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麦和瑞典农户生产规模都很大,农民合作组织的发展也比较成熟。农民生产的粮食一般卖给农民合作组织或欧盟的干预价收购机构。因此,农民合作组织的粮食收购标准和欧盟的干预价粮食收购标准反映了两国粮食质量标准的基本情况。此外,欧盟制定的农产品卫生安全标准,各成员国都必须强制执行。
(一)欧盟干预价收购粮食的质量标准。欧盟干预价收购粮食的标准规定了干预价收购粮食的最低质量要求和增扣价原则,低于最低要求的不能收购,由供货方承担包括检验费用在内的一切退货费用。在欧盟干预价收购标准中,质量控制指标包括水分、不善粒(含杂质)、色斑粒、单宁(高粱)、容重、蛋白质、降落数、沉降值等;水分、容重和蛋白质三项指标为增扣价指标。例如对小麦的质量要求为:水分最高14.5%、不完善粒最高12%、容重最低73(kg/h1)、蛋白质最低10.5%、降落数最低220(s)、沉降值22(m1)。水分低于13.5%的可以增价,高于14.5%的要扣价,容重低于76(kg/h1)、蛋白质低于11.5%的也分别要扣价。在丹麦一家农场考察时,该农场负责人介绍,欧盟干预价收购标准门槛比较高,不容易达到,还有退货自行承担费用的风险。尽管目前市场粮价很低,扣除人员工资和其他成本后农场主几乎没有收益,但他们对干预价收购兴趣不大。
(二)农民合作组织收购粮食的质量标准。Lantmannen是瑞典最大农民合作社,每年粮食收获后,合作社都要统一进行质量调查,根据调查结果制定当年的粮食收购质量标准和增扣价原则。为确保收购粮食质量的一致性,合作社还编制了收购指南,对不同地区、不同品种的粮食应送到哪个指定的粮库做出了明确的规定。Lantmannen收购粮食的标准主要规定了粮食的分类和增扣价原则。以小麦为例,在类别上分为制粉小麦、饲料小麦和其他工业用小麦等。蛋白质、降落数值、容重三项指标为制粉小麦的主要限制指标,在标准中设定了基本要求和最低要求。高于基本要求的可增价,在基本与最低要求之间的要减价,低于最低要求的作为饲料收购。标准还就定,杂质超标的收取清理费,异种粮粒超过4%的作为饲料收购,霉变粒超过0.5%的不收购等等(欧盟规定,霉变超标的粮食不得用作口粮,目前可以用作饲料,下一步在饲料中的使用也将受到限制)。我们考察的Lantmannen农民合作社位于乌普撤拉市的一家粮库,刚刚开始收购小麦。粮库负责人介绍,收购旺季时每天接收200余车(大约20—30吨/车)。每车粮食在秤重的同时都要扦样检验,先是感观检验粮食外观,然后检验水分、杂质、蛋白质、容重等项目。水分、蛋白质、容重采用近红外仪器检验,一般几分钟后就能出结果,然后根据粮食水分含量的高低送人不同仓房。降落数值没有快速检验方法,收购时不检验,以预先抽样调查检验的结果为准,但在收购期间粮库每天还是要扦取一些样品做复核检验。
而在丹麦,农场主卖粮有一定的选择性。粮食收获时各农民合作社(公司)派人到各地进行抽样检验,收获后再派人到农场的仓房进行抽样检验,根据检验结果与农场谈交易价格。农场主看哪家公司出的价钱合适就把粮食卖给哪家,直接把粮食送到指定的粮库或加工厂。
(三)粮食质量管理机构。丹麦作物管理局(DanishPlantDirectorate,简称PD)是丹麦农业部下设的负责农产品质量管理和检验的权威机构。PD的职能是负责确保园艺产品和农产品的质量、健康和安全,确保欧盟发放农业补助金基础数据的真实性,发布相关的法规与指南,制定相关预算,为部长提供技术咨询等。具体业务包括种子、农产品、饲料的质量管理,有机农产品的管理,化肥、农药等的注册管理,欧共体干预价粮食收购质量管理等。PD内设9个部门,在全国各地区设有分部及6个检验实验室,现有员工456人。经费一部分来源于财政拨款,其余(大部分)来源于法律授权的服务性收费。在干预价粮食收购中,PD负责质量方面的全程监管,包括对申请的样品进行检验认可,粮食入库时的秤重和检验,储存过程中的定期检查,对申请承储企业的设施条件进行认可等。承储企业在储存过程中出现任何质量方面的问题都要立即向PD报告。
四、粮食检验和仪器开发生产
丹麦福斯(FOSS)公司是一家大型的专门研究和生产农产品检化验仪器的家族企业,产品在世界各地享有很高声誉。福斯公司成立于。1956年,主要生产农业、食品、医药和化学产品常规质量控制快速检验仪器和生产过程控制检测仪器,如近红外快速谷物分析仪、肉类品质分析仪、傅立叶红外全光谱乳品分析仪等。公司现有雇员约1100人,2004年全球营业额13亿丹麦克朗,约合2.1亿美元。福斯的产品从七十年代开始进入了中国市场,已经在中国销售安装了近万台仪器。在50年的发展中,福斯一直致力于产品的研发和创新,目前公司有130名专职研发人员,每年用于研发的投入占到企业销售收入的10%。在谷物检验仪器方面,积极致力于发展谷物近红外检测技术,特别是通过开发和建立网络智能定标体系,克服了近红外仪使用中定标麻烦的难题,推动了近红外快速检测技术在粮食贸易中的广泛应用。目前丹麦99%的粮食贸易是用福斯生产的近红外谷物分析仪进行检验的。
瑞典波通(Perten)仪器公司是一家小型的专门生产粮食检验仪器的家族企业,成立于1961年。其传统产品是面粉特性分析仪器,如降落数值仪、面筋数量和质量指数测定系统等。这些产品和仪器检验方法为世界各国普遍接受,已成为ICC、ISO等国际标准方法。波通公司近年来也推出了一系列近红外快速检测仪器,产品在粮食贸易和面粉加工领域得到比较广泛的应用。在谷物近红外检测技术领域,波通和福斯都认为对方是最主要的竞争对手。波通公司的规模比较小,只有100余名员工,年销售额大约2000万美元。波通公司的仪器生产全部采用外包方式,主要精力放在产品设计、市场销售和客户服务方面。在研发方面,公司主要依托美国农业部的有关研究机构和大学,而把有限的研发力量主要投放在将原理性的科研成果转化为商业化产品方面。研发上的投入也超过销售额的10%。目前波通正在利用美国某大学的研究成果开发一种高频(150MH)谷物水分快速测定仪,该方法能够消除不同谷物密度和结合水的影响,用一台仪器、一套定标模型就能适用于不同品种粮食的水分快速检验,检验误差非常小,并可能适用于冰冻高水分玉米的水分快速检验。正在开发的仪器还有单颗粒近红外谷物成分检测仪、二极管阵列面粉成分在线检测仪等等。