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稻谷 » 正文

也谈粮食安全问题

  作者: 来源: 日期:2005-11-22  
     “民以食为天”,作为世界人口第一大国的中国,粮食安全问题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围绕这一问题,大量的学者提出了自己的观点,政府也采取了各种措施以保障粮食安全。

    一、学者的观点与政府措施

    理论界有关粮食安全的观点,当前主要有两种:其一,我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这些学者认为,我国粮食生产在近几年出现了一定的波动,但这是正常的产量调整,并且即使在城市建设还需要大量征用农田的情况下,通过粮食生产技术的提高和农业生产条件的改善能够避免粮食短缺;其二、我国存在着比较严重的潜在粮食安全问题。在美国学者布朗发表了《谁来养活中国?》一书后,这一观点在中国理论界里开始得到一部分人的认同。他们认为,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我国的耕地面积不可避免地大量的减少,而农民为追求现金收入增加所进行种植结构调整,以及国家为保护生态环境而进行的退耕还林政策都占用了大量地粮田,而我国的土地的生产率已达到极限,人口数量还在继续增加,粮食安全问题不可避免地会成为二十一世纪我国所要面对的严重问题。

    我国政府为解决粮食安全问题也采取了相应的措施,如粮食保护价收购、粮食直补等,这些措施对我国的粮食生产产生了一定的影响,在相当的程度上保证了我国的粮食安全。

    二、笔者的观点

    笔者认为,从历史和目前的粮食生产情况来看,我国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其潜在危险却不容忽视。

    (一)粮食产量稳定。自1995年以来,我国的粮食产量大部分年份一直稳定在4500亿公斤以上,只有2003年为4300亿公斤,人均大约为330公斤。即使2003年的产量和目前的人口来看粮食安全问题,和人均400公斤的粮食安全标准相差70公斤,比例仅为17%;和人均385公斤的标准计算相差55公斤,比例仅为12%,而2003年的谷物进口量仅为208万吨,仅占我国的粮食总产量的4.8%,仍未超过5%的临界线,并且我国的人均日营养摄入量超过安全标准(热量2600大卡、蛋白质72克、脂肪72克)。该情况表明,在我国粮食生产处于低谷时,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并不突出,仍然能够基本自给,而无需大量依赖进口。

    (二)耕地面积能够保证足够的粮食产量。我国的耕地面积随着城市化的发展,以及退耕还林政策的实施,耕地面积出现了减少的趋势,这是不争的事实,但是从统计资料上来看,并未达到令人难以接受的地步,甚至还有一定量的增加,如1979年全国耕地面积为15亿亩,2003年却达18亿亩,和人们的预期有一定的差别。另外,我国的非耕地资源生产潜力很大,大约有20亿亩可利用的荒山、荒坡,10亿亩可开发的沙荒地。

    (三)科技及资源利用效率潜力较大。我国每年取得大约的6000多项农业科技成果,但推广率只有35%左右,大规模推广的不到20%,农业科技的力量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目前我国化肥的有效利用率仅为35%,若采用覆土深施等技术,可使化肥利用率提高10个百分点;农田灌溉一般为大水漫灌方式,采用节水灌溉技术,可显著提高灌溉水利用率;我国复种指数的理论值可达198%,1996年复种指数为159.7%,仍有较大的提高空间,提高复种指数5个百分点,就等于增加7500万亩耕地面积。

    另外,由于我国的计划生育措施的实施,人口增长率处于低水平增长,并且在2020年以后人口数量有可能出现绝对减少,所以我国在未来在不出现政策失误的情况下不会产生粮食安全问题。但是,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如果在城市化过程中耕地面积未得到有效保护,粮食生产条件仍未得到改善等,粮食安全问题就有可能成为阻碍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主要因素。

    三、粮食政策的评价

    我国先后出台的稳定粮食种植面积,保证粮食产量,以达到粮食安全目标的重要政策主要有两项,其一是粮食保护价政策,其二是粮食直补政策。这两项政策都在一定程度上保护了粮农的积极性,增加了粮食产量,但是从经济角度分析,并未达到预期目的:

    (一)粮食种植面积并未增加。当前,我国农民收入仍然较低,2003年农民人均纯收入为2622元,远远低于城市居民可支配收入,而粮食种植的比较收益低于经济作物,农民为提高收入,增加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调减粮食种植面积是其必然的选择;但是农民在调整种植业结构的同时,一般要保证家庭的粮食自给且有一定的盈余,来抵御种植经济作物所带来的相对较大的市场风险,所以粮食种植面积基本稳定。粮食保护价政策和直补政策对粮农进行了一定的补贴,由于补贴金额和经济作物的收益相比的较大的差额,所以农民并不会因这两项政策的出台而大量增加粮食种植面积。

    (二)政策成本较大,降低了政策效益。1998年出台的粮食保护价政策,是为了保护粮农的收益,但是由于客观上造成了国有粮食企业的垄断地位,其利用该地位进行压级压价收购,或拒绝收购,严重地损害了粮农利益,粮农因此减少粮食种植面积;而且,粮食企业因收购了大量的粮食,且难以顺价销售,仓储费用大量增加,政策成本也因此增加。粮食直补政策是将补贴资金直接补入农户,由于农户数量巨大,所以粮食种植面积核对,资金入户都会耗费大量的人力物力,政策执行成本急剧增加在所难免;有些地方政府为减少政策执行成本,直接按人均分,或按户均耕地面积均分,使粮食补贴未真正补贴粮食生产,且额度较小(每亩10元左右),也就难以增加粮食生产积极性。

    四、当前应采取的措施

    虽然我国从根本上并不存在粮食安全问题,但是粮食生产形势并不令人乐观,存在着一定的潜在的粮食安全危机,只有根据我国现阶段农民数量多,人均收入低,农业生产条件恶化,耕地面积减少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解决粮食安全问题的后顾之忧。

    (一)改善粮食生产条件。耕地是粮食生产的基础,只有具备足够的耕地才能生产足够的粮食,必须要严格控制各类建设用地对耕地尤其是基本农田的侵占行为,通过复垦增加耕地资源,减缓总耕地资源的下降速度;“水利是农业生产的命脉” ,提高对农田水利建设的投入,提高农田灌溉面积比例,是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保证,并要积极研究和推广先进的农业节水技术,同时,保证灌溉设施得到保护和有效利用,提高水资源利用率;改善农业生态环境,实现作物产量持续提高。

    (二)加强科技投入,强化粮食增产的科技支撑体系。 培育和推广高产优质良种以提高粮食作物单产;提高农业技术的推广率,解决“农业科技棚架”;提高化肥的利用效率,降低对农业生态环境的破坏。  

    (三)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是保证我国未来粮食安全的前提。我国目前人口数量为13亿,则需5.2亿吨粮食才能彻底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以现在人口数量的平长趋势来计算,2020年我国人口的数量将达到最高值16亿,若超过这一极限,将对我国的粮食安全造成极大威胁。所以要保证我国的粮食安全,只有严格控制人口数量的增长。

    (四)粮食安全问题的根本答案是农村劳动力转移。我国现在粮食补贴政策效果低下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过多,大量的粮食资金补贴到更多的劳动力时,每个劳动力所得到的收入就微不足道,不足以提高其粮食生产的积极性。大力发展城市第三产业,取消各项制约农民进城的不合理制度,提高农民受教育水平,才能从根本上解决我国的粮食安全问题。

 
 相关新闻  
管理员信箱:feedchina1@163.com
 

Copyright © 1998-2020 All Rights Reserved 版权所有 《中国饲料》杂志社
Email:feedchina1@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