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DDGS&玉米蛋白粉 » 正文

我国糖业发展分析

  作者: 来源: 日期:2006-03-21  
     糖是我国人民的生活必需品,糖业的发展十分重要。过去5年我国的食糖行业有了高速的发展。年生产能力已经突破了1000万吨。2001年850万吨,2002年1060万吨,2003年1000万吨,这两年有所下降。这5年食糖产量的增加得益于单产、含糖分的提高,主产区省政府以及制糖企业加大了科技的投入。第二,1996年食糖行业累计亏损124亿。2000年开始扭亏为盈,2005年盈利92亿,今年会更多。第三,糖业组织结构的变化。过去以国有企业为主,现在出现了大型的企业集团,民营资本的注入,为行业的发展提供了活力。过去有500家企业,平均年产糖1.6万吨,现在是216家,平均年产糖4.6万吨,年产量15万吨的有17家,占企业数目的4.5%,产量占了一半以上。

    食糖行业发展的原因:

    1、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十五”期间,GDP增长9%,人均GDP从800美元上升到2005年的1700美元,为糖业的发展提供了一个良好的舞台。

    2、食糖消费量增加。2003年达到历史的最高,1070万吨,“十五”期间,我国糖价平均为3066元/吨。糖价相对较低,刺激了消费的增加。

    3、食品工业的发展。2000-2004年,糖果生产增加了70%,糕点的产量增加了一倍多。

    4、控制糖精的使用。

    5、国际糖价比较高,对国内糖价是一个有力的支撑,加入WTO以后,承诺进口配额190万吨,这个对国内糖的影响较大,国内糖与国际糖有接轨的趋势。加入WTO之前,我国还可以采取行政干预的手段,现在已经不太可能。

    食糖行业发展的困难:

    1、糖的替代品增加,对于糖精,国务院加以限制,淀粉糖近年来发展较快,国家是鼓励的。1990年全国产淀粉糖25万吨,2000年是119万吨,2005年430万吨,从成本来看,前几年与蔗糖相比没有什么竞争力,如今糖价提高了,淀粉糖的竞争力也随之提高。据有关测算,淀粉糖平均售价为2500元/吨,比蔗糖要低得多,像美国淀粉糖的产量占食糖的产量一半多,因为美国玉米便宜。蔗糖应该考虑替代品的竞争威胁。

    2、市场风险。不敢保证国际糖价不会走低,如果国际糖价下降到8至10美分,国内糖价会怎么办?不能跟着走,反之,过高也不行。糖价的大起大落不利于农民收入的稳定增加。

    3、消费。去年全国的消费量1050万吨,今年还会这么高吗?食糖要发展,尤其是广西得有消费空间,如果糖价过高,食糖就很难销售出去,应注意各个方面的消费能力,特别是我国农民收入低,消费困难。

    措施:

    1、保持稳定发展。考虑到农民增收,企业利润,糖商利润,消费环节的承受能力,产量的增加应小于销售量,因为糖必需进口,可以控制少进口但是一点都不进口是不可能的,如果产量超过消费量糖价就会下跌,国家宏观调控将会很困难,因此种蔗面积应稳定,主要是从提高单产等方面入手。

    2、增加消费。糖价应与生活水平、经济发展相适应,像美国欧盟糖价在600美元,我国向他们看齐比较困难,食糖成了奢侈品不行。

    3、稳定价格。国内糖价应该和国际糖价相比较而不是跟着走,应该跟相关农产品相比。食品行业普遍反应目前糖价过高。

    4、深化食糖行业改革,处理好农民、制糖企业、糖商以及消费企业的关系,保证各方合理利润,加强管理。行业立法正在研究,糖料管理办法可以作为蔗区管理的依据,今年蔗区广西比较好,是各方面共同努力的结果。

    调控的思路:投放透明。信息公开,根据市场的状况,考虑当前现实,考虑各方面的关系。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