农民却受到了不小的影响,已经出现了卖玉米难的情况,挫伤了当地农民卖粮甚至种粮的积极性。这显然不利于促进当地农民的增收,也影响了当地区域经济的发展。从长远来看,也势必会影响到农产品加工企业的发展。因此,希望有关部门能对农产品收购方面的政策作一些调整,最终使农民和农产品加工企业取得双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