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地区:
当前东北稻米市场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品质分化”特征,造成该局面形成的原因在于:一方面稻谷与大米市场存在一定的差异。自去年收购以来,东北稻谷价格一直呈现出强势格局,同时大米销售则相对不畅,加工利润偏低。另一方面拍卖稻谷市场消化尚需时日。2006年以来,东北地区大规模拍卖的稻谷约有100多万吨进入市场,导致当前市场整体供需压力较大,另外由于大米销售不佳,一些加工企业为了降低成本而掺入了陈稻,导致眼下东北大米市场销售价格较为混乱。
南方市场:
近期,南方局部地区单一品种出现了小幅上涨行情,江苏姜堰、兴化市场2005年中等粳米批发价格为2760-2780元/吨,价格上涨10-20元/吨,但整体市场仍较为疲软,大多数市场主体对后市看空气氛加重。一方面市场供应压力较重。在经历了前期三次大规模的拍卖之后,南方大部地区稻米市场可谓是一撅不振,一些地区大米加工企业出现了较为明显的亏损,一般来说,稻谷与大米之间的价格比达到1:1.45时,米厂方可保持一定的利润空间,目前一些地区大米出厂价已明明为低于该区间,亏损在所难免。另一方面,新稻谷上市前拍卖仍将继续,随着新季稻谷上市压力的逐步显现,南方腾仓并库拍卖仍是大势所趋。
目前,国内稻米市场行情总体稳定,由于国内稻谷供应结构有所差异,将会抑制后期国内稻米价格的进一步下跌,但由于国内稻米库存普遍为普遍品种,优质稻米较为有限,对于带动整体价格水平提高起到利空影响,而外围国际市场稻米环境较为有利,对国内起到利空带动,具体分析如下:
市场供应结构差异,导致后市价格下跌较难
目前,国内稻谷库存结构呈现出一些特点,一方面就是国有粮食企业的稻谷库存大部分为普通籼稻,而农户手中的大多数稻谷则为粳稻或是优质籼稻,这就导致了粮库的稻谷卖不出,而农户对稻谷惜售心理表现明显,而后期农户在出售剩余稻谷时,依然存在确定和不确定因素,确定因素在于大部分农户在春耕前开始销售手中稻谷,不确定因素为,出于对后市某些品种的看好,惜售心理将伴随卖粮过程中粮食价格的波动而难以确定。可见,无论国有粮食企业还是农户后期的销售进度均难以加快,对于稻谷价格下跌起到抑制作用。
普通稻谷供大于求,中长期价格走强受压制
近两年,由于我国人口的刚性增长,市场消费结构的转变,国内稻谷消费数量明显增加,供需缺口继续扩大,据预测数据显示,2005/06年度我国稻谷总产量为1.82亿吨,与当年国内总消费量存在500万吨左右的缺口,尽管整体供需偏紧,但上述缺口主要是由粳稻和优质籼稻组成,而普通籼稻则是供大于求,这方面的库存将会对市场行情起到抑制效应,因此中长期来看,国内稻米市场仍面临价格上涨压力。
世界大米供给紧张,国际大米价格有望上行
根据美国农业部统计,2005/06年度,世界水稻收获面积估计为1.517亿公顷,比上年度增长2.3%;水稻单产估计为3.99吨/公顷;世界大米产量估计为4.061亿吨,比上年度增长1%;由于年初库存较少,大米总供应量估计为4.789亿吨,比上年度下降2%。这是世界大米总供应连续第四年出现下降。2005/06年度,世界大米消费量估计为4.142亿吨,比上年度减少100万吨。由于本年度消费超过产量800万吨,世界大米年终库存估计为6470万吨,比上年度下降11%。这是世界大米年终库存连续第五年出现下降,并且是自1982/1983年度以来数量最少的一年。由于供应减少、消费增加,国际大米价格仍有继续上行可能,对于国内大米市场起到带动效应。
结论:短期国内稻米市场仍将以弱市盘整为主,一方面在于南方稻谷拍卖压力不容小觑,尤其是早稻与中稻品种,主要体现在区域集中度高、出库难度较大及数量庞大等方面;另一方面是新稻季节性特征逐渐得以显现,该因素进一步加重了市场看空的心理。另外受南方稻米市场供应较为充裕的影响,其对东北市场的拉动作用也相当有限,同时北方地区稻谷库存也将长期对当地市场产生抑涨作用。长期来看,由于国内库存结构日益改善,市场需求稳步增加,加之国际环境趋好,国内稻米市场行情的总体趋升仍会上行,但涨势如何值得商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