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关于粮油企业如何借鉴去年大豆市场风波规避经营风险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12-07  
     一、去年大豆风波成因简析

    去年,美豆行情暴涨暴跌,国内榨油企业在本轮大豆风波中,遭受了严重损失,下面对本次大豆风波成因作一简要分析:

    (一)内因方面

    1,国内榨油行业盲目扩张,产能严重过剩是导致大豆风波的主要原因。大豆压榨行业是国家最早放开的粮油加工业,90年代初,国家即已放开大豆进口,但在90年代中期,由于国家下调了豆粕的进口关税,并且受走私油泛滥等问题影响,榨油行业发展缓慢。直到90年代末期,在国家打击走私油,对进口豆粕开征增值税等等政策的大力扶持下,我国榨油行业走上了良性发展的轨道。从2001年开始,国家实施了一系列强有力的扩大内需和鼓励外商投资的政策,国内宏观经济明显转好,金融政策宽松,内需旺盛,出现了一轮大规模的投资热潮,而国内榨油行业在经济大环境和国家产业政策的影响下,同样掀起了一轮投资扩张的高潮,而恰在此时,正赶上美豆走出了一波长达两年多的大牛市行情,涨幅高达156%,几乎所有油厂都在这两年扩张中获得了丰厚利润;这在客观上形成了一种错觉,似乎“建榨油厂,买大豆”就一定能赚钱,很多采用国产设备的工厂只用半年就能收回投资,这种赚钱效应又吸引来更多的资本(除外资以外,国内其他行业包括钢材,房地产、高速公路等领域)也投资建设榨油企业,从而导致我国榨油行业在短短的两年多时间里,产能翻了两番多,国内沿海地区各大港口几乎都建有大型榨油企业,现在,我国总压榨能力已超7000万吨,而实际需求现阶段只有3000万吨左右,形成了近60%的剩余能力。这使得榨油行业在蓬勃发展的表象下,潜伏着巨大的经营风险:一是,导致部分企业盲目进口大豆。很多油厂不是以销售区域市场需求而是以自身产能作为制定采购计划的依据,这种个体的有序,在产能严重过剩的情况下,表现在整体上是无序的,导致的后果是大豆进口量盲目增长。二是,产能过剩,进口过量,市场供给严重大于需求,使市场风险大部分集中在榨油行业。

    2、我国榨油行业发展时间短,人才少,经验不足。国内很多大型榨油企业都是在近两年刚刚建成投产,没有经历过一个完整的牛熊走势周期,对于榨油行业发展规律和市场走势研究得不够深入,欠缺国际贸易经验。04年一季度我国高价抢购美国大豆,进口量比03年同期增长40%,据有关部门统计,一些企业大豆进口量同比增幅高达60-110%,个别企业库存高达50-60万吨,可以说美盘大涨,与中国买家的疯狂抢购有直接的关系。即使剔除国内企业在4月份以后洗盘和违约的数量,整个03-04年度,我国采购美豆仍高达823万吨,同比增长7%,与此相对,世界上其他国家的采购量均大幅下降,其中欧盟下降了38%,墨西哥下降24%,泰国下降了47%,日本下降9%,整个03’04年度,各国平均对美豆采购的下降幅度为26%。据我了解,国内的很多合资企业也减少了采购量,而有些企业是增量采购的。通过这些可以看出,我国新崛起的榨油企业在行情把握和操作经验上还有不足之处。

    3、有些榨油企业缺乏有效的避险措施。部分榨油企业在经营中沿用了前两年的做法,采购时只做买进,很少做套保,这样的做法在牛市行情中尝到了甜头,不断赚取加工利润还赢得了原料涨价的超额利润,但是在去年的历史高位上,这些企业仍忽略了套保避险,因此,在行情转势中承担了全部的市场风险。此外,由于国内期货制度方面的限制,国内只有少部分企业能在外盘上进行套保,其他企业只能通过代理进行操作,种种限制使期货套保业务在国外运作上很不方便,这也是国内企业在外盘上很少做套保的原因之一。

    (二)外因方面:

    1、需求大幅萎缩使榨油行业陷入困境。去年上半年,包括我国在内的亚洲10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爆发大规模的禽流感疫情,这次疫情使我国养殖业禽类存栏量下降了50%以上,禽类产品消费量下降了70--90%,出口全部终止,并在间接上对人们的消费心理造成很大影响。禽类需求大幅萎缩使去年一季度豆粕的消费量较正常年份减少近40%。在供给严重过剩而需求却大幅萎缩的情况下,高价大豆无法向下游行业传递,豆粕库存严重积压,榨油业损失惨重。

    2、资金高度紧张使榨油企业经营困难。2004年4月9日,国务院进一步加大了宏观调控力度,紧缩银根。自4月份开始,国内连续数月新增贷款负增长。恰在此时,榨油业又成为风险最大的行业之一,受到严厉的贷款限制。榨油行业又是典型的资金密集型产业,日压榨2000•吨大豆的油厂需要的流动资金就达4-5亿元,连续几年的高速扩张使大型榨油企业流动资金普遍很紧,主要依靠银行贷款。因此,2004年4月开始的银根紧缩政策,使很多榨油企业资金链断裂,经营陷于困境,为回笼资金还贷,不得不竞相压价销售,造成了更严重的损失。

    3、国内缺乏内部协调机制,国际资本狩猎中国,是企业损失惨重的客观原因。去年,在与国际资本的角逐中,我国各个行业全面处于“被动挨打”的地位,几乎所有商品的价格都出现了大幅震荡,石油、铜,棉花的价格波幅分别为下3%、39%和70%,铁矿石则暴涨了71.5%。一年下来,中航油、中储棉等等凡是经营上述商品的国内企业都遭受了巨额损失,榨油行业也不例外,去年大豆行情的振幅高达112%,国内企业惨重损失。这些事件表明,我国已经成为国际资本的狩猎对象,这些资本借助国际金融市场,通过掌控大宗基础性原材料的定价权,大肆操控价格,“张网以待”,牟取暴利。而去年我们国内企业“缺乏有效组织,决策较盲目”等弱点被对手利用,成为国际资本围猎的对象,损失惨重。总之,导致去年大豆风波的成因很复杂,主因是我们国内榨油企业在经营运作上存在严重缺陷,只有苦练内功,才能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求生存,谋发展”。

    二、统筹兼顾,把握大势,规避经营风险

    对于避险问题,我认为,大家利用期货市场进行套保是避险的有效途径,但这只是规避风险的战术,要想成为市场的赢家,还必须认真研究宏观经济走势,把握行业脉搏,统筹兼顾国内外市场,做到宏观经济政策、基本面以及市场运作的有机结合,方能在战略高度上,规避大的经营风险。

    (一)密切关注宏观经济走势

    周期波动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在经济发展的上升周期中,随着投资和需求快速增长,社会生产能力得到充分发挥,积累了较丰厚的财富,人们的收入大幅度增加,物质需求旺盛,商品经济繁荣,金融市场以涨势为主,在此阶段应持多头思维,“多看多,少看空”。而在经济发展的回落周期中,随着消费水平由周期性顶点向下回落,物质供给过剩,经济逐步走向萧条,金融市场以下跌为主,在此阶段则应持空头思维,注意规避风险。

    (二)注意研究国家政策。

    政策方面,不仅要密切关注国家农业政策,还要关注大豆贸易政策和金融政策导向;历史的经验已经多次证明,政策可,以改变粮食的供求关系,去年大豆生产在政策的支持下,产量创历史记录,再次证明了这一点。大豆进口是国家很敏感的问题,2002年1月以来,国家颁布实施的转基因安全管理条例对国内大豆进口节奏产生了巨大影响,同时也使大豆以及豆粕,豆油的价格大幅波动。今年以来,我国各项金融政策处于高度敏感期,今年7月21日开始,国家已对人民币汇率制度进行了改革,开始实施浮动汇率制度,汇率升值已经对我们这些以进口原料为主的榨油企业的经营产生了重大影响。

    (三)注意研究国外经济动态。

    在关注国内金融政策的同时,我们还必须密切关注美元、欧元等世界主要货币的汇率和利率走势。2001年以来,美元大幅贬值近33%,持有美元的资本为规避货币贬值风险,纷纷买进商品,使资产保值、增值。今年初,美豆反弹就是由于指数基金买入商品期货推动的。

    (四)期货与现货相结合,把握有利商机。

    当前,我国期货市场已初具规模,大豆,豆粕交易日趋活跃,正如上午,大商所曲总所说的,榨油企业应充分发挥现货商的优势,以套保为立足点,兼顾投机,根据国内与国外;期货与现货以及大豆与豆粕等不同品种、不同市场的价差波动,进行期现套利、跨市套利以及跨品种套利等等操作。

    (五),国内与国外相结合,分散市场风险。

    我国作为大豆的主产国之一,国内产量占我国总需求的45%左右,在国际行情大幅波动的过程中,经常会出现内外倒挂(内低外高)的情况,因此,国内榨油企业,尤其是北方的工厂,不能完全依赖进口,而是要根据具体情况选择采购目标。

    (六)延伸榨油产业链,,提高抗风险能力。

    大豆的副产品很多,产业链很长,从大豆压榨的副产品中可以提取磷脂、低聚糖等多种高附加值的产品,当前我国榨油行业已初具规模,具备了开发下游产品的基本条件,企业要以市场为导向,引进或研发适合自身条件的副产品深加工项目,以达到增加收益,降低成本的目的。

    (七)加强品牌建设,强化核心竞争力。

    品牌是企业综合优势的体现,是保持持久竞争力的根本。榨油行业正在从规模和资本的竞争,上升到晶牌竞争力,近期,国家已公布了植物油行业的中国名牌产品,这极大地激发了油脂加工企业争创中国名牌产品的积极性,并将极大地促进我国油脂行业发展。

    (八)与下游行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抢占市场份额。

    榨油企业在产能严重过剩,供过于求的情况下,应选择那些有一定规模和实力的下游企业,争取建立更紧密的战略合作关系,在保证正常供货的同时,积极推动与下游企业建立战略合作关系,尽量规避风险,力求实现双赢。

    综上,我认为,作为榨油企业的经营管理者,一定要把企业发展与国家政策导向结合起来,认清宏观经济走向与基本面供求关系,着眼于国际、国内两大市场,在政府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下,统筹兼顾,把握大势,规避经营风险,“吃一堑,长一智”,苦练内功,提高自身综合竞争力,不断做大做强榨油工业。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